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教案1

  活動目標:

  1、透過實驗,讓幼兒知道物體振動產生聲音,瞭解聲音的特性,引起幼兒的興趣。

  2、讓幼兒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教會幼兒養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振動、噪音。

  活動準備:

  1、鼓,鼓槌,紙折的青蛙一隻。

  2、各種操作器具:響筒、糖紙、撥絃、小鈴、水杯、響板各6份。

  3、時鐘1只,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的產生

  (一)出示青蛙和鼓,讓幼兒感知聲音的振動。

  1、出示青蛙和鼓

  師:這是什麼?(青蛙)

  誰能讓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擊鼓面)

  2、幼兒討論,青蛙為什麼會跳動?

  師:請兩位小朋友上來摸一摸,鼓面有什麼變化?(振動)

  3、知道振動能產生聲音。

  鼓面振動還聽到了什麼?(聲音)

  現在呢?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了。(豐富詞:振動)

  (二)幼兒介紹自己,並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聲時聲帶也在振動。

  師:鼓面振動能發出聲音,人的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讓我們摸一摸自己的喉嚨。

  當我們不發出聲音時,喉嚨怎麼樣?

  現在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這時你發現有什麼不同?

  (三)透過操作,讓幼兒感知聲音的產生(分6組)

  1、我這裡有許多東西,你們能讓它們發出聲音嗎?我們去試一試吧!(6種顏色為6組)

  2、從小組的形式回答

  師:剛才你們都試過了,現在,每組派一位代表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的?

  二、感知聲音的特性

  1、讓幼兒知道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

  (1)請1——2位幼兒上來敲擊樂器(響板和小鈴)

  師:現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個遊戲,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做動作,請你們猜一猜他在幹什麼?

  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那響板、小鈴的聲音是透過什麼傳到你們的耳朵裡的?(空氣)

  2、感知聲音的大小

  (1)教師擊鼓,你們聽到鼓聲了嗎?

  (2)教師拿出一隻時鐘,請幼兒聽一聽(不讓幼兒看到)

  師:現在你們聽到什麼聲音?(有:你聽到什麼樣的聲音)

  拿時鐘請每一位幼兒聽一聽

  (3)教師小結:

  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沒有空氣,我們就聽不到別處的聲音,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對人體有害,教會幼兒保護嗓子

  1、請幼兒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聽到哪些聲音?喜歡聽什麼聲音?

  2、放錄音

  師:錄音中的聲音你喜歡聽嗎?為什麼?這些令人感到難聽的是噪音。

  3、小結:

  在生活中,有的聲音優美動聽,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會損害人的健康,在平時,我們不能大聲說話,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四、聲音的儲存

  師:春天是美好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歡慶一下吧!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樣東西,合著春天的音樂,發出美妙的'聲音吧!

  1、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伴奏

  2、讓我們把這些美妙的聲音用錄音機錄下來吧!(教師指揮。)

  五、結束部分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教案2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實驗知道各種質地不一樣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體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透過動手操作讓幼兒體驗到自由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增強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材料:

  棉布、絲綢、羊毛、人造絲、聚脂面料各剪成寬10釐米,長25釐米的長條若干,長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記錄卡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起興趣。

  看錄影內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紅家裡有好幾塊面料,她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選一塊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適涼快,你們說選哪一塊呢?”

  二、認識面料,並做預測。

  出示各種面料,幼兒透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有什麼不同,並知道它們的名稱。

  出示幼兒記錄卡,讓自由自由討論,做出預測,在你認為合適的布料下預測欄上畫“√”,並說出理由。

  注:在實驗結果欄裡用數字1、2……依次排出各種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預測實驗結果

  三、幼兒實驗,記錄結果。

  1、“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幫小紅選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種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強的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就知道了。”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如圖所示

  3、幼兒記錄實驗結果,並討論實驗中的發現。

  4、幼兒根據實驗結果,展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各種面料的吸水性來遷移經驗。

  小結:我們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氣性好的布料做我們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貼身的內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風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擋風。

  四、幼兒再次實驗,瞭解布料相同、液體種類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為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讓幼兒任選相同的一種布料分別放入不同的液體,再次進行實驗。

  2、幼兒操作,並記錄實驗結果。

  注:在實驗結果欄裡用數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實驗結果

  3、幼兒討論實驗中的發現,並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進行遷移。

  小結:同一種面料用不同的液體浸泡,其吸水與溶解速度也不一樣,因此,平時我們在洗各種面料的衣服時,為了更好的去汙,會用較熱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滌用品來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難去汙的。

  注意事項:

  1、做第一個實驗時注意要把五種布掛在長木棒上同時放入水中觀察,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

  2、在做第二個實驗時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體的時間應該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