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洗手歌》教案(附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健康《洗手歌》教案(附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知道飯前,便後、手髒時要洗手。
3、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4、瞭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洗手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師的手乾淨嗎?(不乾淨,手上有粉筆灰。)手髒了怎麼辦?(應洗手。)
2、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怎樣才能把髒手洗乾淨?啟發幼兒說說洗手的順序、方法。
二、出示掛圖,介紹洗手的順序。
1、先把小袖子捲起來,開啟水籠頭淋溼小手;然後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衝乾淨,關上水籠頭,用毛巾把手擦乾,放下衣袖。
三、教師示範講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1、捲袖子。袖口一層一層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邊示範邊問幼兒,為什麼要捲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後,將手浸在水中,然後再抹上肥皂,兩隻手心相對搓,手背搓,五指分開叉搓,然後把手上肥皂洗乾淨,一、二、三、輕輕甩三下,最後用毛巾擦乾手,放下袖子,手就洗乾淨了。
3、提問:我們在一天中,還有什麼時候要洗手呢?啟發幼兒說出飯前,便後要洗手,手髒時要洗手。教育幼兒不要用衣服擦手,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四、洗一洗。
1、請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洗手》。
活動反思:
洗手是幼兒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動中,我先讓幼兒來示範如何正確洗手,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做到先捲起袖子,然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並告訴老師不能玩水。結合動作,幼兒較容易地學會了兒歌,而且能邊唱唸邊表演,效果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