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熱門】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熱門】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新的課程標準要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學生主體能力的培養,提高其物理綜合素質。我所任教的是高二(6)、(7)班,其中(6)班是文科重點班。高二是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的關鍵一年,是高中物理新課教學的最後一年,學生的學習質量直接影響到高二基礎會考階段的複習和最後衝刺會考的效果,因此,我將更全面、更穩實地開展教學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探索和實踐以新課程改革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改革,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理論,強化專業學習和業務操作訓練。使自已更快更好地適應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提高高中物理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為我校提升學校知名度和構建和諧的新保亭中學而作出自已的努力。

  二、學科課程實施

  (一)學科教材

  本學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選修1—1的教材

  (二)課時安排

  嚴格按照新課模組教學對課時的要求,確保每一模組新課教學有36課時。另外安排複習、練習和月考10個課時。期中和期末考試時間由學校統一安排進行。

  (三)教學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靜電學和穩恆電流的學習。

  (2)電磁波的學習

  2、過程與方法

  (1)會運用電磁學的公式計算電學的有關問題。會利用電學的知識解決簡單電學問題。

  (2)在理論學習過程中,瞭解物理的研究方法特別是物理學的實驗,要了解實驗原理、器材選用及器材結構,瞭解實驗操作規程及實驗操作步驟。

  (3)透過有關概念、規律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和了解物理學的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物理學科的學習,向學生進行科學思想,民族精神等教育,瞭解物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了解當代、現代我國高科技的發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認真備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題,是確保45分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2、精選練習,加強課後訓練。在不增加課業時間的情況下,精選訓練題目是提高學習效率,加強鞏固的有效方法。

  3、加強學生的學習測評。學習測評是教師及時瞭解和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手段和途徑,更是教師及時調整自已教學操作的依據。

  4、做好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記錄,認真細緻地做好學生的成長階段性的評價,及時向學生及其家長彙報。

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分析

  磁感應強度是電磁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本章的重點。同時,磁場對磁極和電流的作用力(本質上是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遠比電場對電荷的作用力複雜,如何尋找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本章教學的一個難點。用小磁針N極受力方向定義磁感應強度的方向,用電流元受磁場力與電流元之比定義磁感應強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對重力場和電場已經很熟悉,可以透過演示實驗與電場強度的定義類比來突破難點,形成磁感應強度的概念。這樣讓學生用已知的知識為經驗去探究未知的領域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磁感應強度的定義,知道其方向、大小、定義式和單位。

  過程與方法1.透過實驗、類比分析,尋找描述磁感應強度的方法。

  2.進一步體會透過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探究物理現象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四、重難點突破

  磁感應強度概念的建立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章的重點),同時也是本節的難點。透過與電場強度定義的類比,以實驗為基礎透過理論推導說明磁場對電流元的力跟電流和導線長度的關係,並進一步引入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從而突破難點。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首先透過觀看學生舉例和影片列舉,讓學生對生活中磁場存在的廣泛性及不同磁場強弱不同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後透過分組實驗讓學生觀察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與磁場強弱、電流大小、導線長度和導線與磁場的夾角都有關係,再利用DIS演示實驗得出當導線跟磁場垂直時,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電流成正比,跟導線長度成正比。在此基礎上引入磁感應強度的定義。

  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學生透過實驗探究、理論探究,在他們相互合作、共同探討的過程中,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給出定義,完成這節課的學習。

  六、教具準備

  電磁鐵、蹄形磁鐵、導體棒、電源、導線、DIS演示實驗材料等;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知識準備 (學案)

  複習磁場的概念、電場強度的定義方法等。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事件1] 課前播放圖片或影片——說明研究磁現象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

  師生活動:播放兩個影片:磁懸浮列車簡單原理,巨大的電磁鐵起重機吊起重物 PPT展示磁懸浮列車和巨大的電磁鐵起重機吊起重物的圖片,利用磁場的一些有趣圖片等,激發學生的興趣、求知慾。

  2、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需要接觸嗎?——磁場;問:磁場有強弱、有方向嗎?

  3、【分組實驗】 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並觀察實驗現象:如圖,通電電磁鐵吸引別針,改變電磁鐵中電流的大小,可以看到,吸引別針的多少不同,引導學生在觀察

  現象的基礎上思考:這一現象說明什麼問題?

  結論:實驗現象說明兩種情況中磁場強弱不同。

  問題:怎樣表示磁場強弱?

