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彙總八篇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彙總八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

  三年級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28人。全班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目的明確,上課專心聽講,遇到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只有個別同學思想上不夠積極。全班大多數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比較牢固,回答問題比較準確,反應快,上課回答問題積極,語言表達能力強,說話有條理,有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差、行為習慣也較差。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際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引導形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重點教學內容。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麵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透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結合現實問題教學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加深學生對統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4、注重40分鐘的課堂效率,做到精講精練。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五、教學進度

  略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本冊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材內容及編寫特點。

  修訂後的六年制第十二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比例,圓柱、圓錐和球,簡單的統計(二),整理和複習。與原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調整。

  1.將“百分數(二)”移至第十一冊。在原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由於受到課時的限制,將“百分數”的內容分成兩部分,分別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冊,此次修訂後,由於內容的調整,課時也相應變動,故將本冊中的“百分數(二)”移至第十一冊,無論從課時還是從內容的銜接來看,都是非常合適的。

  2.“整理和複習”部分的調整。本單元主要的變化是根據前面各冊教材的內容調整,對有關的習題進行相應的變動,如將“成數、折扣”的有關內容和習題刪去,將涉及到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和小數混合運算的有關習題進行改編,等等。

  3.增加“數學實踐活動”。

  (1)美麗的校園 這個活動是讓學生綜合運用前面所學的測量、平面圖形、比例尺等知識,繪製校園的平面圖。透過讓學生經歷動手測量、收集資料、確定位置、確定比例尺、繪製校園平面圖的全過程,發展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為將來進行簡單的課題研究和數學建模打下基礎。同時,透過小組合作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2)節約用水 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透過調查、方案設計、收集資料、計算等手段,從量化的角度來說明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整個活動包括以下兩部分:一是自行設計方案,用實驗的方法求出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會浪費多少水;二是透過調查、計算,瞭解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年浪費的水可以供一個家庭用多久,一個學校一年要浪費多少水費,等等。透過以上活動,使學生經歷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此外,藉助這類跨學科的題材,可以增強學生保護環境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此外,在以上四冊教材的修訂過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對有些陳舊的題材進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某些過時的資料進行更新;重新繪製每一冊的插圖,使之更加活潑,更能吸引學生;等等。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 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並會組比例。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 認識線段比例尺;並掌握用線段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方法,能進行線段比例尺與數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寫。

  4、 使學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學生認識圓柱,瞭解圓柱體各部分名稱,掌握圖柱體的特徵。

  6、 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7、 使學生知道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並掌握求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圓柱體積。

  8、 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它的特徵,學會測量圓錐的高。

  9、 使學生初步認識球,知道球的特徵,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現將本學期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的教學計劃擬訂如下。

  本冊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材內容及編寫特點。

  修訂後的六年制第十二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比例,圓柱、圓錐和球,簡單的統計(二),整理和複習。與原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調整。

  1.將“百分數(二)”移至第十一冊。在原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由於受到課時的限制,將“百分數”的內容分成兩部分,分別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冊,此次修訂後,由於內容的調整,課時也相應變動,故將本冊中的“百分數(二)”移至第十一冊,無論從課時還是從內容的銜接來看,都是非常合適的。

  2.“整理和複習”部分的調整。本單元主要的變化是根據前面各冊教材的內容調整,對有關的習題進行相應的變動,如將“成數、折扣”的有關內容和習題刪去,將涉及到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和小數混合運算的有關習題進行改編,等等。

  3.增加“數學實踐活動”。

  (1)美麗的校園 這個活動是讓學生綜合運用前面所學的測量、平面圖形、比例尺等知識,繪製校園的平面圖。透過讓學生經歷動手測量、收集資料、確定位置、確定比例尺、繪製校園平面圖的全過程,發展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為將來進行簡單的課題研究和數學建模打下基礎。同時,透過小組合作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2)節約用水 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透過調查、方案設計、收集資料、計算等手段,從量化的角度來說明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整個活動包括以下兩部分:一是自行設計方案,用實驗的方法求出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會浪費多少水;二是透過調查、計算,瞭解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年浪費的水可以供一個家庭用多久,一個學校一年要浪費多少水費,等等。透過以上活動,使學生經歷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此外,藉助這類跨學科的題材,可以增強學生保護環境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此外,在以上四冊教材的修訂過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對有些陳舊的題材進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某些過時的資料進行更新;重新繪製每一冊的插圖,使之更加活潑,更能吸引學生;等等。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 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並會組比例。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 認識線段比例尺;並掌握用線段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方法,能進行線段比例尺與數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寫。

