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冊《神州風采》教學反思
《神州風采》是人美版教材第11冊第15課學習內容,屬於“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我將學習目標確定為:瞭解我國主要世界遺產,學會欣賞三種世界遺產,增加民族自豪感。並且提升學生保護世界遺產的意識。
在這節課上,我做的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1、積極引導學生蒐集資料,我在課前也做了很多功課,蒐集了很多有關中國的世界遺產的文字資料和影片資料,對欣賞課而言,課前蒐集資料直接影響課堂質量。認真的準備使這節課能夠順利進行。
2、較多運用圖片吸引學生興趣,和文字相比,圖片則顯得更有生命力。製作課件時,儘可能在網上選取好看能吸引人的圖片,最大程度吸引學生興趣。
3、恰當地運用比較,比如,如何凸顯黃山迎客松的姿態美與品質可貴,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拿普通松樹的圖片與迎客松進行對比,這樣很明顯就可以看出普通松樹很直,沒有黃山迎客松的姿態美,也能很直觀得看出黃山迎客松的生存環境更為惡劣,普通松樹生長環境優越。相信學生學習之後一定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這節課我有更多的不足之處:
1、在結構上,主要學習了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兩處文化遺產和黃山一處複合遺產,沒有涉及到自然遺產,使整節課給人的感覺是有點突兀不自然的。應該適當調整,把一處文化遺產替換為自然遺產,使整節課主線更為清晰,結構更為合理。
2、在形式上,較多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三處遺產幾乎用了同樣的方法,如何使課堂形式多樣化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以後的教學中要多注意採取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課堂的生成性問題,學生出現了自己意想不到的答案之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嚴格按照教案來備課,這需要時間的積累和不斷地思考改進。
4、不注重學生感受,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想不到的答案,在這個時候,我立刻否定了孩子們的答案,很主觀地讓孩子跟著我的思路我的觀點來走,這就違背了欣賞課暢所欲言的特點,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和觀點,不應該盲目武斷地否定學生。
5、每一環節的銜接語也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如何新穎而自然得銜接,使一節課很自然地成為一體是一個等待我去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6、不敢放手,從始至終一直在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不敢放手把課堂教給學生。以後的教學中要嘗試著放手,相信學生,也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