  引入新課——第二節:磁感應強度

  提問1: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電場的強弱和方向?試探法,

  類比:用電場強度來描述電場的強弱和方向。(課件展示)

  我們用相類似的方法來學習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應強

  度。

  推進新課

  [事件2]

  教學任務:磁感應強度的方向。

  師生活動:

  【演示】

  實物投影儀演示小磁針在磁鐵周圍的不同位置指向不同,說明小磁針

  受力方向不同,磁場方向不同。

  電場和磁場都是客觀存在的。電場有強弱和方向,磁場也有強弱和方向。

  思考,電場強度的方向是如何規定的'?對研究磁感應強度的方向有何啟發?

  規定正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為該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場強的方向是從電荷受力的角度規定的。小磁針放入磁場中會受到磁場力的作用,因此,磁場的方向可以從小磁針受力的角度規定。

  在磁場中的任一點,小磁針北極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即磁感應強度的方向。

  拓展:把各個小磁針的指向連成線,也能描述磁場的方向,後來物理學家把它稱為磁感線,其切線方向也為磁場方向。

  磁感應強弱:問題1:在電場中,我們透過電場對電荷的作用力來了解電場的性質,磁感應強度的大小能否從小磁針受力的情況來研究?

  不能。因為小磁針不會單獨存在一個磁極,小磁針靜止時,兩個磁極所受合力為零,因此無法從小磁針受力的角度確定磁場的強弱,即無法定義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問題2:那如何研究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呢?

  磁場對磁極有力的作用,磁場對通電電流也有力的作用。

  無法從小磁針受力的情況研究磁感應強度的大小,轉換一下思維,是否可從電流在磁場中受力的角度去研究?

  實驗前讓學生明白:在物理學中,把很短一段通電導線中的電流I與導線長度L的乘積IL叫做電流元。但要使導線中有電流,就要把它連線到電源上,所以孤立的電流元是不存在的。

  [事件3]

  教學任務:實驗探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電流、導線長度的關係。

  師生活動:

  問題3: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提出猜想: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導線與磁場方向有關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電流的大小有關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導線的長度有關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磁場強度有關

  等等。

  透過分組實驗學生親自動手檢驗。

  可以在磁場的強弱和方向都相同的勻強磁場中,研究較長的一段通電導線的受力情況,從而推知一小段電流元的受力情況。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三塊相同的蹄形磁鐵並列放置,可以認為磁極間的磁場是均勻的,將一根直導線懸掛在磁鐵的兩極間,有電流透過時導線將擺動一個角度,透過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比較磁場力的大小,分別接通“2、3”和“1、4”可以改變導線通電部分的長度,電流由外部電路控制。

  在勻強磁場中探究影響通電導線受力的因素

  【分組實驗】 啟發學生學會應用控制變數法。

  (1)保持導線通電部分的長度不變,改變電流的大小。

  結論:通電導線長度一定時,電流越大,導線所受磁場力就越大。

  (2)保持電流不變,改變導線通電部分的長度。

  結論:電流一定時,通電導線越長,磁場力越大。

  (3)部分學生實驗器材有電磁鐵,可透過改變電流改變磁場強弱,探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磁場強弱的關係。

  通電導線長度一定,電流不變時,磁場越強,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越大。

  上面的結論都是學生在上述實驗裝置,也就是導線跟磁場垂直時,實驗操作得出的結論。 師生可共同演示導線跟磁場平行時,導線受力情況。

  【演示】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導線與磁場方向間的關係。

  結論:導線跟磁場垂直時,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最大,導線跟磁場平行時,磁場對電流沒有作用力。

  [事件4]

  教學任務:用DIS演示實驗理論探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電流、導線長度的關係。 師生活動:

  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大小與電流定量關係的研究

  用DIS演示實驗研究通電導線與磁場方向垂直時受力大小與電流大小的定量關係。如圖所示的裝置保持通電導線框的位置不變,用力感測器測量所需拉力F(等於電流所受磁場作用力大小)的大小,拉力與電流所受磁場力為平衡力。用電流感測器測量線框中的電流。

  (1)保持L不變,改變I四次,測定相應的四個力F,利用圖象得到F∝I。

  (2)保持I不變,用三個相同的蹄形磁鐵逐次並放,以改變受力部分導線的長度,測定相應的三個力F,得到F∝L。

  同一塊磁鐵

  保持I不變

  實驗注意事項:

  (1)矩形線圈保持豎直;

  (2)兩個相同的蹄形磁鐵並放時要有一定的間隔;

  (3)每次測量時矩形線圈相對磁鐵的位置保持不變。

  精確的實驗表明,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的磁場力的大小,既與導線的長度L成正比,與導線中的電流I也成正比,即與I和L的乘積成正比,用公式表示為F∝IL,引入比例係數B,寫成等式為:F=BIL。

