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實用的教學計劃彙編5篇

教學計劃

實用的教學計劃彙編5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計劃 篇1

  我校從一年級開始各學科全部進入新課程實驗。為確保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教學研究,使教學研究真正成為推進新課程實驗的有效途徑。現根據上級有關通知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思路

  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以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為重點,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 以抓常規為載體,推進我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 臺階。

  二、總體要求

  教學研究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的實驗的實施。因此,學校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教學研究的立足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改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卜; 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努力實現“三個轉移”即:角色轉移,教育管理和教研人員要轉變角色,深入課改一線,和教師打成一片,成為新課程實驗的參與者、組織者、服務者,成為教學研究的幫助者、實踐者:重點轉移,把學校工作重點真正轉移到新課程實驗上: 目標轉移,把教學研究目標轉移到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用科學方法研究新課程改實驗最需解決的問題,驗證新課程標準,紮實推進新課程實驗。在學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領導組和學科指導組的直接領導下,建立一個由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直接抓,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具體抓,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與活動機制,確保新課程教學研究工作落到實處。

  三、具體制度

  1、設立新課程研討活動日。各教研(備課)組每週安排兩節課時間開展教研活動,主要以“總結、交流、反思本週教學情況,進行課例評析,思考、研討F周教學內容”為重點的教學研討。各教研組活動時要做到:活動有專題、有記錄、有實效。

  2、建立新課程實驗課堂教學情況聽課制度。校長、副校長、中層幹部、學科指導組長、副組長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深入課堂聽課、參與教學研討,進行新課程實驗調研。(學校行政人員、學科指導組正、副組長每週聽課至少2節,學科實驗教師每週互相聽課不少於2節。)

  3、積極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組織全體教師積極參加市教育局舉辦的“教育改革創新”論壇,安排好有關人員向學科教師作學科課改或教改專題講座。

  4、學校每月召開一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學校的實驗工作,各學科指導組每月舉行一次研討會。

  5、實行“五個一”的新課程課堂教學管理,即教師每週做一次教後記、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個案,每學期上一節校級以上(含校級)研討課、每人建立一個班級學生成長檔案(對本教學班每位學生透過本學科教學及教師本人的培養,取得的發展進行記錄)、每週提供一個問題(每週向同年級同學科教研組或備課組提供一個本人在實驗教學遇到的值得探討的問題),學校將採取有效方式對“五個一”管理內容進行檢查,並做好檢查記錄及相關資料的收集。

  6、每學期舉辦兩次“教師與骨幹教師(參加各級骨幹教師培訓獲得《合格證書》者)的對話”。

  7、開展“優秀教師與新課程同行”活動,組織近5年參加泉州市、省課堂教學評選獲獎者上新課程研討課、或對新課程研討課進行評點。

  8、開展課程改革實驗基地校教學開放周活動,每學期一次。

  9、學校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活動,為教師交流經驗、溝通思想、探討問題提供機會。

  10、學校每學年開展一次校級學科課改實驗論文評比、一次教學案例交流、一次學科說課比賽;各學科每學期舉行一次學科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從中評選出優秀課例赴市參賽。

  11、學校教研組長要做到“五個一”,即每月記錄一個典型案例,每週寫一篇學習筆記,每學期至少做一次校際課改專題講座,每學期至少獨立主持一次課改沙龍活動、寫一份“基地校”新課程實驗情況評價材料。

  12、繼續開展“課題研究與實驗”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我校將繼續抓*已有開展的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的各級立項課題的研究與實驗,推動新課程實驗。

  四、條件保障

  1、政策:建立符合新課程改革實驗的評價、督導機制,制定相應的激勵辦法,以確保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

  2、經費: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要求,設立學校課程改革實驗專項教學研究經費,實行專款專用,按需開支,主要用於學校的師資培訓、教育科研、現代教學裝置的配備、編印資料、校本課程的開發等。

  3、社會支援:充分發揮學校關工委、家長學校、社群職能部門的作用,廣泛開展宣傳,發動社會各界支援課改,創設濃厚的課改氛圍。

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貫徹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認真落實我校“讓每個學生閃光”的辦學理念,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同學受益。

  二、課程標準對本學期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生保健和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初步學習田徑、球類、體操、武術等專案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以學生為本,健康第一”是我們的目標,在體育遊戲中不斷地嘗試與體驗、練習與思考、互學與互評,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體會體育運動的益處,體驗到戰勝困難、獲得進步的成功喜悅。

