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有趣的字寶寶”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有趣的字寶寶”,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萌芽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在成人的提示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並對自己身體的外形結構和五官的基本功能產生好奇。同時時這個時期的孩子語言表達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開始嘗試用正確的詞語,完整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也開始對探索圖書中常見的標誌、文字元號產生濃厚的興趣,甚至會根據圖片的內容對標註在下的文字進行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和猜測。在"有趣的字寶寶"的活動中,我們將透過一系列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培養孩子對文字閱讀的興趣。既可引導孩子密切關注生活中的事和物,讓他們用心來認識這個世界;又可滿足孩子對主體探索的慾望,從而激發孩子對生活、對自己成長的熱愛及渴望。
活動目標:
1、瞭解頭、手、腳的特徵及用途,對探索身體奧秘感興趣。
2、樂意與人交流,並用完整的句子來表述。
3、認識"頭、手、腳",激發幼兒對認識常見文字元號的興趣,體驗識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字卡若干、小盤若干、音樂磁帶、錄音機。
幼兒準備:知道身體各部位名稱,並對自身有一定的認識。
活動過程:
1、聽音樂舞蹈,引起幼兒對身體各部分的關注。
小班幼兒的認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行動,透過聽音樂隨教師一起舞蹈可讓孩子對自身產生關注和興趣,從而引出課題。
2、字寶寶的.魔術,引導幼兒認識"頭、手、腳。"
①請幼兒閉上眼,教師將"頭"字寶寶貼於頭部,並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其的功用。
②以變魔術的形式變出字寶寶"手",請幼兒說說手可以幹什麼,並嘗試用手模仿動作請同伴猜。
③猜猜、找找,請幼兒試著找到藏在老師身上的第三個字寶寶"腳",並討論"腳"有什麼用處。
孩子年齡小,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這裡我將透過"字寶寶變魔術"的環節將字元一一出示在身上相應的部位,,將抽象的文字元號具體化,加深了幼兒對文字的理解和認識;其次再透過談話法,讓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出自己的頭、手、腳能做哪些事。孩子說說、學學、模仿動作中調動多方面感官經驗,更進一步加深了對自身結構的認識,從而激發他們對主體探索的慾望。
3、遊戲——"我的頭、我的手、我的腳",鞏固對文字的理解和認識。
①找找看,請幼兒從小盤中找出與身體部位相應的漢字並貼於自身相應部位。
②遊戲——"聽聽我叫誰"教師說出漢字名稱,請幼兒出示相應部位和漢字。
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遊戲,在此環節我是以遊戲的形式,競爭的方式調動孩子探索求知的積極性。為孩子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遊戲中學會傾聽與合作。
4、結束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幼兒隨教師一起遊戲,聽老師口令做出相應動作。教師帶領幼兒在場地中間邊邊念兒歌邊遊戲:"走走走、走走走、我們都是好朋友,小朋友小朋友手拉手。跑跑跑、跑跑跑、我們都是好朋友,小朋友小朋友頭碰頭;跳跳跳、跳跳跳,我們都是好朋友,小朋友小朋友腳碰腳。"可根據幼兒興趣調整節奏的快慢進行遊戲。
最後的結束環節透過孩子間的遊戲和交流"頭碰頭,拉拉手、碰碰腳",豐富了幼兒對身體各部分的感性經驗,也讓孩子學會了如何正確與人交往。孩子在遊戲中不僅體驗到寓教於樂的滿足和快樂,也體驗到文字遊戲的樂趣、集體生活的樂趣和成長的快樂!
活動反思:
教育源自於生活,孩子們對於自身息息相關的世界充滿求知的慾望,本節課的選材就是來源於孩子本身。頭、手、足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對以往生活經驗的總結提煉,孩子在討論頭、手、口各自的功能時能侃侃而談;他們對探索自身的濃濃興趣也促使他們發現除了用語言來表達有關身體各部位名稱外也可以用另一種新方式——"漢字"來表達。因此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沒有過多的語言鋪墊,透過三個小遊戲就將"頭、手、足"三個漢字深深的烙在孩子心中。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大大調動了孩子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本節課最大的亮點體現在:
1、選材生活化,貼近幼兒生活,幼兒參與性廣。
2、活動設計新穎,各環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過渡自然,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遊戲性。
不足及改進方法:所準備的教具比較單一,除了字卡外可考慮製作一張人體形狀身體名稱分解對照圖(正面漢字,背面圖),讓幼兒在完成拼圖的同時自我習得漢字,增強活動的趣味性,也加深幼兒對識字遊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