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數的數數》的教學反思
100以內數的數數,對學生來說,不成問題,因為好多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會數數了。那麼,這節課我們還能教給學生什麼呢?所以,在這節課裡,我是增加了學生數感的體驗活動,如設計了這麼個活動:讓同桌任意捏一把課本,同桌再猜一猜有多少張紙,再數一數驗證。這樣的設計是理論上是可取,但是實際操作大打折扣。透過本節課的演繹,提醒自己,備課時不能只備個框架,要重視細節的設計,特別是學生操作程式上的設計。這節課為什麼打折扣,因為學生操作的.效果可以說是甚微的。
教師儘管已經講清楚了操作的步驟,但是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仍然是含糊的。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要求學生開展數學活動,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教師一定要儘量的進行示範,學生的操作活動才能取得效果。
《100以內的寫數、讀數》
利用複習計數器的認識匯入新課是比較合理有效的。上學期學生已經認識了計數器,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8、20、17,並說說是怎樣撥出的,為下面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在怎麼讀數時,學生讀的和寫的不一致。如請了三位學生上齤臺板演,分別讀出下面的數:40、27、33,這三位學生分別寫的是:九十、二七、三三。當然了,請學生口頭讀數時,學生都是正確的,分別讀為:九十、二十七、三十三,可是為什麼寫的時候卻口頭讀的不一致呢?是不是這樣的原因,學生眼睛看著數讀時,讀成二七、三三,與平時的數數是不一致的,他能及時糾正過來。如果學生把要讀的寫下來,學生往往會看著數字直接寫下來了,當然,寫下來之後,他沒有再讀一讀,沒有檢查自己寫的與自己讀的是否一致。所以,在讀數寫數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非常重要,學生自己寫好數或讀好數之後,還要檢查一下,我剛才讀了什麼或寫了什麼,讀的與寫的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