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計算機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穫成長,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計算機教學計劃(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計算機教學計劃1
一、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資訊科技課程是小學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根據教學計劃,隨著我校各種條件的具備,已作為必修課開設。
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形成學生良好的文化素質,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目標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資訊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資訊科技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系統及軟體,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養成當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三、教學評價
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評價的方式應靈活多樣,可以採用考試、考查,評估學生的作品和競賽的.方法。不論採用什麼方法進行評價都應鼓勵學生創新,使檢查學生學習質量的手段和方法,像資訊科技本身的發展一樣充滿活力。
四、第六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安排
1、資訊科技初步:瞭解計算機各部件的應用,掌握鍵盤和滑鼠器的基本操作。
2、作業系統簡單介紹:掌握PowerPoint中文字的新增,圖片的插入,動畫的設定,超級連結的製作。
3、用計算機畫畫,進行名片的製作,在Photoshop中進行影象處理。
4、用計算機作文,在Word中進行文字的處理及編輯排版,並製作個人的主頁。
5、網路的簡單應用,學會上網,學會檢視網上同學的電腦中的資訊。
小學三年級計算機教學計劃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含知識基礎、技能發展水平、學習態度和方法等)。
學生在學校裡已經接觸過計算機的硬軟和軟體的一些知識,但是對於特殊的軟體還是抱有很大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本學期主要是從直覺上繼續學習畫圖軟體的一些功能,以及學會修飾和裝扮圖形,和學習運用因特網訪問網站,下載資源,利用有效的資源幫助我們的學習,透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觀察、思考、聯想和大膽操作,能夠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表達自己的思想,培養學生資訊科技意識和能力。
二、教材內容簡析(含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思想教育因素、重難點分析、各部分內容間關係等)
三年級的這本教材的主要學習內容為:運用畫圖軟體修改和調整圖形,複製和貼上的使用,因特網的強大功能以及做網路文明小公民的意義。本書注重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
透過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資訊科技相關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不要的基礎。
教學重點:便捷訪問網站的方法和理解網路文明小公民的意義。
教學難點:
1、複製和貼上命令的使用。
2、遨遊因特網的注意事項和主要用途。
三、教學目標與達成措施。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畫洗衣機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整體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整體感。
2、讓學生了解修改圖形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透過學習複製、貼上圖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認識計算機網路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5、瞭解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防治措施。
6、培養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的能力。
達成措施:
1、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的內容、時間以及例題的。難易程度等進行適當的調整。
2、為適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生理特點,教學方法採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可以上機操作完成相應的任務,並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和才幹,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可以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伴隨著他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與自信,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享受成功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
小學三年級計算機教學計劃3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三年級有兩個教學班,學生人數為68人。透過上學期的鍛鍊和培養,在電腦學習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例如瞭解計算機的構成、滑鼠與鍵盤的使用,簡單英文的輸入和漢字輸入等。
這兩個班的特點各不相同:一班的孩子學生思想素質比較高,上進心比較強,學習的勁頭足,互助精神強,尤其是此班幹部責任心強,有為大家服務的精神,二班的孩子總體情況比一班差點,主要體現在優差懸殊較大,存在著兩極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上課聽課走神,雖然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總體來看,兩個班級的孩子對資訊還是非常喜歡的,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其他學科那麼單調。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另外,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二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極少數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大部分學生只能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後就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易生疏。
二、教材概況
本學期,我們使用的是海南版的教材,一共分為5課,主要學習Office辦公軟體中的其中一個——Word。第一、二課學習在Word中輸入文字,以及簡單的排版方法;第三課學習如何在Word中插入圖片;第四課學習複製、貼上命令,以及插入藝術字的方法;第五課學習在Word中繪製表格。
三、思想品德要求
資訊科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透過實踐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結合上機操作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資訊科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三年級是學電腦的起始年級,我對他們的要求主要在行為習慣方面,比如說不隨便拔、插計算機的接外掛,保持機房清潔,不隨地吐痰。不人為地設定障礙,妨礙他人正常用機,不私自將機房內的東西帶出機房,愛護機房的每一件物品,不任意敲打鍵盤、滑鼠,不隨意搖晃桌子,不大聲喧譁,保持安靜環境。並由此教育學生要愛護公物,愛護學校的財產。
四、雙基要求
基本知識:瞭解Word軟體的基本應用。
基本技能:能比較熟練的使用Word軟體,能在Word中輸入文字並進行排版,插入圖片及藝術字並進行調整,以及在Word中繪製表格。
五、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掌握Word軟體的基本應用,並從中積累經驗,為以後學習其他軟體打下基礎。本學期的難點在於熟練的使用Word軟體,以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創新精神。
六、具體措施
1、透過搞一些小的比賽和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喜歡電腦;
2、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練習,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
3、在教學中,為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自己從光碟上或到網上去找一些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的小遊戲,把這些遊戲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後,作為獎勵給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並有助於學生智力發展。經本期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鼓勵他們合作學習,採用張貼,表揚等多種手段給予學生成功感,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
七、課時劃分
第一課在電腦裡寫日記(一)7課時
第二課在電腦裡寫日記(二)5課時
第三課小海龜的家7課時
第四課椰子節的宣傳海報6課時
第五課幫媽媽記帳5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