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小小魚的桂花髮夾》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小小魚的桂花髮夾》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小小魚的桂花髮夾》教學反思

  本月,我們進行了“親親小動物”這一主題活動,在這個主題中有一個語言教學活動《小小魚的桂花髮夾》,整個教學活動我是按照一下一個環節來進行教學的。

  第一個環節是出示桂花引出主題,桂花掉到河裡了小魚會把它當成什麼?

  第二個環節是教師講述故事,提問:故事裡有誰?這個故事裡發生在什麼季節?小小魚怎麼會有桂花髮夾呢?第三環節是依次出示掛圖,再次講述故事並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第四個環節是再次完整講述故事。第五個環節是講自由討論:最喜歡故事裡的哪幅圖片?為什麼?最後環節是請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閱讀故事書。學學老桂花樹和小小魚的對話。

  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從孩子們的身上看到了這種現象:

  第一個環節因為課前有了一定鋪墊。這個活動之前,已經做了鋪墊,讓幼兒認識了桂花,並且仔細的觀察了桂花的形狀、顏色、大小,並對桂花充滿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出示了桂花,引出了故事,幼兒都聽得非常認真。對於我提出來的問題基本上大部分幼兒都能夠回答出來。由於前面已經有過桂花的鋪墊,幼兒對於桂花髮夾有了一個概念,能夠很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幼兒對桂花髮夾有了一個的概念,所以能很快的進入主題中。但是,在說到秋天這個季節的時候,雖然幼兒都知道故事發生在秋天,由於課程的推遲,桂花樹上都已經沒有桂花了,導致幼兒對於秋天的'一些特徵感受不是特別深,對於這一塊的生活經驗,如果能提早的讓幼兒看到桂花樹上落下桂花的樣子,那效果會更好。

  第二個環節在聽完故事後,幼兒的回答還是很積極的,對於小小魚的印象很深,大多數幼兒都能回答出提問。在後面幾個環節中,幼兒也都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願意積極地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