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夢想的力量》的教學反思範文

《夢想的力量》的教學反思

《夢想的力量》的教學反思範文

  課後我進行了深刻反思。我卻在具體執教中犯下了前置性作業與教學設計“兩張皮”現象和課堂缺失讀聲等錯誤。自責至今,反思如下:

  首先,教學設計和前置性作業“兩張皮”現象,令我追根溯源。

  課的設計應當是和前置性作業一致的,目標達成樣題的檢測也應與之前的兩項相互照應。集體備課的時候,我的前置性作業設計方案裡就因為沒考慮課文的預習,而是重在啟發對夢想這一話題的思考與交流,而受到了批評。陳珂老師及時明確前置性作業設計的'三個原則:一針對讀準確文章,透過查字典讀準字音弄懂詞意上設計題目一;二是針對文字主要內容的挖掘,課文主要問題的思考與解答上設計;三是拓展延伸,或者發掘文字內涵。如今想來那樣確實太天馬行空了,背離了文字教學的主旨將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明確目標,我重新設計了前置性作業,後經陳柯老師電話指導,刪繁就簡確定下的前置性作業和目標達成樣題就切實可行了。

  然而,我對前置性作業的認識還不夠準確,教學環節設計上我才橫生出許多枝節,以至於搶奪了學生朗朗書聲的空間,混亂了學生的思路,這就是我自責最深的地方。

  過去的一週裡我也用心備課了,卻只是備在自己的思維侷限內,如果我懂得捨棄,學生交流的目標將專注,思考的切入點將更準確,是我的天馬行空混亂了這一節課。在上課中,我一步步迷了路,以至於慌亂。慌亂使我失去了常態課下的機智靈敏,這節課不如我常態課靈動。

  其次,生本小組的建設還需努力。

  哪裡有漏洞,哪裡就有發現。

  我對生本理念很有感悟,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偷懶取巧,缺失對生本小組組建後的培養,總是課堂上隨機點撥,被課堂觀察的狀態下,我本人已經失去了點撥能力的時候,生本小組研討就缺失了主心骨,課堂研討就會有無效現象,學生傾聽會有遊離狀態的出現。當小組成員用具體詳實的資料談課堂中對某小組抽樣觀察後發現的問題時候,我羞紅了臉。

  張瑜老師和王坤老師給出具體對策的時候,我感激萬分,並痛下決心:1、一定要用心培養小組長,使其具備主持交流的能力;2、設計前置性作業要刪繁就簡,檢查回饋一定要及時,重視對學生作業的二度加工3、教師課堂用語要有點石成金的妙用,還要透過評價體系進行引領。

  痛定思痛,提高語文教學能力迫在眉睫,爭取更多機會歷練,同時期待小組成員任喜梅老師同一課題下的精彩呈現,我將虛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