  4、 使學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學生認識圓柱,瞭解圓柱體各部分名稱,掌握圖柱體的特徵。

  6、 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7、 使學生知道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並掌握求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圓柱體積。

  8、 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它的特徵,學會測量圓錐的高。

  9、 使學生初步認識球,知道球的特徵,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0、 使學生學會製作含有百分數的複式統計表的方法。進一步掌握製表步驟。

  11、 使學生能看懂統計表和指出這個表所說明的問僵,掌握製作帶有百分數的統計表的方法和步驟。

  12、 使學生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13、 學會看條形統計圖。知道製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14、 初步學會製作條形統計圖。

  15、 使學生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會看複式條形統計圖,瞭解製作複式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製作複式條形統計圖。

  16、 使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看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指出單式折線統計圖說明的問題,初步學會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

  17、 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理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意義與用途,初步掌握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學會製作複式折線統計圖。

  18、 使學生了解扇形統汁圖的意義和用途,會看扇形統計圖,掌握它的特點,學會製作扇形統計圖的方法,學會製作扇形統計圖。

  19、 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20、 .能比較熟練地讀、寫數。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數的改寫。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數的大小比較。

  21、 掌握整整除、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22、 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以及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比較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

  23、 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用字母表示數和常見的數量關係。

  24、 掌握比和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5、 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

  26、 透過複習、整理已學過的——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運用這些數量關係自編簡單應用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27、 掌握相鄰兩個的長度、面積、體積、重量和時間等單位之間進率的規律,提高學生使用這些計量單位的熟練程度。

  28、掌握各種平面圖形(直線形)的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和區別。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9、知道所學立體圖形的名稱、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目標

  1、 班集體期末學科綜合評定進入全鄉先進行列,學生綜合素質高。

  2、 教學中積極採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學方式,儘可能提供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初步體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創新思維的能力。

  3、 培養學生比較、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遷移等能力。

  4、 多方調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學習方法。

  5、 透過教學,寓教於樂,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教育。

  6、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7、 對學生進行“讀書有用”的教育,並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科社會實踐活動。

  四、具體措施:

  1、 走進新課程,決勝新課程。認真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找課堂要質量。

  2、 教學相長,多閱讀與教學有關的書籍,報刊、雜誌,多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提高。

  3、 多與家長聯絡,多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反饋資訊。

  4、 放下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力,做到師生互動。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5、 採用‘一幫一“互助活動,成立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評比,培養優生,鼓勵後進生。

  6、 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教學。

  7、 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8、 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9、 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

  10、改進教學評價方法。

  11、認真落實作業輔導這一環節,及時做好作業情況記載。並對問題學生及時提醒,限時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風,嚴肅考紀,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樹正氣,樹標兵,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杜絕學生的僥倖心理。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

  在10 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透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透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透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透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透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裡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定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

  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透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透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透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資料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資料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透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絡,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絡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演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資訊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絡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資訊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

  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七、課時安排

  周次內容課時

  1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5

  2認位數、認數5

  3認數5

  4認數、認物體4

  5~6分與合(國慶節)6

  7~9加和減(1)15

  10期中考試3

  11~12加和減(1)8

  13~14統計、認數(2)、認鐘錶7

  15~18加和減(2)17

  19期末複習5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其中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單元分析:

  (一)數與代數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二)空間與圖形

  1、測量。(第六單元:面積)

  本單元設計加強了探索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探究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2、圖形與位置。(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3、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在前一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教學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24時計時法。

  (三)統計(第三單元,統計)

  初步學習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

  加強了對統計作用的進一步認識及對平均數在統計學意義上的理解。

  (四)解決問題

  1、第八單元,解決問題。

  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製作年曆”和“設計校園”。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所帶的三(6)班學生情況兩級分化嚴重,班中學生優等生不少,但學困生也很多,正是所謂的“高分高,低分低”。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有所提高,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能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把數學的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解決身邊的問題。並且能夠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具備一定的收集資訊、整理資訊、利用資訊的能力,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學生對題目的解讀能力及語言的完整清晰的表達還有待加強。同時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強化和提高。雖然在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大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學困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於加強,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製作年曆”和“設計校園”。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努力鑽研教材,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表揚先進,鼓勵差生,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全班平衡發展。

  2、加強常規訓練,加強口算訓練,提高口算能力。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對具體問題,先確定是否需要計算,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口算、估算、筆算等),最後應用計算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一種思維方法。

