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玩出了名堂》教學案例

《玩出了名堂》教學案例

《玩出了名堂》教學案例

  上完《玩出了名堂》後,我讓學生對文中那個玩鏡片玩出了大發明的列文虎克說幾句話,孩子們就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對這個偉大的發明家表達自己的羨慕、敬佩之情。就在這時,班裡的“快嘴巴”說出了一大番讓大夥兒愕然的話來:“老師,能玩出明堂當然讓人佩服啦,但是,我看能真正玩出名堂的人不多嘛!老師,你會支援我們玩嗎?”這小傢伙的嘴可真夠“快”的!我聽了先是一愣,真沒想到,她會說出這麼富有挑戰性的話來。我想應允許和鼓勵孩子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於是,我大加褒賞這個“快嘴巴”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然後抓住契機,把這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拋給學生:“這樣吧,現在就請你們來幫我回答這個問題!”很快,學生就分成兩方,我有意把認為老師會支援學生玩的一方定為正方,把認為老師會反對學生玩的一方定為反方,於是一場小小的辯論在課堂上激烈地展開了。

  “我認為老師會持反對態度,因為有些同學本來學習就很不自覺了,如果還鼓勵他們去玩,那不就讓他們越玩成績越差嗎?”反方先亮出自己的觀點。

  “我不同意你們的看法,我認為老師會支援我們玩,難道那學習差的同學就沒有玩的權力嗎?”正方的一位同學針鋒相對。

  “學習差就更應該花工夫嘛!魯迅先生就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的!”反方的`一位同學不甘示弱。

  “好傢伙!把平時摘錄的名人名言都用上了!”看著孩子們振振有詞地捍衛著自己的觀點,我心裡默默地讚許著。

  “抓緊時間學習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整天讀書效率肯定很低,所以玩還是很有必要的!”正方又擋了過去。

  “孩子們,我的觀點是支援你們玩,但關鍵在於我們該怎麼玩?你們從玩出名堂的列文虎克身上得到什麼啟示呢?”我順勢表明自己的觀點並引發他們深入思考。

  “我明白了,我們要像列文虎克那樣,善於在玩中觀察、在玩中思考?”

  “過去,我一玩電子遊戲就是大半天,我想,我以後要在玩中動動腦子,興許還能玩出什麼新發現呢!”

  這節課因了一個出其不意的的問題,於是有了這不曾預約的精彩。上完課後,在興奮之餘我沉思良久:其實在課堂上常會有這樣的“節外生枝”如何讓這“節外枝”開出“智慧花”呢?我想,老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才能讓他們開出各有特色的智慧之花來。今天,我巧妙地將這個“節外生枝”的問題延伸開去,引入一段小小的辯論,讓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一番激烈的“舌戰”這是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一個自由飛翔的時空,讓他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場不失時機的小小辯論可以說是擊中了學生思維興奮點,使學生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呈現、撞擊,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有何必去分清孰是孰非?結論已顯的不重要了,因為學生的口才在辯論中得到鍛鍊,個性在辯論中得到張揚,智慧在辯論中得到生成,生命在辯論中得到成長。

  名師於永正曾經指出:“語文”的課堂不僅僅生成知識,更是一個生成智慧。點化生命的課堂。是的,為人師表,要善於去關注孩子的關注,驚奇孩子的驚奇,思考孩子的思考,要善於營造民主融洽的教學情鏡和自由活潑的精神氛圍,讓學生投入到充滿靈性的心靈感悟的對話之中,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去啟迪智慧,點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