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中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英語教學中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英語教學注重言語實踐,把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人的交際活動總是有一定的社會動因和目的,根據某種特定的情景要完成交際任務。培養英語交際能力就要向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交際任務,訓練他們運用英語去完成。“遊戲”的本質是假設、模擬,在想象的外部環境中有意識地進行模仿活動。在課堂上假設、想象某種交際情境,用英語進行模擬言語活動,便是英語教學中的遊戲。採用這種形式可以靈活規定教學所需要的社會動因、交際目的、交際對話形式等等,使交際訓練靈活多變,輕鬆自然,易於引導。遊戲使死氣沉沉的教學交際變成有目的、有內容的自然交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遊戲是教學過程中體現交際性原則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
規定情景由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交際任務所構成。沒有交際任務,學生便無從開口。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第三冊unit i對話課中交代學生寫教師節賀卡遊戲,這種練習,情景過於籠統,交際任務不明確。可改為:教師先說明自己很辛苦上了一節課,不管同學們喜歡與否,都寫一張教師節賀卡給我。力求用上“i like/don’t like…, i hope …, thank sb. for doing…,best wishes for…, good/bad luck! ,etc.”設計情景中有意製造矛盾,要求大家討論,,發表不同意見,這是促進遊戲高潮的好辦法。
教學遊戲應提高學生的興致和情緒,所規定的角色和情景應該是正面的、積極的,不能使學生覺得尷尬、丟醜等。如果交際任務較難,可讓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帶頭示範。水平較差的學生,可讓他扮演語言較簡單、身份地位較高的角色,如家長、教師、領導等,以樹立其自信心,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教學遊戲以培養熟巧和創造性技能為目的,一般安排在學生掌握了新的語言材料和課文內容之後較易於進行。若不選擇適當的時機,不注意具體方法,一本正經地給學生規定任務,可能會失去吸引力,失去遊戲的作用,變成空洞的形式,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創造特定的氣氛,是開展教學遊戲的重要前提。筆者認為,首先教師本人對這種遊戲應感到興致勃勃、津津樂道,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和帶動學生。提出任務時,口氣要輕鬆愉快,比如:“同學們,大家都累了,我們做個遊戲吧!”抓住時機,提出任務,使學生感到出乎意料,頓時興趣大增,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時教師也可以以某種身份和學生一起參加語言遊戲,但更多的情況下,則以觀眾的身份坐在一旁,提示、幫助、鼓勵學生。完成練習後,一定要予以表揚:“剛才你們的表演很精彩!” “你們都很努力,謝謝。”這樣做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推動他們踴躍參加模擬交際很有實際意義。然而,語言教學遊戲還有一忌,就是忌諱過多地打斷對話,糾正學生的言行。遊戲時,教師不應有意無意地以自己設想的對話內容來套住學生,把情景對話強行按自己的思路進行下去,這樣做只能抑制學生的言語積極性和思維活動,使情景練習達不到應有的目的。
教學遊戲可用於各個階段的教學過程。根據教學任務的需要,選編出不同層次的適當的語言遊戲材料,其難易程度取決於學生掌握英語的`水平和遊戲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只要題材適當,組織又充分,學生會主動進入所扮演的角色,他們興趣盎然,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遊戲自然會取得預期的效果。一般來說語言遊戲可以分為復現的、半創造性的和創造性的幾個不同層次。初級階段學生扮演的遊戲多是復現性的,他們的任務是在遊戲的環境中復現原文。中級階段學生的語言遊戲,則要將原文作適當的改動,要求學生能獨立自主地補充內容,以便適合交際的需要,因而這種扮演角色的遊戲帶有半創造性的特點。而對高階階段學生的語言遊戲,要求進行半創造性的言語交際,體現出遊戲參加者的主動創造精神和充分表現出他們在英語言語交際活動中的獨立工作能力,這樣能更加有效地培養並發展高階階段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實際能力,從而大大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實踐表明,要使教學遊戲的質量不斷提高,更有效地促進學生提高英語水平,教師必須擔當起英語教學改革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深入研究英語教學遊戲的特點與交際功能。教師應避免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僅僅在教學起始階段運用扮演角色的遊戲,而到了中、高階段則很少使用,或者即使運用,但其形式極其單調,而且對話往往失去言語交際的真實感。教師要十分熟悉各個階段英語課上角色遊戲的各種型別,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並依據教學目的,恰到好處地選擇遊戲的題材。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精神,與學生一起努力做好教學遊戲的準備、演出和演出後的討論總結工作。在全過程中,不僅教師本身應當起示範作用,而且還要使學生意識到他們既是遊戲的參演者,又是組織者。每次準備教學遊戲時要讓學生了解所設想的活動情境,分配角色,明確遊戲的主題內容、目的和所演角色的言語的、非言語的行為,以利於共同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也許是童心未湎,我經常在課上和學生一起做遊戲,反思起來覺得堅持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堂上開展語言教學遊戲,收效表現在以下幾點:
1.可加強學習動力,提高學習積極性
語言課上,學生為學而練,為練而說,會影響學習積極性。而教學遊戲則以遊戲的形式提出了語言之外的任務,使學生感到英語確確實實是交際工具,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認識,使英語學習具有實際意義。
教學遊戲如任何遊戲一樣,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調動學生的情緒,促進其思維活動,克服緊張感,使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說話的願望。教學遊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促進創造性言語活動的重要因素。
2.可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語言學所做的實驗證明,動因和興趣相一致時,記憶效果最佳,趣味性強的內容能使記憶力提高1.5倍。遊戲則既有趣味性,又能保證動因和興趣相一致。因此,以遊戲的形式做練習,鞏固所學材料,其內容和語言能牢牢地印在記憶中。
3.有益於融和師生關係
教學遊戲能改善師生關係,縮小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之間產生信任感、親近感。教師以平易近人的組織者、參與者的身份引導遊戲順利進行,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去感染和影響學生,能夠更好地達到教學和教育目的,大大地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
4.有利於班集體的團結互助
教學遊戲是集體活動,對集體內的相互關係會產生影響,它要求集體成員之間學會互相交際、互相尊重、互相協作。在遊戲中大家互相領會對方的交際意圖,又努力使對方理解自己,同心協力完成任務,這對同學之間建立良好關係起到了一定作用,有益於班集體的團結互助。
總之,英語教學遊戲實際上為學生創造了一種極為良好的語境,在這種實踐中,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的潛力得到充分挖掘,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他們平時學到的知識得到充分運用,英語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同時,在語言遊戲中,學生不僅學習語言,也學習正確地待人接物(如公共場所的禮貌行為、事務性的交往、正確處理不同情景中產生的矛盾、正確對待不同意見等等)。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獨立處事能力不斷加強。克服內心的自卑感、緊張感、拘謹等心理障礙,使個性向開朗、活潑、主動、熱情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不能忽視教學遊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