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關於大學教師教學計劃4篇

大學教師教學計劃

關於大學教師教學計劃4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教師教學計劃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教師教學計劃 篇1

  第一,在業務水平上。由於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和老教師比起來缺少實際教學經驗。在教材理解方面會存在一些疑問,也不十分了解學生,所以,我會積極向老教師們尤其是董海秀老師學習,探討,來豐富自己對業務水平的知識滲透。

  第二,在知識蘊涵量上。雖然是本科生,但自己的知識含量,特別是低年級教學方面的知識遠遠不夠,俗話說:學海無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處處留心,不斷反思與積累教學方面的心得與見解。勤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學習,可以使我們瞭解前人和他人,瞭解過去和未來,關照反思自我,從而獲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覺得要做到三學。

  (1)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多渠道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澱;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我認為不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盡心盡力,都要為學生著想,要努力工作,應當兢兢業業,忘我的工作。

  (3)廣泛地學。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第三,協調家長的配合,與家長協力共同教育好每一個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隨處可見。因此,我將利用家長會、家長沙龍等活動和家長共同探討關於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作為班主任我將細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的細微變化,利用家訪等形式與家長溝通,做讓家長們認可和值得信賴的班主任。

大學教師教學計劃 篇2

  一、大學英語教學的整體框架及教學要求

  繼續實行分級教學;注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強化聽說能力的訓練。

  在英語教學改革方面,實施基於校園網上的"視聽說"自主學習,體現學生的個性化英語學習,提高和加強學生的聽說能力。

  透過兩年的基礎教學,以及各種其他的課外活動和外語電臺的輔助,全年級學生基本達到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一般要求"。其中,入學時二級起點的學生,達到"較高要求"。

  二、分級教學形式(出自)

  1,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實施分級教學,使不同基礎,不同起點的同學都能學有所獲。因教學要求的區別,國際教育學院和藝術與設計學院以及體育特長生不參加分級教學。

  2,新生入學的第一個星期內,進行"新生入學英語考試"。並依考試成績,分出以二級為起點的A級班。

  3,新生基本以學院為單位,原則上以8:2的比例,分出二級班。(即:10個小班中,分出2個二級起點班,8個普通班)

  4,普通班按正常教學進度實施教學,學完《大學英語》第1—4級。

  5,二級班以《大學英語》第二級為起點組織教學。學完《大學英語》第2—4級後,於第四個學期選修限選課程。限選課程由大學英語部在第三個學期末提交限選課程的課程名稱以及任課教師的名單。學生按開設的英語選修課程和個人興趣選課。

  6,所有學生按分級後,重新分成小班。教師按小班上課,按各自任課的小班登入成績。教務處網上登分系統應按分級後的班級登分。

  7,開課後試行兩週,二級班學生如果自覺跟不上,可以回到一級班學習。自第三週起,各級各班學生確定。

  三、深化教學改革措施

  1,實行聽力單考制。

  無論普通班還是二級班的學生,都必須參加英語聽力(1)(第一學期)和英語聽力(2)(第二學期)全校單列統一考試(時間定在每學期第16周,由教務處安排)。考試內容以一/二級水平為基礎,輔以學生網上自主學習內容。聽力(1)和聽力(2)各一個學分,共2個學分。聽力考試不及格者須重修,直到透過。

  2,實行口語必考制。

  無論普通班還是二級班的學生,每學期(二級班的學生前三個學期)都必須參加口語考試。學生的口語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記入期末考試成績。

  3,實行選修課制。

  二級班的學生第四學期每人必須選修兩門選修課程,共4學分。學生透過課程考試後,方能獲得學分。如未透過考試,學生可重修該門課程或改修英語其它選修課,直到修滿4學分為止。

  4,實行淘汰制。

  二級班每學期(第一至第三)期末總成績不及格的學生淘汰到普通班學習,被淘汰到普通班學習的學生,所缺成績按級進行補修,補考。普通班的優秀學生可跳級(第一,二學期)。跳級前提是,學生本人書面申請,任課教師簽署推薦意見。條件是,申請跳級學生的學期期末英語總成績須在學生所在班前2—3名,還必須參加高一級別的英語考試,成績在75分以上(含75分)。考試時間在下一學期前一週。

