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老師的手》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教案《老師的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能配上動作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2.知道老師的手很能幹,願意跟老師學習各種本領。
3.激發幼兒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老師事先做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如:摺紙小鴨、泥工等。
活動重點:
學會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
能配上動作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活動過程:
一、看作品匯入課題,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作品好看嗎?那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它們又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二、幫助幼兒熟悉詩歌內容
教師朗誦詩歌,邊朗誦邊拿出相應的作品,用聲調手勢強調突出詩歌中的動詞。
(1)展示紙工“小鴨”,老師的手,真巧!折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強調動詞“折”與“搖”,下同。)
(2)展示泥工“小狗”:老師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 衝我直叫。
(3)展示繪畫“小羊”:老師的手,真巧!畫只小羊“咩咩咩”— 要吃青草。
(4)展示自制的飛機:老師的手,真巧!做架飛機“嗖嗖嗖”— 飛得高高。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四、幼兒嘗試連貫朗誦。
五、針對詩歌內容提問,引導幼兒討論。
師:詩歌裡說的'是什麼?
師:老師的手真巧,你們知道老師還會做什麼?鼓勵幼兒大膽創編。
鼓勵幼兒認真和老師一起學本領,讓自己變得更能幹。
六、幼兒仿編詩歌。
教師出示其他透過“折、畫、捏”的作品,請幼兒創編詩歌。
附詩歌 :
老師的手
老師的手,真巧!折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
老師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衝我直叫。
老師的手,真巧!畫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老師的手,真巧!做架飛機“嗖嗖嗖”——飛得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