  問題:B有何物理意義呢?在不同的蹄形磁鐵的磁場中重複上面的實驗。

  結論:

  (1)在同一磁場中,不管I、L如何改變,比值B總是不變的。

  (2)I、L不變,但在不同的磁場中,比值B是不同的。 (3)B是由磁場本身決定的,在電流I、導線長度L相同的情況下,電流所受的磁場力越大,比值B越大,表示磁場越強。

  [事件5]

  教學任務:定義磁感應強度。

  師生活動:

  透過和電場強度的定義類比,引入磁感應強度的定義。

  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在磁場中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通電導線,所受的磁場力F跟電流I

  F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IL的比值叫磁感應強度,即B= IL

  總結與歸納:

  (1)如果導線很短,B就是導線所在處的磁感應強度。

  (2)物理意義:磁感應強度B是表示磁場強弱的物理量。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特斯拉,簡稱特,國際符號是T。 1 T=1 NA·m

  (4)方向:磁感應強度是向量。在磁場中的任一點,小磁針北極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即磁感應強度的方向。

  [事件6]

  特斯拉(Nikola Tesla,

  1856~1943),美國

  電氣工程師。他一

  生致力於交流電的

  研究,是讓交流電進

  入實用領域的主要

  推動者

  教學任務:瞭解特斯拉和一些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師生活動:

  (投影)讓學生了解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1856年7月10日出生,是世界知名的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塞爾維亞血統的他出生在克羅埃西亞(後併入奧地利帝國)。特斯拉被認為是歷史上一位重要的發明家。他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對電性和磁性的研究作出了傑出貢獻。

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學概述

  本節為高中新課程物理必修①和②中五節探究課的第五節,需要探究內容多方法較全面,結合了理論推理和實驗證實雙方面。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運動規律、牛頓運動規律和運動合成與分解之後的具體應用例項,也是這些知識的遷移和綜合應用。

  本節內容重點應落實在“探究”上而不是“規律”上,課堂教學過程以探究為主要線索。讓學生體驗掌握化曲為直,化繁為簡處理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

  探索規律總是從問題入手,建立模型、大膽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總結規律的過程。透過本節探究不僅掌握了處理平拋運動的方法,同時也是處理其他曲線運動和處理未知問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形成是由現象到本質的過程,對它們的理解和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怎樣才能夠讓學生不是機械化的記住,而是真正理解其實質所在,將是這節課要突破的難點。因此採用實驗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先透過理論分析和猜想,再透過設計實驗方案和細緻的實驗及仔細的觀察,採用對比平拋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找到豎直方向為自由落體運動。透過對運動軌跡分析,歸納得到平拋運動水平方向為勻速運動。由於實驗包含的規律往往隱藏在較深的層次,需要學生去挖掘,因此這一部分的自主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親自感受到實驗探究問題的過程,正是對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各項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

  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探究教師要配合學生活動並給予指導,在描繪平拋運動軌跡時方法很多:水平噴出恆定的水流、平拋演示儀演示、火花描繪跡、頻閃照相、數碼照相和數碼攝相等,教師可以採用追問並予以指導使設計方案逐步完善。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研究和探索平拋運動及兩個分運動的性質的過程。分解成哪兩個方向的運動,兩個方向是怎樣來確定。

  (2)引導學生探索如何用實驗來驗證平拋運動是由水平和豎直方向的兩個分運動合成的。

  2.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掌握正確探究平拋運動體驗科學研究的方法。

  (2)凡是合外力為恆力,且初速度與合力垂直的運動,稱為類平拋運動,都遵循與平拋運動相類似的規律。處理平拋運動的方法是解決曲線運動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物理教學中使學生受到相信科學、熱愛科學的教育。

  (2)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徵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瞭解而做出的:

  (1)學生為高一的孩子,好奇心強,具有較強的探究慾望.

  (2)學生有過較多的小組合作經驗。

  (3)學生已經學過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

  四、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1)探究引導策略:探討式學習;教師啟發引導。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策略:建立小組討論、交流、合作的課堂氛圍。

  (3)、情景創設策略:運用生活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設計問題,設計物理實驗,組織教學內容,提出有啟發性的引申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實驗驗證、實驗猜想、探究規律的學習當中。

  五、教學資源

  (1)人教版新課標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二。

  (2)相關實驗器材,如平拋與自由落體實驗器、數碼相機、塑膠瓶、直角彎管,直管道等。

  (3)專門為本課設計的多媒體課件。

  (4)多媒體網路教室。

  六、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引入:

  A.到今天為止我們掌握並會處理的運動形式有那些?