  四、課程設定

  教學模式為:2+1+1+X。

  2:綜合課。2學時/周,一般安排在多媒體教室上課;

  1:聽說課。1學時/周,基於聽說教材的聽說課;

  1:網路自主學習檢查指導課。1學時/周,內容為學生網路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口語活動。形式(出自)靈活多樣,既有在網路教室裡的整體學習的要求和個別輔導,又有在小教室裡的約課檢查和全班的口語練習活動。

  (由於英語課程的特殊性,兩個"1"的課時安排為:單週上聽說課,2學時;雙週上網路課,2學時,由教師指導的上網學習。注:此網路課要求安排網路教室。)

  X:網路自主學習。學生於課外在網路上的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的個性化學習,每週上網學習不得少於3個小時。此學習為非上課形式(出自),由教師不定時地網上監控。

  五、網路自主學習與管理

  1,網路自主學習部分除繼續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的"互動式英語視聽說"教程。

  2,現代資訊科技中心(網路中心)負責擴充入網學生的登入工作及技術管理。

  3,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負責學生網上自主學習業務管理。具體抓以下5個方面的管理與監控:

  教師每週隨時跟蹤檢查學生網上的學習情況,記載學習進度,起督促作用,每週網上監控時間2小時左右;

  定期地組織課堂討論活動,檢查網上學習內容,答疑,佈置網上學習內容及進度,學生做學習交流;

  每學期的第四周,第八週,第十二週進行隨堂聽說小測驗,檢查學生網上自主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

  網上學習的單元測試成績和隨堂聽說小測驗成績記載入平時成績;

  每學期自第二週至第十八週,每週安排3位教師在固定的時間上網答疑,並記錄,彙總學生的問題。

  六、學分構成

  大學英語總共18學分。學分構成如下:

  第一學期:普通班聽力(1)1個學分,大學英語(一)4個學分;

  二級班聽力(1)1個學分,大學英語(二)4個學分;

  第二學期:普通班聽力(2)1個學分,大學英語(二)4個學分;

  二級班聽力(2)1個學分,大學英語(三)4個學分;

  第三學期:普通班大學英語(三)4個學分;

  二級班大學英語(四)4個學分;

  第四學期:普通班大學英語(四)4個學分;

  二級班限選課程4個學分;(二門限選課程;每門2個學分)

  七、成績給定

  1,聽力期末成績的構成:

  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60%。平時成績由學生網上自主學習自測成績和單元測驗的成績構成。

  2,每學期綜合課程的期末成績的構成:

  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60%。

  平時成績由隨堂測試,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和出勤綜合記載而成。口試在期末按各個學期不同的要求進行。教師登記成績時,平時成績,口試成績彙總後以100分制的方式記入"平時成績"專案欄中,其中平時記載的成績總評與口試成績各佔50%。

  期末考試以100分制的方式記入,佔期末總成績60%。

  八,教輔措施

  一、英語電臺

  擬定計劃,安排教師專門負責英語電臺播放內容的採編,由現代技術教育中心按計劃負責滾動播放。

  二、英語角

  擬定計劃,由專門教師負責按計劃組織學生和教師參加英語角的活動。

  三、英語競賽

  第一學期安排一次"聽力競賽",第二學期安排一次"演講朗誦競賽"。

  外國語學院

  20xx年6月

  附件一

  關於試用"新視野大學英語/網路版"的報告

  我校自20xx年以來,使用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互動式英語視聽說"教程。起初是在試點班級使用,學生很努力,很配合,效果還好。到20xx級大面積使用後,學生開始時有一種新鮮感。但到第三級時,普遍感到難度很大,學習一個單元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難以繼續,反映很大。用各種方式獲取各練習的答案,直接填上,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是這套學習系統的最大問題之一,其他問題不在此詳述。

  在我們做調研中,特意瞭解了外研社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網路版"的使用情況,尤其是在西北工業大學的使用情況。教師和學生對著套教材的反映很好,系統操作簡單,互動性好,教師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與學生交流,隨時編排隨堂的小測驗等。學生也沒有不願學習的想法。

  因此,我們計劃在20xx級學生中,以3個分級組的學生試用外研社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網路版"教材。其中,馬區2個分級組。學生數量佔分級教學學生人數約五分之二。按現在的分級方式,一個分級組有30—33個班,人數為1050人—1155人;兩個分級組約為2300人。餘區是航海專業的班級,人數約為400人。我們將組織教師認真使用和研究這套教材,及時總結使用情況,使之發揮最大的作用。

