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音樂《點花歌》

大班音樂《點花歌》

大班音樂《點花歌》

  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因此,在歌唱教學活動設計中,師幼互動強調以審美感動為核心,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從孩子的生活實際出發,我設計了這一個大班音樂活動《點花歌》。聯絡幼兒的生活情節,幫助孩子整合已有的不同季節的花個瓜的生活經驗,拓展幼兒的思維,運用圖譜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新授歌詞,運用圖譜的方式讓幼兒進行主動的探索,引導幼兒初步的學習推理歌詞,學會認知策略,在活動中得到遷移和運用。滿足每個孩子們的需求和參與活動的熱情,在實踐中體驗到成功,獲得滿足。

  說活動目標:

  目標是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一切活動都是圍繞目標進行的。根據幼兒園歌唱活動分類目標,以及大班年齡階段音樂教學目標,同時注重考慮歌曲對幼兒的可感性和可接納性,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具體目標:

  (1)透過活動讓幼兒感受不同季節的瓜與花。

  (2)能有興趣地學唱歌曲並表演。

  活動重點:

  透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在學習、感受的基礎上了解不同季節的瓜與花,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積累。

  【分析】幼兒園歌唱教學作為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追求的目標之一就是針對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創設情境,啟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培養幼兒的歌唱藝術表現力。

  活動難點:

  能有興趣地學唱歌曲並表演

  【分析】歌唱是體驗情感、書法情感,進行情感交流的媒介,具有強烈的藝術性與美感,中班幼兒的認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過理性的特點。因此在音樂感知的基礎上,產生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對歌曲的理解掌握對幼兒來說極具挑戰性,因此需要教師的引導,讓幼兒透過努力來完成。

  說活動準備:

  1、大班幼兒的理解能力大都還處於具體形象階段,而幼兒的活動興趣往往會受環境氣氛的影響,為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記憶歌詞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與教育相適應的活動環境;同時,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直觀、形象的圖譜,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音樂圖譜、呼啦圈

  說教法

  引題法:為了讓幼兒儘快的把思路集中在活動上,所以必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話題來拉回幼兒的思維,因此用了適宜的引題話題:欣賞美麗的花和好吃的瓜。幼兒基本能接受。

  音樂欣賞法:音樂活動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幼兒學會一首歌曲,音樂欣賞法不僅能讓幼兒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處,又能陶冶幼兒的'音樂情操,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表演法:不僅在活動中起到了動的一面,又能鍛鍊幼兒的膽量。幼兒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表演法在另一方面也更加全面的詮釋了歌曲的內容,幼兒在邊動邊唱的氣氛中能身心愉悅。

  遊戲法:在音樂活動中用遊戲來做一個小插曲,對幼兒來說也是很感興趣的環節,幼兒能在自己較熟悉的旋律中進行遊戲活動,更能提高幼兒遊戲得積極性。

  說學法

  傾聽法:幼兒在活動中要多次聽教師說,這就需要幼兒在活動中有良好的傾聽能力,然後來正確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教師範唱時幼兒能仔細傾聽就能對幼兒學唱歌曲有很大大幫助。

  欣賞法:音樂活動就需要幼兒能很好的欣賞音樂,這樣有利於幼兒較好的掌握歌曲的旋律,同時又能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到音樂活動帶給他們的樂趣。

  體驗法:幼兒在活動中需要自己唱出來,這就是讓幼兒自己體驗歌詞和旋律。在幼兒不斷的體驗中從而學會新的歌曲。

  參與遊戲法:活動中幼兒把自己當作樹葉來進行樹的概念練習,這也對本活動進行了簡單的延伸,幼兒在音樂中同時來進行數學的概念練習,心裡比較愉快。

  說活動流程:

  一個活動的實施過程是活動目標的具體體現,在活動中我更多的會關注幼兒的參與,使整個活動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進行!

  匯入:從幼兒感興趣的花朵匯入,讓幼兒說活自己喜歡的花,從而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點花歌》

  熟悉音樂節奏、學習創編律動。

  幼兒聽音樂說出歌曲中的重點花朵和瓜—教師完成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曲內容)幼兒創編相應的瓜和花的動作,自編律動,幼兒兩兩進行遊戲。(教師在活動已將幼兒的凳子按相同顏色進行了配對,坐同色的凳子的小朋友就是好朋友,好朋友也是幼兒自己選擇的,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性,主導性)

  在教師引導下,幼兒進一步創編出樂曲的完整動作,師幼共同遊戲——教師主動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成為幼兒的夥伴,從一名指導者變成參與者。

  教師繼續為幼兒提供感受音樂的環境:出示呼啦圈、讓幼兒探索結合音樂的玩法;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遊戲。

  鞏固、感受樂曲的愉悅感

  幼兒和教師一起回顧自己創編的律動,在自己創編的律動活動中結束。

  說設計特色: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恰當的選擇教學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這首幼兒歌曲敘述的是尋常百姓最為具體的生活實物—這是幼兒再熟悉不過的生活了,這也就是表現他們自己的生活(幼兒在角色遊戲中已經體驗與操作過)。這一優勢為幼兒的歌唱表演活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鼓勵下,每一位幼兒都參加到歌唱和表演中來,並且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積極性。不同層次水平的幼兒儘自己所能努力學習和表現。歌曲中的歡快的旋律和節奏分明的唸白,形象生動,朗朗上口在活動中我採用了視、聽、動相結合的方法讓幼兒在根據形象的圖譜來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再來學習演唱,幫助他們迅速有效的記住歌詞,對幼兒在學習和表演歌曲上起到很強的感染和教育的作用。

  歌曲的旋律活潑、流暢且具有很強的節奏感,易使幼兒學得較快,掌握較好,且有喜愛之情。我們根據歌詞內容所表達意義,指導幼兒演唱,幼兒演唱得十分投入,臉上的表情隨著旋律的變化而變化,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每次唱完都由衷地發出舒心的笑,得到了愉快的滿足。

  為了較細緻而充分地表達歌曲的情感,激發幼兒有表情地演唱,在幼兒進行歌唱活動以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自主地對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緒情感進行創造性的處理。大家各抒己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帶著自己的思想感情自主地處理歌曲。這樣唱出來的歌才真正是他們自己的歌。

  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過:“遊戲是幼兒的心理特徵,是幼兒的工作,遊戲就是幼兒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遊戲中獲得發展的,同時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處於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非常短,因此我採用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情境遊戲法和直觀教學法,用色彩鮮豔的教具和後的情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幼兒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情境中來,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讓幼兒透過視覺、聽覺和親自體驗感受歌曲情緒和內容,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說活動延伸:

  在歌唱教學中,教師要將幼兒的素質提高放在首位,充分發揮歌唱教學的教育功能,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以及全過程中有目地、有意識地加以滲透,幼兒在潛移默化之中,實現了品德、個性、智力以及社會文化等優良素質的內化,以至於不僅在歌唱教學中,在幼兒園以及家庭、社會的各項活動中,幼兒都能自覺表現出友愛、和睦、積極、向上等優良品質。

  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需要多種教育手段共同作用。實踐表明,音樂教學是一種寓教於樂、生動形象的教育活動,只要教師充分發揮歌唱教學的各種教育功能,歌唱教學不失為一種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好途徑、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