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漁簍》教學反思範文
《小漁簍》是一首民歌風的創作歌曲,採用4/2拍,五聲宮調式。這是一首抒情優美的歌曲。歌曲的節奏舒展而有規律,旋律進行以小跳為主,跌宕起伏,歌曲較好地表現了生活在海邊的孩子在趕海勞動中與形影不離的小魚簍建立了感情,歌曲在最後採用了哼鳴的結束句,給人留下了深深的回味。
圍繞這首歌曲,我制定了以下幾方面的教學目標:
1、透過聆聽和表演歌曲《小漁簍》,理解本課主題“愉快的勞動、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
2、引導學生在聽、唱、樂器伴奏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中自主學習,感受音樂,鍛鍊學生的創造、合作、表現等綜合能力,從中體驗勞動的快樂。
3、學會節奏xx xx︱x x.︱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環節清晰,脈絡明瞭,四大版塊緊密相扣,最大的特色在於以下的三點:
1、在匯入部分中,我採用了圖片和節奏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在簡單的重點節奏練習中,突破整堂課的教學重點,從而達到真正的會唱這首歌。
2、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關注的是學生對這首歌曲的學習,所以這節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怎麼去唱好這首歌,讓學生去想象,去體驗。
3、在學習重點節奏時,起初我遇到了一些困惑,經過不斷的思考和交流我運用了劃拍子的方法,讓孩子較容易的'突破重點。整節課中節奏練習成為本節課的難點,也正因為這樣,我的課堂裡才充滿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步,學生的拍練也是越來越好,這是我心中深感高興的部分。
當然在我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果在課堂中加入一些律動表演,相信整堂課會更加生動。在看過自己的錄影影片後,也發現自己在課堂中略顯嚴肅,今後的音樂課堂我會多一些微笑,多一些精彩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