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國畫課程教學計劃

國畫課程教學計劃

國畫課程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畫課程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國畫課程教學計劃1

  一、開發教師

  二、開課背景

  新課改使課程資源結構發生了變化,學校開始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這就決定著學校課程的開發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國畫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國畫,是用毛筆或其它軟筆,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國畫歷史悠久,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國畫的特點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與西洋畫作比較,傳統的中國畫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是“表現”的藝術。

  三、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國畫的教學重點不是單純的興趣培養,而加入了一些基本技能的學習以及初步的審美感受。在本課程構建過程中開展的國畫教學,也比以往教學有了更多的內涵。透過教學實踐,學生的繪畫能力、興趣等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並對課程中的國畫教材進行了初步的整理。在開展教學時,我們更多結合了傳統文化教學中的其他內容,在國畫教學中融入了古詩等眾多元素,使教學更具生活化特色。使學生的國畫創新一世和創作能力得到培養。與教研組活動相結合的課題研究方式,為我們課題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使我們本階段的研究實踐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下階段的課題實踐,我們將在原有的目標基礎上繼續開展,並借鑑本學期的教學經驗,在開展的量和麵上會比這一學期有所增加。

  (二)階段目標

  總目標貫穿於七、八、九年級三個學段,以體現國畫課程的整體性。每個學段分別設定具體的知識與能力目標,並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相互聯絡、螺旋上升。

  七年級:

  1、培養學習國畫的興趣;

  2、瞭解國畫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掌握國畫的執筆方法和用墨、用色方法。

  4、能臨摹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

  八年級:

  1、掌握國畫的用色;

  2、掌握繪畫的構圖。

  3、能臨摹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

  九年級:

  1、能獨立創作出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

  2、能準確表現作品的力度和濃淡層次。

  四、課程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的設定,分學段制定具體的課程內容。

  七年級:

  1、對學生進行國畫啟蒙教育,培養學習國畫的興趣。

  2、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和繪畫要領。

  3、學習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等基本運筆技巧。

  4、學習和掌握簡單的寫意花鳥、和昆蟲畫法。

  八年級:

  1、學習中國畫在技法形式上的特點。

  2、學習中國畫用色,瞭解中國畫的顏料特點(包括水色、石色等)。

  3、學習勾、擦、點、染等用筆的一些常用表現手法。

  4、學習和掌握寫意花、鳥畫法。

  九年級:

  1、學習寫意畫的創作方法。

  2、學習寫意花鳥畫的用筆、用墨。

  3、學會欣賞繪畫作品,品味作品意境。

  五、課程實施

  (一)課時安排

  七、八年級每週二課時,九年級每週一課時。具體時間為七年級每週三下午第二、三節課,八年級每週二下午二、三節課,九年級每週四下午第三節課。

  (二)實施方法和途徑

  1、採用四步教學法

  (1)探討作品畫法和步驟。教師引導學生透過欣賞名家作品來了解和探討作品的畫法和技法,表現作品時要準確把握力度,濃淡層次變化,這是學生作畫最為關鍵的。

  (2)教師示範。透過示範,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品意境,學習作畫,掌握方法和技巧,來準確表現事物。

  (3)學生臨摹練習。主要讓學生臨摹名家作品為主,同時也少不了教師的指導,尤其作品的畫法和步驟,以及用色用墨用筆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揣摩和運用,並體驗到繪畫的快樂。

  (4)欣賞、交流與評價。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欣賞與評價,使學生學習優點和長處,改進不足,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和能力。

  2、更新教學形式

  (1)小組合作。打破傳統課堂的排排坐的位置,以小組為單位結合,以探討式的教學方法探討、講解、示範作畫的技法運用,使學生清晰地看到用筆、用色和用墨以及表現濃淡層次的方法和技巧。

  (2)注重示範。教師做好示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能準確掌握方法和步驟。

  (3)輔助教學。運用電教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引領學生走進藝術,感受藝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開展不同形式的國畫課:

  (1)探討課:主要探討每幅作品的畫法和技法。

  (2)演示課:利用電教裝置,對作畫步驟和方法進行演示。

  (3)欣賞課:透過名家作品的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陶冶學生的情操。

  (4)反饋課:將學生的作業進行交流與評析(可自評或互評),達到複習、鞏固強化的目的;

  (5)活動課:組織繪畫比賽或展覽;讓學生蒐集大量的名家作品。

  六、課程評價

  國畫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不僅看知識與能力技巧的'掌握,著重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是否養成了課程總體目標中設立的學習態度、意志品質、觀察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採取三種方式進行評價:

