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有趣的紙》中班科學教學反思範文

《有趣的紙》中班科學教學反思

《有趣的紙》中班科學教學反思範文

  本次是科學領域的活動《有趣的紙》,經過了兩次試教,分別上了兩個班級,而兩個班級的幼兒也截然不同。也由於我的經驗不足,兩次活動結果都不盡人意。

  在這個活動中,我主要透過三大環節來詮釋。

  第一次活動時的第一個環節中,我運用“瞭解紙的名稱”,來使幼兒對其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並說一說這三種紙分別是幹什麼用的?許多小朋友都認識白紙和牛皮紙,也都能說出這兩種紙是幹什麼用的,而對於宣紙只有一位小朋友認識並說出了它的用途。幼兒雖然說出了這三種紙的用途,但我在總結時沒有很好的利用幼兒的回答,只是做了這三種紙的初步介紹,其實幼兒的回答都是很具體的,也都瞭解這三種紙用途。而在第二次活動時,這個班的幼兒在這一環節的回答較第一次活動時的班級稍微一點,許多問題都沒有回答到點上,而在我總結時還是因經驗不足而沒有很好地解釋清楚這三種紙的用途,以至於後面的環節上的比較累,幼兒的回答也沒有切入主題上。

  在第一次活動的第二個環節中,所提問題還比較到位,但在材料準備上沒有考慮周全,紙張的大小與顏料的選擇上都有錯誤,導致幼兒的回答都有點偏離問題的中心,三種紙有大有小就使他們在回答“你發現了什麼?”上說出發現紙有大小。而在顏色多時,就誤導了幼兒說不出“那張紙染的最漂亮,為什麼?這個問題了。因此材料的錯誤選擇使得這個環節主要的目的沒有達到。第二次活動時的這個環節中,我改正了這個錯誤,把紙裁得一樣大小,而且只用了同一種顏色,所染的範圍也同樣大小。因此幼兒在觀察發現中基本瞭解了宣紙所染的顏色範圍要大,還有幼兒說宣紙像餐巾紙一樣放到水裡會化掉,孩子的回答只是點到了其中的一個頭,於是我就順勢引出了下一步——幼兒操作染紙畫。

  在第一次活動時,我先示範瞭如何來操作染紙畫,讓幼兒先觀看操作步驟。可能是我講的時候沒有說明清楚,導致幼兒操作室出現了許多意外狀況。而且也沒有真正的去思考探索,只是純粹地只知道“玩”,根本沒有探索的慾望,像是在上美術課一樣了。第二次活動時,我改變了這種做法,我只作了詳細而具體地介紹,但我沒有操作示範,而是交待清楚了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探索。運用著種方式是遵循了新綱要指出的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去發現去探索,這樣的想法是好的,可最後的結果卻不盡人意,也可能是我前面那些環節引導的不太好,以至於幼兒不能很明確地講出“吸水”這個關鍵詞來,經過多次的提問幼兒回答後仍沒有明確答案後,我只能自己說出這個明確的答案,而幼兒也只是從教師口中聽到這個詞後才明白了這關鍵性的`一點。

  第三環節是用這三種紙折成船後放在水裡會發生什麼?兩次活動幼兒基本都能回答出宣紙在水裡會馬上沉下去,白紙和牛皮紙就不會沉下去。

  總的來說,這兩次的活動都不是很成功。第一次是由於我在語言組織及操作交待方面的不清楚,第二次是沒有注重細節,抓住要點及時分析。因此兩次活動的結果都不盡人意。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我經驗不足,對於教齡還不滿一年的我來說,在科學領域這方面的經驗實在很少,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也很少有類似的活動,幼兒在這方面的經驗也不足,因此就使得這個活動的結果不盡人意。經過這兩次的活動,我對科學課如何上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相信在以後的一次次磨練中,我會不斷的成長,所獲得的經驗也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