  3、重視形象直觀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意識的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創設豐富的便於操作的實踐活動情境,使學生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4、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介紹平均數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

  5、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探究,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動手實踐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6、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序地、嚴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7、提供豐富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素材。激勵他們擴充知識面和進一步探索研究的興趣與慾望,並透過這些活動獲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強等良好體驗,從而逐步增進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當前教學教革的中心課題和主攻方向,就是要向每個學生負責,盡一切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要做到這一點,教研工作是關鍵。故本學期組織數學老師認真討論並結合中心學校,縣教研室的會議精神,聯絡實際,擬定出本學期的教研工作計劃。

  一、工作宗旨

  主要是圍繞素質教育,加強教學研究,探討新課改,引入新課改資訊,總結教學經驗,增強學生自學能力,開闊其視野,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具體措施

  1、本教研組在學校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是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制定研究方案,開展教研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業務水平。

  2、組織教師學習新理念以及外地的先進教學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建黨96週年詩歌演講稿。

  3、每週五下午開展資訊交流活動,主要探討教學心得、反思。如“這個難點應當採用什麼方法突破比較適當”、“怎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時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事聯絡在一起”、“怎樣提高學生對應用題的解題能力”等要求每一位數學老師各抒己見,大家共同定出比較好的做法、方法,然後擬成有條理的書面記錄。

  4、為了摸索課改教學規律,探討教學新方法,新經驗,更好推動我校的教學改革。經組裡討論,擬定吉訓滿老師在第6週上一年級數學示範課,要求人人聽課,認真做記錄。本人要做好教學反思,以便今後改正

  5、開展“說課”活動,說課內容由教師自擬說課後,評出最好的教師給予獎勵。

  6、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要求各年級數學老師寫好每一節課的教案,做好教學反思,真正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7、舉行數學各年級爭“口算”的測試競賽。

  8、每人每週至少聽一節課,第五週上一節公開課,教師要認真做好記錄並評課。

  9、在條件允許下,建議各年級老師到課改教學做得好的學校聽課、取經。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教材主要內容有:萬以內的乘法(一),對稱(二)加減法(三)可能性。(四)乘除法(五)混和運算(六)周長(七)生活中的大數(八)噸的認識(九)乘法

  本冊教材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

  1、適當加強口算。在筆算一位數的乘除法之前教學口算,加強對筆算乘除法算理的理解。

  2、筆算乘除法的編排,突出重點內容的教學,分散難點,重視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應用題的編排,一是在已學簡單應用題的基礎上,出現反敘的一步計算應用題;二是是已學兩步應用題的基礎上,出現數量關係較複雜一些的兩步應用題(包括只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4、加強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學會計算它們的'周長,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5、注意體現教學順序,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索。採取多種練習形式,促進學生能力與智力的發展。

  6、注意聯絡兒童的生活實際,編入有教育意義的插圖和多種形式的習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要求上進,上課遵守紀律,能積極動腦、舉手發言,作業按時認真完成,但也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怕做作業不守紀律的壞習慣。因此,仍要在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行說服教育。因此,在以後的學習中還必須加強思想教育,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做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

  三、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演算法則,比較熟練地筆算一位數乘除多位數;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和兩位數(每位乘積不滿10)以及相應的除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包括有餘數的除法

  2、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行長度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計算。

  3、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4、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並學會解答含有5、口算乘除法的速度要求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每分鐘做5題。

  四、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1、結合練習題進行綠化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2、結合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透過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的好品質。

  4、透過活動培養學生尊敬師長、互相幫助的好品質。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

  2、充分利用電器,教具,學具,加強直觀性教學。

  3、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強調“認真刻苦學習”,不允許一個人掉隊。

  4、接班後,對所有學生進行成績摸底,排好、中、差,平時課上提問就有針對性,把提優、補差工作作為首要任務,為後進生找“小老師”,做到一幫一。

  5、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筆算訓練,又要加強口算訓練,使筆算口算互相促進,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計算題做到大面積“豐收”。

  6、嚴格要求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不搞“題海戰術”,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遵循《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密切聯絡兒童生活,選取生動有趣的素材,讓兒童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豐富課堂活動,體現序法,利學利導,注重數學文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合作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推進課改。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11、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6、加強口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7、倡導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

  8、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五、教學進度安排

  總結:以上就是本學期的數學教學計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情況分析

  班級情況分析:本班學生19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教材分析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