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2020四下語文教學計劃

四下語文教學計劃

2020四下語文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定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型別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下面是關於四下語文教學計劃的內容,歡迎閱讀!

  四下語文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透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三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本班學生有57名學習,他們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上課時忙著各說各的,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裡,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著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材措施

  (一)識字、寫字教學

  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引導學生用識字規律認記生字。對於書寫練習,除課堂生字學習指導外,主要憑藉本冊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愛好。

  (二)閱讀教學

  1.精讀課文的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

  本冊的朗讀要求,一般安排在課後練習第一題。教師可以根據要求,給學生以充分的讀書時間,多讀少講。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中學習、思考,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

  本冊的默讀,要在學生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嘴唇的基礎上,加快默讀速度的訓練。

  (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

  本冊課後練習中對詞句的學習和積累,採用了靈活的、有一定彈性的安排,比如,背誦你喜歡的部分,把你喜歡的語句寫下來。這一編排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教學中要加強檢查、交流,將訓練落到實處。

  2.略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安排了15篇略讀課文。根據葉聖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讀教學要求與精讀要求不同。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教材後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內容基本與單元對應,供學生自學完成。

  (三)口語交際教學

  本冊安排8次口語交際。分別是:“走,我們去春遊”“以誠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啟示”“小小新聞釋出會”“熱愛生命的故事”“鄉村生活”“我敬佩的一個人”“向你推薦一本書”。其中,“大自然的啟示”“鄉村生活”作為口語交際,是“綜合性學習”的一部分。其他6次是結合專題內容,從學生生活和思想實際出發而安排的話題。

  (四)習作教學

  本冊習作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8次,作為完整的習作訓練;此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3次小練筆,作為片段練習。

  8次分別是寫校園景、物、事,寫自己的心裡話,寫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看圖寫想象,寫熱愛生命的人和事,寫鄉村生活的感受,寫敬佩的一個人及自由表達。其中,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熱愛生命的人和事,鄉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個人,這四項內容是說、寫合一安排;其他四項是說、寫分開安排。

  (五)綜合練習

  練習內容包括字詞句練習、成語和古今詩文的朗讀背誦、口語交際等。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的原則,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以同桌、小組、全班交流的方式,集合眾人智慧,思考並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要承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地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長處,彌補不足。

  (六)落實主題學習採取策略

  學習一篇課文的同時拓展學習1、2篇文章。課文學習中習得學法,拓展閱讀中運用學法。

  結合課本內容,老師從拓展閱讀中精心挑選1——2篇必讀文章,為課堂拓展學習做好材料準備。在具體到每篇文章的學習時,要突出重點,摒棄無效環節和無效問題。在備課時,共同研究,通覽全組課文,精心研讀文字,整體規劃學習目標,突出每篇文章的訓練重點。一篇文章圍繞訓練重點設計一兩個問題,印成學案下發到學生手中。

  學生閱讀,學生根據學案來預習課文,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理解、感悟,用寫批註的形式把自己的體會、感受寫下來。這一過程一開始老師要在課內帶領學生一起預習,教給學生寫批註的方法。

  課堂上,組織學生依據學案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把自己寫的批註、感受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相互補充,相互啟發。在班級彙報中老師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解感悟的方法:抓住細節,品味文字,體會感情。然後推薦學習拓展閱讀中的一到兩篇文章,運用方法,提高能力。同樣先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閱讀拓展的文章,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然後全班交流。這樣,學生課內得法,遷移運用,在閱讀實踐中提升感悟,增強積累,提高了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四下語文教學計劃

  一、學習情況分析(知識、能力、學習習慣等)

  本班有學生37人,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功不夠紮實,習作能力屬於中等偏下水平。具體表現為:

  一、學生長期生活在農村,生活圈子狹窄,不能廣泛接觸生活,難免有坐進觀天之感,學生所見有限,缺乏寫作素材。

  二、習作交流不夠,多數學生不願意將自己的習作念給別人聽,他們普遍缺乏自信心,生怕沒寫好招人笑話,很少主動向人請教或互相交換修改習作。

  三、構思能力不強,老師如果不講就不動筆,缺乏獨立構思能力,對於寫什麼與如何選材,怎樣寫與如何編提綱,為什麼寫與如何立意等,沒有比較理性的思考能力。

  四、修改習慣不好,寫完後不能靜心修改,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更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對自己習作中的錯誤往往視而不見或只能發現雞毛蒜皮的小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冊習作在“語文園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為完整的習作訓練;此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3次小練筆,作為片斷練習。

  8次分別是寫校園景、物、事;寫自己的心裡話;寫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看圖寫想象;寫熱愛生命的人和事;寫鄉村生活的感受;寫敬佩的一個人及自由表達。其中,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熱愛生命的人和事,鄉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個人,這四項內容是說、寫合一安排;其他四項是說、寫分開安排。

  三、教學目標

  1.按一定順序觀察某處景物,並有條理地寫下來。重點是按順序寫,抓住景物特點寫具體。

  2.對信任的人說說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心裡話。重點是想好從幾個方面說,學習列提綱。

  3.寫出“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經過或心得。難點是選材,即自己在閱讀、自然實踐中有什麼故事,要有事情可寫,要選擇合適自己的內容寫;重點是寫通順,寫具體。

  4.看圖作文:觀察照片,聯絡照片中的人和景,以及社會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重難點是透過照片想象故事情節,讓學生了解日本侵華的歷史,記下這段難忘的歷史。

  5.記錄感人的生命故事,抒發獨特的生命感受,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擇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關鍵是選材,找到哪些是感受最深的;恰當運用描寫手法,對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進行生動描述。

  6.以鄉村生活和田園風光為素材,寫下自己的見聞與感受。可以是美麗的景物、旖旎的風光,也可以是親身經歷的難忘生活和特別的風俗等。

  7.寫一個自己最敬佩的人,展現人物風貌,突出其蓬勃向上、執著追求的精神。重點是抓住人物執著的特點,緊扣某件具體事例,用事實說明主人公是怎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服困難的。

  8.不定內容,自由習作。要突出習作創新:寫以前寫過的,要超越自己;選以前沒寫過的,要敢於挑戰自我;寫自己喜歡寫的,要張揚個性;寫自己怕寫的或不太會寫的,要提高自己。關鍵是選材,重點是要進行習作交流,練習修改作文,運用修改符號。

  四、教學重、難點

  1.啟發引導,讓學生樂寫、愛寫,對寫充滿興趣。

  2.感情真實,內容具體,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

  3.讓學生經常練筆,養成勤動筆的習慣。

  4.拓寬題材範圍,給學生習作開闢選擇的空間。

  5.寫實、想象等多種作文型別。

  6.讓學生習作後養成良好的交流和評改習慣。

  五、教學措施

  對有良好習作習慣的孩子我們儘可能的讓其寫作潛能更好的發揮。讓他們多讀課外書,拓寬視野;對於習作稍有困難或不大喜歡的同學,要先鼓勵,在其寫作中找出較好的詞句,進行鼓勵,樹立起他們的寫作興趣,進而再提高其寫作水平;對於寫作及其不喜歡或有極大困難的同學,要讓他們多讀課外書,積累好詞好句,多仿寫,多鼓勵,讓他們樹立自信,對寫作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