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小學二年級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小學二年級教學計劃

小學二年級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教學計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教學計劃1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透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了初步的認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對勞動行為有所瞭解,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但個別學生需要加強鍛鍊與培養。

  二、教材分析

  (一)全期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適應並喜歡學校生活。

  4、培養自己愉快開朗的胸襟和有應付挑戰的勇氣。

  5、培養孩子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誠實友愛,遵守社會規範,愛護環境,愛家鄉,愛祖國。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有四個單元,根據小學二年級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從兒童經過一年級的過度,逐漸開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間裡嘗試獨立生活的需要出發,設計主題單元。在單元的編排和組織上,教科書不強求體系的結構性和完備性,而是遵循兒童生活自身的邏輯,從兒童生活出發,以時間推進過程中兒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邏輯”為線索,選擇知道的重心,設計主題單元。同時,本冊教科書還試圖以社會技能、探究過程和方法的指導作為編寫的暗線。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及教材重難點。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討論、資料收集、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等。

  小學二年級教學計劃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12課。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4課)是培養集體意識,懂得如何去美化集體,為集體爭光;

  第二部分(5~8課)是觀察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去發現秋天;

  第三部分(9~12課)是自信心教育,樹立“你真棒、我也棒”的思想;

  二、教學目標

  1.集體意識的培養,懂得如何去美化集體,為集體爭光

  2.健康安全地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愉快積極地生活。愉快、開朗,積極向上,有應付挑戰的勇氣。

  4.負責任心地生活。誠實友愛,遵守社會規範。

  5.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動手、動腦,養成探究的習慣,學習探究的方法,獲得知識,積累經驗。

  三、教學重點

  1.教材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事件,採用多種形式的表現方式,如:對一個問題的認識可以是唱、跳、畫、說等多種形式,這也符合學生的年齡層次特徵。培養學生的多種表現能力、分析能力。

  2.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絡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義務。

  2.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

  3.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各種自然現象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五、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有學生34人。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思想要求積極上進,能自覺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但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勤思考、善思考方面表現不夠。優差懸殊較大,存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上課聽講走神,愛擺弄小東西,尚待進一步規範和提高。

  六、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有趣味性的教案,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多種教學方法。

  3、採取集中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

  4、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

  小學二年級教學計劃3

  一、複習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本學期的重點內容是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以及表內乘法,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要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等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複習過程中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複習目標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透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複習措施

  1:在梳理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梳裡知識和鞏固知識中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關注學生差異,保證每個學生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鼓勵發揮每個學生各自的特長,發掘每個學生的潛力,促使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

  4:複習時要抓主“知識點”,連成“知識連”,形成“知識網”,進行知識整合。

  5:隨時積累錯題集,有針對性的複習。

  四、具體課時安排

  第一階段:分類複習。(6課時)

  第一課時: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測量)

  第二課時: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第三課時:表內乘法

  第四課時:角的初步認識和觀察物體

  第五課時:數學廣角

  第六課時:問題解決

  第二階段:綜合複習。(8課時)

  透過做歷屆期末試題。查漏補缺,積累錯題集。

  第二階段:易錯題複習。(4課時)

  把積累起來的錯題進行彙總,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