  妥否,請指示。

  外語學院

  20xx.6.19

  注:根據張校長意見要求,20xx級暫不試用,仍然全部使用"互動式英語"

  附件二

  20xx級學生

  大學英語教材

  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1—4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供綜合課使用

  二、《互動式英語視聽說》教程1—4冊清華大學出版社;

  三、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1—3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供聽說課使用

  《新視野大學英語快速閱讀》1—4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供綜合課使用

  附件三

  關於增設網路學習伺服器

  張校長:

  20xx級大學英語教學繼續實行學生的網上自主學習方式,並且試用"新視野大學英語/網路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探索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教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由於現行的伺服器容量有限,現已有兩個年級的學生在網上學習,而且一臺伺服器不能同時掛兩套學習系統,因此特申請增設一臺伺服器,用於試用"新視野大學英語/網路版"的學習系統。

  伺服器的規格,網路系統要求等技術指標和安裝,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負責。

  妥否,請批示。

  外語學院

  20xx.6.19

  注:根據張校長意見要求,20xx級暫不試用,仍然全部使用"互動式英語"。因而此題未議。

大學教師教學計劃 篇3

  提升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依賴於教師隊伍的結構最佳化與知識更新,這需要從提升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做起。

  20xx年12月,教育部會同相關部委印發了《關於加強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關係著高校發展的未來,關係著人才培養的未來,關係著教育事業的未來,從而明確了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在高校發展和教育事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依賴於教師隊伍的結構最佳化與知識更新,這需要從提升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做起。從高校教育發展趨勢來看,據教育部20xx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釋出的數字,我國高校專任教師數量從1991年到20xx年的20年間增幅高達244%,其中30歲以下的教師比例已佔到27.29%,31-35歲及36-40歲的教師比例分別佔教師總數的21.17%和16.59%,以上三類合計為65.15%,可見,青年教師已經是教師的主體。

  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來,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在不同層面得到了強調,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形式化問題。多數院校均制定了青年教師教育能力提升的相關規劃,既有學校層面,也有學院層面,但這些規劃千篇一律,規劃內容大而全,包括職業道德教育、語言表達能力、課堂組織教學、現代教育技能等諸方面,實際上這些均是教師入職教育的基本要求,由於流於形式,培訓效果並不突出。二是考評問題。為了快速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運用督導聽課、嚴格考評、講課大賽等方式進行考評,由於形式僵硬,往往引起青年教師不滿,難以達到真正提升的目的。我們結合單位實際,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制定了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計劃方案。

  以學生訴求為導向的提升方案設計

  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計劃方案設計必須據此來進行。一流的大學必然有一流的教學。為什麼一些大學的一些專業會受到社會的盛讚和人們的追捧,因為它有好的師資、好的學風,能夠把學生培養成社會的棟樑。高水平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從而奠定其一生事業的堅實基礎。

  透過召開學生座談會、家長座談會和青年教師座談會的方式來收集和梳理相關問題,並最終確定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的三大主題,即要專業、要自律、要學習。所謂要專業,即認真細緻的專業知識傳授,不但要講基礎,還要追蹤前沿;所謂要自律,即要求教師恪守教師職業道德,遵守課堂規範,對學生嚴格要求,不能在考試前透過劃重點的方式讓學生全部過關,看似皆大歡喜實則沒有擔負起傳授知識的責任。要學習,則是強調教師注重知識更新,運用專業理論對經濟社會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解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並學以致用。

  以青年教師為主體的設計理念

  教學能力提升方案雖然是為服務於人才培養制定的,但提升物件是青年教師,必須體現青年教師為主體的提升設計理念。透過開展與青年教師的座談會、與個別青年教師

  單獨談話、與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座談的方式瞭解相關資訊,在此基礎上確定提升計劃的內容及進度安排。

  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從三個層面進行設計,第一層面的設計是教師自我評價體系,即教師根據個人情況設計課堂教學應實現的具體標準,在學期初發放給學生,請學生對照標準監督並提出意見和建議,這也是提升計劃最重要的環節;第二層面是青年教師與指導教師和系主任透過溝通交流確定年度提升任務,每位青年教師的提升任務不盡相同,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第三層面是學院針對提升計劃的一系列政策及督導辦法,其目的是對提升計劃進行管理和支援。

