《三月桃花水》的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本位是培養學生語感,引領學生學習言語形式。四年級的下冊《三月桃花水》一課是一個良好的讀寫指導載體。
在一節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設定學習目標,有張有弛,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落實朗讀方法指導,並透過對文字“怎樣寫”的教學,實現閱讀、積累與習作的有效遷移,使語文課堂教學“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語感,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1.課題的匯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交流所積累的與“桃花、水”有關的詩句,把古詩誦讀有機滲透。2.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桃花水如何與麥苗談心,如何催促村民們趕快開犁播種,在情境的創設中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水到渠成。3.3、4自然段與5、6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作者透過哪些方法描寫桃花水的聲音悅耳動聽,而後讓學生自己設定學習目標,學習5、6自然段,體會桃花水的清澈如鏡,課堂中採用扶、放教學,讓學生學到自主閱讀的方法。4.“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我看見……我看見……我看見……”排比句式的仿寫,比喻、擬人等修辭的運用,落實了積累閱讀、積累與習作的有效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