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童年的問號》教學反思範文

《童年的問號》教學反思

《童年的問號》教學反思範文

  《童年的問號》是長春版語文第三冊第七板塊的第二課。我力求“使語文教育真正走入人的心靈,體驗語文學習歷程與生命是同生共建的。”透過學生的朗讀,體會詞語的意思,進行字詞句的練習。

  縱觀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有以下收穫:

  一、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廣泛參與。

  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注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孩子在每節課上都有所提高。例如在這節課上,好學生的回答,我引導鼓勵他說得更完整,更豐富;而對於稍差一些的學生也同樣關注他們的'參與,有的同學平時就平翹舌不分,但在課堂上,我還是鼓勵他發言,幫他們糾正,讓他們更有自信。

  二、重視語文教學中朗讀的示範作用,注重預設和生成。

  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帶學生入境,使他們能沉浸在老師所創造的意境之中,體會文中的意思,學會有感情的朗讀。在講第二段牛頓的故事時,我的預設是:讓孩子們看圖說出牛頓的表情,然後引導讀出思考和疑問的語氣。由於我在平時看圖說話方面訓練的還很少,所以上課時孩子沒有把圖意說到位。當時我臨時想起,增加了這一環節:讓孩子們做一做牛頓的動作,雙手託著下巴,若有所思的樣子,再讀一讀這句話。這時候學生們模仿牛頓的樣子,老師的樣子一起讀這句話,讀得很棒,很有感情,我由衷的說了一句:“又一個小牛頓誕生了!希望你們也像牛頓那樣善於思考。”這樣的生成,讓我欣喜。回顧本課也有許多遺憾之處:

  一、 教學形式單一。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形式。如:在教學第四段時,學生眾說紛紜,我應該趁機讓學生討論一下,再讀一讀,體會之後再回答問題就更好了。朗讀方面,還可以更多形式。

  二、 關鍵之處缺乏畫龍點睛的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我還是缺乏一些有效的引導。 ; 以上是我對《童年的問號》一課的教學反思。語文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懇請各位同仁在預設和生成的技巧方面,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有效閱讀方面給予我更多的指導和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