  專案化管理的激勵機制

  由於傳統的職稱評定、學科建設等的指揮棒作用,重科研輕教學之風在高校普遍存在,對教學的投入不足,從而極大地約束了教學的發展。針對此,我們制定了詳細的規劃,加大對教學的投入,並把專案化管理引入教學管理中。人們對於當前人文社科領域的“專案化生存”討論很熱烈,“爭專案、拿經費”飽受批評。但“專案化生存”有其優勢,即有目標、有資源、有動力、有監督、有責任、有成果。為什麼我們的教學在教學質量工程和教學日常管理諸方面均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就在於無目標、無資源、無動力、無監督、無責任,自然就無成果。

  以教學系為單位設立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計劃專案,遴選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豐厚教學成果並且長期在教學一線的教師作為提升計劃的指導教師,成立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專案組,學院與專案組負責人簽訂提升計劃任務書,約定雙方的權利和任務,提供必要的經費和政策支援。各專案組內的青年教師則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制定“個人教學能力提升計劃書”,確定雙方任務、計劃執行具體內容、時間進度和目標,經個人、導師和系主任三方簽字備檔。

  由於堅持任務導向、充分調研,並且引入專案化管理,從而形成有效的激勵,學生對教學的訴求充分反映在提升計劃內容中,青年教師在提升計劃的制定和執行中具有主動性,使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計劃獲得了廣泛而又堅實的群眾基礎。

大學教師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24名學生,其中有17位女同學,7位男同學,經大學一年級下來,我班總體情況良好,班內大多數同學學習態度端正,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班被評為蘇州市文明班級。現在我班已經進入了大二階段,在班級管理上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二、本學期基本工作要點

  1、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班內有一部分同學平時對自己放鬆要求,在學習方面不抓緊,導致期末考試成績不良。針對上學期末的考試成績,要求參加補考的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多問、多做、多看,向優秀生學習。

  2、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於表現自己,多參加系、學校活動,如卡拉OK、網頁製作等比賽。我班有幾位同學在文娛方面表現突出,鼓勵他們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多參加校內外活動,把班級氣氛搞得更活躍。3、發掘學生特長,培養多方面的人才,鍛鍊學生動手、動口能力,為他們不久要踏上社會打好基礎。這方面準備在這學期多開展主題班會,如演講比賽等。

  4、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到有禮貌、講文明、守紀律、講衛生,在校內要尊重老師,主動打招呼;在參加公眾場合注意班級面貌,保持安靜,遵守紀律。

  5、健全班委會,明確分工,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在學期初,對原有的班委進行調整,每位班幹部都認真寫好工作計劃,帶動全班同學認真學好每一門功課,搞好各項活動。

  6、做好弱勢學生工作。我班弱勢學生主要物件是對學習不重視和有談戀愛傾向的,在這方面我準備多場地家長聯絡,雙方共同來督促其認真學習,培養其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7、做好勤工儉學工作。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允許學生外出打工,目前我班有5位同學利用雙休日在外勤工儉學,我將不間斷地與任課教師聯絡,瞭解他們的學習成績,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

  8、關心住宿生生活。今年我班一部分同學住在東門,還有一部分同學自己租房。情況比較複雜,這就給管理上加大了難度,所以我將更加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經常光顧他們的宿舍。

  三、班級主要活動內容

  1、組織部分學生到蘇州補考,並及時對學習上重視的教育。

  2、向學生進行尊師教育,在教師節到來之際,啟發學生用各種方式向教師。出版第一期黑板報。

  3、組織學生參加開學典禮,進行思想教育。

  4、組織學生一次秋遊活動。

  5、開展慶祝國慶節活動,出版相應黑板報。

  6、開展一次演講比賽。

  7、組織學生參加工程系的卡拉OK比賽,爭取進入院比賽。

  8、組織迎新年慶祝活動。

  9、組織參加學校秋季運動會。

  10、抓好複習,參加期末考試。

  以上是我擬訂的大學上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重點抓好學生的學習工作,抓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爭取在大學的本學期不出差錯,把好每一關。使我班繼續保持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