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彩色圖形找朋友》含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彩色圖形找朋友》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嘗試歸納出一組圖形1-2個共同特徵,或按特徵拿取相應的圖形。
2.能仔細觀察圖形,並積極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多種圖形
2.各種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若干、參考圖、圖形特徵標記、空白記錄表一張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彩色圖形來了
(1)以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有許多彩色圖形要去遊樂場玩遊戲,瞧,它們來了”
(2)出示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色圖形,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特徵。
(3)出示顏色、形狀、大小標記讓幼兒認一認。
2.彩色圖形找朋友。
(1)教師出示參考圖,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它們的共同特性。
“彩色圖形要找朋友一起去遊樂場。看,它們找到朋友了。它們什麼地方一樣,成為朋友呢?”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從形狀、顏色、大小三個方面找它們的共同特徵。
(3)請個別幼兒上前找出標記並放在參考圖上。
(4)師幼進行檢驗討論。
(5)教師可將彩色圖形換下,然後請個別幼兒上前找共同特徵,可進行兩遍。
(6)小結:原來彩色圖形喜歡找有兩個特徵相同的圖形做朋友,它們有的形狀相同,有的顏色相同,還有的大小相同。
3.彩色圖形進遊樂場。
(1)出示空白表格
“彩色圖形來到遊樂場門口,可是卻不能進去,因為進遊樂場要符合條件才能進。”
(2)教師邊說邊將紅色和正方形標記貼上。
“原來要符合紅色和正方形兩種條件才能進。那麼,誰能來做檢票員把關呀?”
(3)個別幼兒上前示範。
(4)師幼檢查。
(5)教師換標記並請幼兒集體做“檢票員”
“這個遊樂場很神奇,瞧,這次進去的條件變了。”教師邊說邊貼標。
4.幼兒操作活動
(1)出示幼兒用書第31頁。
(2)講解題目要求。
(3)教師巡迴指導並提醒糾正幼兒的書寫姿勢。
5.評價活動
(1)教師出示一本幼兒的.作業,逐個進行討論驗證並用舉手、互查等方式檢查孩子作業的正確率。
活動反思:
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