  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

  B.要使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應具備什麼條件?

  C.如果物體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且與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物體將做什麼運動?

  D.如何處理曲線運動。

  將複雜的運動分解為簡單的運動來處理

  E、分運動與合運動具有什麼特性?

  等時性,分運動有獨立性互不干擾。

  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用前面學習過的知識來處理一種具體的曲線運動。

  2.問題驅動

  問題:在一次模擬救援活動中,水平飛行的飛機要將物資準確投放到A點,飛機應在何處投放?

  先看大致位置在A點左側。

  為什麼要在左側投放呢?讓我們來看看被投放的物資在空中運動的軌跡。

  模擬運動:水平扔出粉筆頭

  大螢幕展示被空投的物資在空中的運動。

  3.建立模型

  提問:它為什麼在空中運動的軌跡是曲線?

  引導學生注意曲線運動的條件

  提問:被投放的物資在空中受到那些力的作用?

  重力和空氣阻力

  物理學研究問題總是先簡單後複雜,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對於空中運動的物資由於空氣阻力的影響較小,我們忽略不計。

  物體具有水平初速度並只受到重力作用的這種運動稱為平拋運動。

  平拋運動的條件:(1)物體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2)運動過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在生產生活中有很多運動可以看作平拋運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日常生活知識尋找相似例項,感知學習目標。

  教師利用大螢幕展示一些平拋運動的例項,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意識到研究平拋運動的必要性。

  對於這樣的曲線運動我們如何來處理?我們總是根據已知去推知未知,到今天為止我們學過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我們能不能把平拋運動簡化為前面所學過的運動來處理。

  4.大膽假設

  啟發學生根據題設條件大膽猜想平拋運動為:

  引導學生猜想分解到什麼方向比較容易處理。

  平拋運動由於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豎直方向又只有重力作用。

  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

  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

  (該部分內容根據學生反映可以逐步引導)

  5.實驗探究

  (1)定性比較

  平拋運動看成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同時驗證比較困難。能否可以用分步驗證?怎樣驗證比較方便?

  引導學生聯想到容易找到的比較方法:

  實驗一:演示平拋運動物體與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同時落地

  介紹並演示實驗,得到在同一高度做自由落體和平拋運動的小球同時落地。

  思考:它們在空中是否始終在同一高度?如何去驗證?

  改變兩個小球開始運動的高度和平拋的初速度,發現它們始終同時落地。

  結論:平拋運動的小球和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始終同時落地,即:平拋運動可以看成是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如何尋找平拋運動的水平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的證據?

  引導學生認識尋找平拋運動軌跡的必要性。

  學生討論得到平拋運動軌跡的方法。

  總結學生得到的分析方法,介紹學生探究實驗。

  (2)定量探究

  實驗二:學生實驗,透過描跡法,描繪出平拋運動的軌跡。

  根據學生提出方案介紹學生探究實驗

  學生探究,尋找平拋運動軌跡。

  透過學生描繪的平拋運動軌跡引導學生透過豎直運動來尋找相等時間。

  根據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由於h=gt2/2則在時間t,2t,3t內下落的高度分別為h,4h,9h,比較下落h,4h,9h時所對應的水平距離。如果水平方向是勻速運動,問它們之間滿足什麼關係?

  學生活動:研究平拋水平方向的運動是不是勻速運動。

  提出問題:本實驗要經過多次實驗才能描繪出平拋運動軌跡,能不能尋找更簡捷的方法來描繪平拋運動軌跡?

  學生彙報實驗結果

  實驗三:展示恆定的水平的水流

  提出問題:如果既能顯示軌跡又能記錄它運動的時間是不是更方便。

  由學生提出的方案可能還有:

  a.頻閃照相,每隔相等時間暴光一次。可以每隔相等時間記錄一次位置。

  b.數碼相機或者數碼攝相機的可以記錄出平拋運動軌跡。

  實驗三:火花描跡儀描繪平拋運動軌跡並透過大螢幕展示平拋運動軌跡。

  透過打在座標紙上的平拋運動軌跡測量平拋運動相鄰的兩點的水平距離,透過對水平距離的分析得到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是勻速直線運動。

  提問:我們如何來透過對平拋運動軌跡的分析判斷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

  測量平拋運動豎直方向上相鄰的兩點的豎直距離並計算出相鄰的兩點之間的距離差,判斷出是勻變速運動並透過y=aT2計算出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得到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可以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

  實驗結論:

  平拋運動的物體可以看成是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