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

  本活動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做個好孩子並不難》這個主題中的一節活動。之所以我選擇它,主要是來著我班的孩子們有時喝完水後,將水杯隨手一放,下一次喝水時找不到杯子了;自己玩的玩具弄的亂七八糟;孩子不認識自己的東西;每天都有丟東西的現象;孩子不會整理自己的物品,自理能力差;孩子自己的衣服也不會疊,即便疊了,放的時候也放亂了。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責任心的培養是很必要的。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透過孩子自己整理與歸類,形成良好的分類、整理習慣。孩子們往往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並從中受益,有次讓我選擇了此活動。

  我為此活動設立了兩個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特徵命名和進行分類,並根據物品的共同用途分類。

  2、學習有條理地收拾、整理物品,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根據目標我為此活動的重難點定為:根據物品的共同用途分類。我以觀看ppt拉開了活動,想要觀看這些圖片使幼兒感覺到“亂”這個詞,激發起幼兒整理的慾望。接著是豆豆家很亂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整理,我一次出示各類物品的圖片,請幼兒說說物品的名字並說說它們的用途,這裡反覆的要求幼兒說它的用途有點囉嗦。課後老師們與我交流到這環節是否先將這些物品出示在三張背景圖上,請幼兒分類,再說說為什麼這麼分的?第二環節我安排的是物品大分類,請幼兒自己把這些物品合理的送到每間房間裡,並說說它的用途給物品分類,有幼兒在說水壺是放在煤氣灶上燒的,我沒有準確的找到這點,提及幼兒物品擺放的合理性。第三環節是我會整理,我在請幼兒放了5種物品後說:“這裡還有許多物品,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整理一下。”有次過渡到幼兒自己整理,我要求幼兒每放一種就說說它的用途,貼的時候要整齊貼,小心疊放,經過孩子討論而得出的結果,孩子們的印象也比較的深刻,也知道去遵守這個規則。

  幼兒有序的來到自己的位置前邊貼邊有幼兒說:“怎麼沒有檯燈?”,幼兒操作的材料與我之前示範的材料有所不同,為了能更好的檢驗幼兒學會的程度,我把整理的物品換了,操作環節孩子們邊說邊做,興致很高。最後我請已完成的幼兒先自我檢查,說說你放每種物品的用途,到集體檢查,這裡我使用了投影儀,但是我讓幼兒都拿著自己的作業本,孩子們的心很容易分散,所以很多孩子邊觀看上面的本子,邊對照自己的本子,檢查的不是很仔細,如果檢查時把孩子們的本子夾起來,請先完成的幼兒幫忙檢查,到共同檢查,可能檢查的效果更好,這些要注意的地方我一定在第二次活動中改正,我相信透過整理、改進,孩子們對放東西時更注重合理了尋求更好的方法,我相信下次活動,我和孩子們學的更多。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2

  一個學期下來,雖然已經上了許多語言課,但是《蝸牛搬家》這節語言課給我的印象卻最深刻。這節語言課要求達到兩個活動目標,即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2.知道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以下四個環節:

  1.分段傾聽故事,理解每一段故事的內容,;

  2.學說故事中蝸牛與蜜蜂、蝴蝶、青蛙的對話;

  3.討論:小蝸牛的做法對嗎?怎樣才是勇敢的孩子等等;

  4.完整欣賞故事。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裡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很容易把握,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啟示。

  第一、故事採用先分段再完整欣賞的方式,有利於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第二、在第二個環節中要求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蝸牛與蜜蜂、蝴蝶、青蛙的對話,這大大調動了幼兒的興趣,讓課堂氣氣氛變得很活躍;

  第三、可能受到幼兒情緒的影響,我在延伸活動中加入了一個遊戲表演的環節,請小朋友來扮演蝸牛、蜜蜂、蝴蝶、青蛙,練習他們之間的對話,我發現小朋友很願意上來表演,而且表演的`非常好。

