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朱德的扁擔教師教學反思

朱德的扁擔教師教學反思

朱德的扁擔教師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朱德的扁擔教師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朱德的扁擔教師教學反思1

  在教《朱德的扁擔》這一課時,正好是二站的樊老師來聽課的時候,雖然事先經過了準備,但還是有喜有憂。

  喜一、這一課,我也從題目入手:這是一根怎樣的扁擔?朱德拿這根扁擔幹什麼?朱德為什麼在扁擔上刻了“朱德的扁擔,不許亂拿”八個字?”層層遞進,把難點一步步的剝離,突破。。

  喜二、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中,始終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從課文中的遣詞中明白了挑糧的艱難,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體味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憂一、基礎。在指導會寫的字“扁擔”時,僅僅是藉助課件讀寫說,而沒有示範寫。主要是我寫字太慢,怕耽誤太多的時間。

  憂二、組織。課堂紀律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由於時間過長(本節課上了50分鐘)需要老師不時地用眼色來維持課堂紀律,這就要求平時嚴格要求學生學會傾聽。

朱德的扁擔教師教學反思2

  《朱德的扁擔》全文沒有一句對話,但透過人物的行動和心理,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革命偉人的鮮活形象。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著重使學生透過質疑,讓他們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對於那些淺顯的問題,力爭當堂解決,為精讀課文內容再次去深入理解課文主題掃清障礙。

  在教學中我先範讀了課文,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並提出要求:仔細聽,想想哪些地方不懂。也許是我的朗讀聲情並茂,孩子們都一個個聽得特別認真。然後我再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其中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比如打上小問號)。孩子們邊讀邊做記號,我在教室裡巡視,發現孩子們的書上小問號滿滿的,提的問題真是五花八門。比如詞語:一、詞語類。不理解的詞語有:井岡山、會師、堅守、粉碎、圍攻、儲備、茅坪、山高路陡、草鞋、斗笠、翻山越嶺、不料、連夜、敬愛。二、句子。1、為什麼朱德同志和毛澤東同志會師了?2、紅軍為什麼要儲備糧食呢?3、為什麼大家要爭著去挑糧?4、大家為什麼要藏扁擔呢?5、為什麼大家藏起了扁擔後,朱德還要做一根扁擔呢?為什麼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6、為什麼大家不好意思再藏朱德的扁擔了呢?

  孩子們的這些問題我給予了表揚,雖然像“井岡山”、“茅坪”這種詞語對我們大人來說根本不成為問題,但在孩子的.眼裡這些依舊是很大的問題。所以我重視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因為鼓勵孩子們發現問題,培養質疑能力,這是我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

  對於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梳理,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予以解決。首先是看圖理解。比如“草鞋”、“斗笠”等詞語透過觀看課件中的圖片,孩子們一下子就會理解。而“會師”、“粉碎”、“堅守”等這些詞語學生根本不懂,我只好結合課文故事的背景去講解,希望孩子們能真正地明白。其次是把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去理解,透過朗讀課文,聯絡上下文來理解。比如“儲備”、“山高路陡”、“翻山越嶺”等。而“大家為什麼要藏扁擔呢?為什麼大家藏起了扁擔後,朱德還要做一根扁擔呢?為什麼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為什麼大家不好意思再藏朱德的扁擔了呢?”這類問題學生透過認真讀課文都能弄懂,雖然沒能深刻地感悟出課文的主題,但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

朱德的扁擔教師教學反思3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旨在透過發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讓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因為文章篇幅較長,課文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經歷相差甚遠,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教師教學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學起來比較辛苦。因此,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學生對於不常見的扁擔一定充滿了好奇,因此我著眼於扁擔的特別之處,引導學生層層剝筍,進而瞭解紅軍戰士不畏困難、朱德同志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再者,由於孩子對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做好了課前預習,告訴了學生朱德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的有關知識,還讓學生查閱十大元帥的資料。上課時,我讓大家把查閱到的十大元帥的資料進行交流。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為了解決這個重點,在教學時我先提問“朱德是怎樣挑糧的?”讓學生邊讀邊劃出相關的句子,再邊看圖邊用自己的話說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由此產生對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時也抓住“一道”、“一塊兒”這兩個詞語,體會朱德吃苦耐勞的優良革命品質。接著,我讓學生想想:戰士們會怎樣勸朱德?戰士們為什麼要藏扁擔?藏好了心裡會怎麼想?朱德發現扁擔沒有了會想些什麼?他為什麼不去找而是“連夜又趕做一根扁擔?”以此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我先讓他們在小組互相說,然後在全班交流。

  總之,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中,始終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從課文中的遣詞中明白了挑糧的艱難,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體味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