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精選七年級教學工作計劃3篇

七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精選七年級教學工作計劃3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教學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本學期的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英語課程標準》中以下教學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目標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總之,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鬆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二、教材分析

  這套教材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式。與原教材相比還增加了文化背景和學習策略等部分,並增加了任務型學習成份和語篇的輸入。本書每個模組都列出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專案與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彙,並分為三個單元。Unit1部分是基本對話內容,Unit2部分是短文,主要是閱讀訓練。Unit3是擴充套件和綜合的`語言運用。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級1、2班英語,只有少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大多數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於交流;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不善於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

  四、具體措施

  1、每天背誦課文中的重點對話。目的:要求學生背誦並默寫英語句子,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2、每天聽寫本節課中需要用到的重點生詞,常用句子或習語。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並堅持下去。3、認真貫徹早晚讀制度,充分發揮早晚讀的黃金時間加強監督,保證讀的效果。4、對後進生進行專門輔導,佈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儘快成長起來。5、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6、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7、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五、課時安排

  第一週:Module1Lostandfound

  第二週:Module2WhatcanIdo?

  第三週:Module3Makingplans

  第四周:Module4Lifeinfuture

  第五週:Module5Shopping

  第六週:Module6Aroundtown。

  第七週:Module7Mypastlife

  第八週:Module8Storytime

  第九周:複習Module1~Module6

  第十週: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Module9Lifehistory

  第十二週:Module10Aholidayjourney

  第十三週:Module11Bodylanguage

  第十四周:Module12Westernmusic

  第十五週:Module9~Module12

  第十六週:RevisionModuleB

  第十七週:全面複習,

  第十八週:迎接期末考試

  第十九周:

七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本學期的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以下理念的應用:

  1、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

  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目標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4、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即採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

  總之,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 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鬆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二、所教班級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屆七年級新生和以往初一學生有著很大的差異,即他們曾在小學學過一,二年英語。但由於在小學英語課並未受到足夠的重視,他們在寫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沒有得到過訓練,字母還不能規範的書寫,更別提什麼單詞,句子。在讀,說方面,語音也有不少需要糾正的地方,由於各小學授課,英語基礎也差參不齊。

  另外,所教班的學生在情感態度, 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於交流;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於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

  三、奮鬥目標

  鑽研新課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努力達到學校規定的教學指標。

  四、具體措施

  1、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目的:要求學生背誦並默寫,培養語感。

  2、每天記5個生詞,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並堅持下去。

  3、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每日、每週、每月都要給學生檢驗自己努力成果的機會,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後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由此在班裡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5、對後進生進行專門輔導,佈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儘快成長起來。

  6、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7、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8、在教學中根據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透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體,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五、課程安排及教學進度

  第一週:教讀國際音標,完成小學英語到初中英語的過渡。

  第二週—第三週: Unit 1階段性檢測

  第四周—第五週: Unit 2 階段性檢測

  第六週—第七週Unit 3 階段性檢測

  第八週—第九周Unit 4 階段性檢測

  第十週Review Unit 1-Unit 4 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第十二週Unit 5 階段性檢測

  每十三週—第十四周Unit 6 階段性檢測

  第十五週—第十六週Unit7 階段性檢測

  第十七週—第十八週Unit 8 階段性檢測

  第十九周—第二十一週Review Unit 1-Unit 8

  第二十二週 期末考試

七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衛生保健 與疾病預防,心理健康與青春期保健及安全應急自救自護方面的相關

知識;

  2、透過課前預習,收集資料,課堂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提升素質和能力;

  3、使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掌握疾病預防方法,關注健康、快樂成長。

  教學資源分析:

  本學期主要有四部分內容

  1、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 2、衛生保健與疾病預防;

  3、心理保健與青春期保健; 4、安全應急與自救自護。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年的教學物件為初中一年級學生,這些學生剛升入初中既有

  好奇心、求知慾,又沒有掌握初中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學中要循序漸

  進採用導學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以求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設計:

  根據課改的實際,結合本學科的具體要求和特點,採用獨學、

  群學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

  教學內容設計為十六個專題,每兩週講授一個專題(1課時)

  教學評價方案:

  1、課堂測試;

  2、課堂即時評價;

  3、學生自評與互評;

  4、期末“健康知識”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