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隔位退位減法》公開課的教學反思

《隔位退位減法》公開課的教學反思

《隔位退位減法》公開課的教學反思

  《隔位退位減法》主要教學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筆算,即個位不夠減需要從十位退位時,十位上是0,需要從百位退1。這是減法筆算中最複雜的一種情況,也是本單元學習的難點,對孩子的思維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由於本課難點不易突破,需要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接受,所以在學生理解圖意後,我直接出示了問題,孩子列式“204-108”,提問:“怎麼算,先算什麼”,“先算個位,4-8不夠減向十位借1”,提問:“十位上是0,怎麼辦呢?”拿出計數器幫助孩子理解,先撥204顆珠子,演示“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十位不夠向百位借1”的過程,逐步演示,引導孩子說出百位上的1借給十位,十位借1給個位。明確:借完後,個位是14-8,十位是9-0,百位上1-1,最後得數是96。計數器演示完讓孩子有了直觀的借位過程後,再透過豎式計算,這裡我沒有讓孩子自主探索,而是在黑板上直接示範講解,再次明確算理。計算完後追問:“十位上為什麼是9-0,還有一個1哪去了”,讓孩子明白借給了個位。帶著孩子一起算完後,要求他們在課堂作業本上再獨立算一次,提醒單位和答的書寫。

  接著出示“1000-537”,這道題讓孩子獨自解答,算完之後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樣算的,交流完後在全班彙報,再次在黑板上板書,集體說計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隔位退位的過程。再透過改錯題的呈現,讓孩子體會不標記退位點的缺點,進一步感受隔位退位的.計算過程。孩子說完之後直接出示用豎式計算並驗算的練習題組,光說不練是無用的,讓他們在實際計算的過程中明確算理。

  隔位退位難度較大,儘管課堂上說了很多,也練了很多,但實際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別是學困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看到題目隨意標記退位點,沒有根據具體的題目具體解答,問題較多,需要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