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反思範文
昨天,講授了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一文,感慨頗多,不得不一吐為快。
說實話,這篇課文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篇很難理解的課文。因為時間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說,還是抽象的,沒有思維的。如何讓學生利用自己僅有的概念理解這篇寓意深刻的課文,是重點。
上課開始,我讓學生陪著我回憶了去年這個時候,我的爺爺去世,我在課堂上是如何表現的。學生回憶說:“老師那天沒有給我們講新課,老師給我們講了您和您爺爺的小故事。”“老師那天哭了。”“老師那天還有後來的幾天都很難過,很憂傷。”……眼看時機成熟,我開口引導他們理解:“作者的外祖母去世,為什麼讓我如此憂傷?”學生回答:“因為他的外祖母和老師的爺爺一樣,都非常愛你們,你們的感情很深。”“外祖母的去世代表生命中一些美好事物的逝去,所以我如此憂傷。”
看到學生會舉一反三,會知識遷移,我很欣慰,接著,我又提問:“為什麼老師只是哀痛了一段日子,後來就正常了。而書本上的作者為什麼走不出來?”學生思考後回答:“老師是大人,而作者是孩子,他不理解是正常的。”“是啊,因為老師已經長大了,能接受這個事實了。可是作者是個孩子,他沒有辦法理解。但是,長時間的壓抑是會出問題的`,他需要開導。誰找他談話了?爸爸的話有幾層意思?你們能理解嗎?”
於是讓學生反覆品讀爸爸的話,本以為他們無法理解,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點名叫了一個成績落後的孩子,他說:“爸爸的話有三個意思,一是昨天過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二是小孩子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三是成長、衰老、死亡,隨著時間來去,不可挽回。”隨後,我又反覆點名回答,她們都能說出爸爸話語中的三層含義。也許,是因為一開始就帶著她們回憶生命,她們才有這樣的感受吧!
趁熱打鐵,我又丟擲幾個問題:“我害怕什麼?說不出的滋味是什麼滋味?”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害怕時光流逝,說不出的滋味表示對時光流逝的傷感。”見學生們理解能力大增,於是我決定接下來的課文放手讓他們自學。於是我出示事先預設的幾個問題,讓她們自讀課文,一邊品讀,一邊尋找答案。1、課文第六、七段以什麼事物為例說明時光流逝?2、我為什麼著急悲傷?3、這裡寫我和時間賽跑的哪幾件事?4、我為什麼高興快樂?5、你從最後一句話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這些問題,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達到了以讀促講的效果。最後,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了課文最後一句話: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