  透過《蝸牛搬家》這節課,我對中班的語言課教學稍稍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細節描寫:小朋友你們,你們聽過《蝸牛搬家》的故事了嗎?沒有,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蝸牛是一隻怎樣的蝸牛呀?它為什麼要搬家呀?想!好,現在老師把《蝸牛搬家》故事講給你們聽。

  評價分析:我覺得本節課,在環節的設計上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問題的設計也是比較恰當的。第一環節我出示蝸牛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故事題目《蝸牛搬家》,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因此,在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很快的吸引過來了。然後分段理解故事內容。我把第二環節作為重點,學說故事中的對話,不僅豐富了“細皮嫩肉、天潮地滑”兩個比較有難度的新詞,滑促進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我是以提問後,幼兒個別回答,再到分組角色集體學說對話,一遍又一遍的進行練習,主要運用了講述法和練習法,在集體教學中注重個別差異。第三環節是一個經驗遷移的環節,透過討論,讓幼兒明白蝸牛沒搬成家是因為害怕困難,從而教育幼兒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難的好孩子,堅持天天上幼兒園,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第四環節,進行完整地傾聽故事,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起到了複習鞏固的作用,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練習,所以這裡我採用的是集體學說對話的形式。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教學材料的設計上,指偶過多了,每人一個,不僅沒有起到吸引幼兒的作用,還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們都在玩指偶了,心思都在玩上了,沒有幼兒跟著老師學說對話,所以,指偶每個角色一個就夠了,請個別幼兒上來拿指偶,教師可以引導所以的幼兒一起學說對話,所以,指偶每個角色一個就夠了,請個別幼兒上來拿指偶,教師可以引導所以的幼兒一起學說對話,不僅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還起到了激勵的作用,誰認真學說對話就有機會上來手拿指偶。所以教具的設計數量要正確是非常重要的。

  所思所悟:透過《蝸牛搬家》這節課,我對中班的語言課教學稍稍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讓寶寶們更開心的去接受了知識,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學會打破自己的固有的狀態,改變教師的身份位置,關注幼兒的內心世界,實際教學中多從幼兒的角度考慮;在教學中要追隨幼兒的自然狀態來調整預設的目標、程式和內容,尊重幼兒的現在狀態與水平。最重要的是真正地轉變教育觀念,不能將幼兒看成是被教育和改造的物件,而應當將幼兒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尊重幼兒。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的愛不應該是盲目的。教師只有在堅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發揮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而處理好這些問題,對於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更好地開展我們的工作有著重要意義.為了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我會更加努力的。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3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傾向。”美術活動示範和範畫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範和範畫又往往會束縛幼兒的思想,影響他們創造性的發揮,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裝飾小樹葉》是讓幼兒用各種線條和各種圖案對小樹葉進行裝飾。活動開始時我給幼兒展示了不同的範例,並給每個範例所用到的線條、圖案進行了介紹。在我示範後,我問幼兒老師設計的小樹葉漂亮嗎?他們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接下來要請你們自己做設計師,老師相信你們設計的小樹葉比老師漂亮。我還要求幼兒,用不一樣的線條圖案進行裝飾,作品不和老師一樣,只要漂亮就可以。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很有興趣,在幼兒作畫過程中發現這兩點給了幼兒很大的創作空間,他們畫出來的樹葉五彩斑斕,各有千秋。作品中既有我示範時的元素,如花、圓點、曲線、折線、直線,又有他們不同與我的獨特構思,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

  透過這一活動我發現創造性的繪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一般來說,幼兒對畫畫都有興趣,但並不會持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透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激發、培養和保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在《裝飾小樹葉》這個活動中我就是讓幼兒來當小小設計師引起他們作畫的興趣。

  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在活動的開始欣賞範畫環節,就是讓幼兒透過觀察瞭解了小樹葉上用到了哪些線條和圖案,為接下來的作畫奠定了基礎。

  三、正確評價幼兒作品,激發幼兒再創作的信心。恰當的評價能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和創作熱情,使幼兒體驗成功。因此我在巡迴指導時,對於幼兒的作品我總給予肯定的評價,幼兒在我的鼓勵下更加有信心把他的作品畫下去,直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