  三、教學目標

  1.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掌握中考可能被測試的專案。

  2.收集並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體育時事,豐富他們的知識,以備綜合能力考試。

  3.讓他們體驗到運動的樂趣,能夠在玩中學,在學中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四、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身體發育正處於青春期的高峰時期,心理、生理的發育波動強。男生愛動,喜歡對抗性強的運動專案如:籃球、足球、等專案。而女生則恰恰相反,喜歡娛樂性、柔韌性、遊戲性強的專案。從身體素質方面來看男生力量素質差,但是靈活性和反應能力強。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韌性好。對於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較薄弱,對鍛鍊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進行體育鍛煉。因此,這學期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選擇多樣的教學內容,多透過集體遊戲來提高凝聚力,滿足學生參與活動和學習的需要。因此要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五、教材分析: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體育教學工作,傳授基本的體育衛生保健知識和體育技能,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方法和體育文化知識,在傳授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讓每個學生都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教材內容有: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田徑:跑、跳、投;球類:籃球、乒乓球;武術;民族傳統體育活動;身體素質練習等。 教材的重點:跑中的快速跑;跳躍中的立定跳;投擲中的實心球與鉛球技術;教材的難點:彎道跑與呼吸調解;跳躍中的起跳各環節;球類中的人球結合。

  六、具體措施

  1、適時瞭解、分析學生的學習資訊。

  2、營造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有利於學生學習的運動環境。

  3、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採用興趣化和多樣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發揮遊戲、競賽的能動作用,讓學生在自主遊戲中練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變化練習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5、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勇敢、頑強、朝氣勃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啟迪思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造性。

教學計劃 篇3

  本學期仍以學校校本課程為依託,以學生髮展為主線,以學生心靈成長需求為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實施閱讀引領學生精神成長。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些活潑可愛、健康向上的孩子們剛開始小學生活,在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方面都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培養。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2、對學生進行健康的興趣愛好,誠實守信、尊敬長輩、愛護花草等生活習慣,培養安全意識。

  3、營造吟誦兒歌、童謠的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4、會賞析、吟誦一定數量的經典兒歌。

  5、透過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兒歌的感受,大膽表現自己,積極培養學習兒歌的樂趣和願望。

  三、教學措施。

  1、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節儉及愛衛生的好品德。

  2、將思想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3、透過豐富多彩的誦讀形式,引領學生從讀詩、背詩、賞詩中培養讀書興趣。

  此外,還要結合本班實際及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活動形式力求生動活潑,富於童趣。

  四、教學進度附下表:

  教學進度表

  一、二、三週:講文明,懂禮貌

  四、五、六週:誠實的孩子人人愛

  七、八週:我是家庭小主人

  九、十週:愛父母,尊長輩

  十一、十二週:課間活動守秩序

  十三、十四周:專心聽講

  十五、十六週:愛護花草樹木

  十七、十八週: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件、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學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透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教材組成員們透過學習,認識到要從持續發展、終身教育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所以不僅是以學生為本,還要強調其發展,所以定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

  二、學生知識能力分析: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我們六年級學生基礎不是很好,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教學任務

  1、演唱 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聽 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3、合唱 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動聽。

  4、識譜 認識反覆記號等以及練習多種節奏型別。

  四、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六、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為中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的音樂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透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絡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透過各單元由淺人深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之所以如此說,首先是因為音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它們都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其次,就音樂教學活動而言,學生離開了演唱、演奏、創作、鑑賞等音樂實踐活動,就很難獲得直接經驗;同樣,離開了直接經驗,學生也很難做到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鑑賞音樂。因此,音樂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

  5.加強綜合與滲透

  音樂課的綜合性表現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絡。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絡。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當然,這種綜合是以音樂為主的綜合,是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的綜合,而不是偶爾的、某個環節上的區域性綜合。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七、教學進度

  第一週 歌曲《愛的奉獻》 欣賞《歡樂頌》 2課時

  第二週 歌曲《歌聲與微笑》 欣賞《愛星滿天> 2課時

  第三週 欣賞《重整河山待後生》 欣賞<小放風箏> 2課時

  第四周 歌曲《說拉彈唱》 欣賞<說大話> 2課時

  第五週 欣賞《梅花三弄》 欣賞<蝶戀花> 2課時

  第六週 歌曲《陽關三疊》 欣賞<漁舟唱晚> 2課時

  第七週 欣賞《嘎達梅林》 <陽關三疊> 2課時

  第八週 歌曲《舉杯祝福》 2課時

  第九周 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 歌曲<愛我中華> 2課時

  第十週 欣賞《天邊有顆閃亮的星》 欣賞<街頭少年> 2課時

  第十一週 歌曲《什麼結子高又高》 欣賞<卡門序曲> 2課時

  第十二週 歌曲《捧一束鮮花獻給你》 欣賞 <回憶> 2課時

  第十三週 欣賞《遠航序曲》 2課時

  第十四周 欣賞《街頭少年》 <老友進行曲> 2課時

  第十五週 歌曲《同一首歌》 2課時

  第十六週 欣賞《告別時刻》 1課時

教學計劃 篇5

  在繪畫活動中,運用情緒激勵法、觀察分析法、演示想象法等。用最直觀的演示方法幫助幼兒找到目標。讓幼兒以角色身份完成作品,使美術活動遊戲化。讓幼兒擴大選擇圖形的範圍,學會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物體的基本特徵。主要學會以下幾點: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透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使幼兒體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學習觀察生活,瞭解生活,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作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4、運用各種線條和塊面大膽地表現在生活中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徵,大膽地按自己的意願畫畫。

  5、透過欣賞名畫家的代表作,欣賞和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