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學反思範文
《四季》是一篇有趣的兒歌,透過描述四季代表性的事物,展現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富有節奏感,讀起來琅琅上口,十分適合學生朗讀,因此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朗讀和書寫上面,第一課時主要就是朗讀,從朗讀中感受四季的風景。對於兒歌中出現的'學生不容易理解的詞語,例如:“插秧”、“稻上場”“戴月光”等,主要透過展示圖片和觀看影片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在理解之後再次朗讀相關詞語加深印象。朗讀地方式是多樣的,自由讀和齊讀相結合,男女賽讀和小組賽讀相融合,此外還讓學生輕輕地拍著手讀,拍著肩膀讀,拍著桌子讀,孩子們在朗讀中找到了樂趣,也從朗讀中提升了語感,自然而然地達成了背誦課文的目標。
在書寫方面,本課中最難寫的生字就是“戴”字,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這個字比較複雜,寫好這個字的關鍵筆畫,組合恰當的結構,這個字就能寫漂亮了。為了減輕孩子們的難度,我引導學生把這個“戴”字進行拆分,分成幾個部分,在書寫時就像搭積木一樣把這個“戴”字寫好,斜鉤是這個字的關鍵筆畫,我告訴學生斜鉤要寫得長一些,透過我的範寫和帶領著孩子寫,接著進行展示評議,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多展示幾位小朋友的字,發現問題之後讓孩子們自己修改,效果還不錯,學生都能把“戴”字寫漂亮。
當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講授生字時,方式比較單調枯燥,直接把生字展示出來,引導學生朗讀,沒有采用隨文識字的方式,在以後的教學中將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