  1、學生自評:學生把自己每一週寫的認為優秀的作業收集在一起,定期總結分析自己的成功與不足,進行自我評價。

  2、小組互評:以學生上課時的小組為單位,定期進行小組內互相評價。

  3、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習態度、知識技巧,給學生綜合評價,採取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國畫課程教學計劃2

  一、課程背景

  國畫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藝術。把國畫作為我校校本課程,有利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理解和熱愛,培養學生特長愛好,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實施國畫教學,有利於整合我校的資源優勢,體現我校的辦學特色,促進我校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透過中國畫教學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悠久歷史和偉大成就,認識中國畫的形式和藝術特色,懂得如何分辨和運用墨色,能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用筆和用墨方法。掌握基本的繪畫方法。透過臨摹和寫生能畫出比較優秀的國畫作品。能夠鑑賞一部分優秀國畫作品。

  掌握中國畫的分類及其工具特點,瞭解和掌握部分特殊工具的使用。懂得畫面的構圖處理和中國畫的一般形式處理方式。能自如地表現所繪物件,創作出獨特、優秀的美術作品。

  (二)具體目標

  1、讓學生懂得如何分辨和運用墨色。明白“墨分五色”——濃、淡、幹、溼、焦,又如何在畫面上運用。

  2、瞭解和掌握基本的用筆和用墨方法。明白中鋒、側鋒、逆鋒等運筆方法和其產生的不同意趣效果以及在畫面的運用。

  3、掌握幾種基本的傳統花鳥畫法。

  4、瞭解墨色和宣紙可產生的一些特殊效果並學會使用。

  5、貫穿寫生練習。並能把寫生的內容用國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三、課程內容

  第1課,國畫工具的運用,國畫握筆姿勢的矯正和習慣培養。第2課,認識筆、墨、色彩。

  墨:焦、濃、重、淡、清。

  筆:用筆的中鋒、側鋒、順鋒、逆鋒、提按頓挫等方法及以之造型的特點。

  色彩:瞭解顏色名稱,掌握簡單的間色調配。

  第3課,學習簡單蔬果花卉的繪畫,如:白菜、茄子、葡萄、枇杷、荷花、水仙、牡丹花等。

  第4課,學習簡單昆蟲的繪畫,如:蝴蝶、蜻蜓、螳螂等。第5課,學習簡單鳥類的繪畫,如:喜鵲、蒼鷺、珍珠雞等。

  第6課,欣賞優秀作品,結合優秀作品分析構圖,並創作。

  四、課程實施與評價

  (一)課程實施

  先深入淺出地給學生講明國畫的特點,再讓學生臨摹進而創作,教給學生一些巧妙的繪畫技巧,活動時一個專案一個專案的進行練習。

  初段

  1、工具材料介紹。筆、墨、紙、硯以及顏料的性質特點。

  2、教育學生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坐姿。

  3、掌握正確的執筆、用筆和用墨方法。

  4、利用墨與彩調配產生的變化與宣紙特性,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體驗彩墨的樂趣。

  5、讓學生初步瞭解在畫國畫時水分的控制及筆和墨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國畫表現能力,會畫簡單的瓜果、昆蟲畫。如:南瓜、山水、辣椒、櫻桃、蜻蜓等。

  中段

  1、繼續教育學生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坐姿。

  2、認識筆、墨、色彩。

  墨:焦、濃、重、淡、清。

  筆:用筆的中鋒、側鋒、順鋒、逆鋒、提按頓挫等方法及以之造型的特點。

  色彩:瞭解顏色名稱,掌握簡單的間色調配。

  3、繼續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較熟練地運用中、側、逆鋒及掌握墨色濃、淡、幹、溼、焦的變化。

  4、讓學生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中國畫。

  5、欣賞近代中國畫作品。

  6、學會表現花卉、昆蟲畫的一些基本方法。

  7、結合以前學過的內容,自由組合配畫。

  8、學會收拾整理畫面字畫國畫欣賞,並能落款命題等。

  高段

  1、繼續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中國國畫,較熟練地運用中、側、逆鋒及掌握筆、墨的變化。

  2、較好地掌握國畫的一些技法字畫,培養他們的國畫表現能力。

  3、欣賞古今中國畫名家作品。

  4、介紹一些國畫的基本構圖知識,並能給畫面命題題款。

  5、讓學生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簡單的當今名家水墨花卉、山水、人物。

  6、組合創作較大幅及完整的花卉、山水畫。如:絲瓜、牽牛花、葡萄、葫蘆、山水等。

  7、學習樹木、山水的繪畫技法,創作體現秦巴山水和地方風土人情的作品。

  8、鼓勵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進行大膽創作。

  (二)課程評價

  1、透過學生的出勤情況給予評價。

  2、透過學生的臨摹情況給予評價。

  3、透過學生的學習態度給予評價。

  4、透過學生的創作能力給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