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音樂活動毛毛蟲啃蘋果教案

小班音樂活動毛毛蟲啃蘋果教案

小班音樂活動毛毛蟲啃蘋果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活動毛毛蟲啃蘋果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⒈感受並學習歌曲中毛毛蟲啃蘋果的有趣聲音和節奏,能夠快樂地演唱。

  ⒉在毛毛蟲啃蘋果的情境中體驗音樂遊戲的樂趣。

  ⒊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⒋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⒌透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活動準備:

  ⒈事先佈置活動室場地:2個盆子外形。

  ⒉歌曲音樂、毛毛蟲玩具、大小種不同的蘋果圖片。

  活動過程:

  ㈠有趣的聲音匯入,幼兒初步感受毛毛蟲啃蘋果的節奏。

  ⒈毛毛蟲角色匯入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它是誰呢?(毛毛蟲)我們來聽一聽它在做什麼?

  ⒉結合圖譜,感受並模仿歌曲中毛毛蟲啃蘋果的有趣聲音和節奏

  ⑴聽錄音毛毛蟲聲音的有趣:咔吱︱咔吱︱咔吱咔吱咔吱。

  師:毛毛蟲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了什麼奇怪的聲音?

  ⑵出示節奏圖譜,幼兒聽辨節奏的快慢。

  師:咔吱是怎麼唸的,有沒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再來聽一聽。

  ⑶幼兒學念有趣的聲音。(2遍)

  師:我們也來跟毛毛蟲一起吃一吃東西吧。

  ㈡幼兒學唱歌曲,並能夠快樂地演唱。

  ⒈幼兒討論

  師:我們聽了這麼久毛毛蟲吃東西的聲音,那你覺得毛毛蟲在吃什麼好東西呀?

  總結:你們知道這麼多水果呀,那我們一起來聽聽毛毛蟲到底吃了什麼吧。

  ⒉第一次欣賞歌曲,初步瞭解歌曲內容

  師:毛毛吃吃了什麼呀?

  ⒊第二次傾聽歌曲,聽辨

  師:歌曲裡毛毛蟲吃的是什麼樣的蘋果?我們再來聽一聽吧。

  ⒋再次傾聽歌曲

  師:毛毛蟲是怎麼吃蘋果的,大蘋果是怎麼咬的,小蘋果呢?

  ⒌結合圖譜,分段學唱歌曲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毛毛蟲吃蘋果吧,先吃哪個蘋果?

  ⒍結合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師:有的小毛毛蟲吃到了大蘋果,有的吃到了小蘋果,想不想都來嘗一嘗?

  ⒎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聲音來進行演唱(交換演唱)

  師:吃大大的蘋果聲音應該怎麼樣?小小的蘋果呢?我們來試一試。

  ⒏分組演唱

  師:這是一條會分享的毛毛蟲,它的蘋果太大了,他要分給小朋友吃呢。這一邊的小朋友,毛毛蟲請你們吃大蘋果,這一邊的吃小蘋果。我們一起來吃蘋果啦。

  ㈢大膽想象,在遊戲中能用肢體有趣的表現歌曲。

  ⒈引入遊戲,激發幼兒興趣

  師:這條毛毛蟲還把蘋果帶到了我們教室,我們一起來唱歌,我把蘋果送到盤子裡。(邊唱歌邊送蘋果回盤子)

  ⒉個別幼兒嘗試表演師:誰想來變一變蘋果的?你變成了什麼樣的蘋果?毛毛蟲啃蘋果的時候會有哪些變化?大蘋果咬了一口會怎麼變?再咬一口呢?最後會變成什麼?怎麼用動作來變成蘋果核?小蘋果怎麼變?

  ⒊小組遊戲

  師:誰願意來一起變變大蘋果?誰來當小蘋果?

  ⒋幼兒遊戲

  ⑴師:你們想做什麼樣的蘋果,站到盤子裡,準備開始遊戲咯。

  ⑵師:有個小蘋果變成蘋果核啦,我來邀請他和我一起做毛毛蟲。現在兩條毛毛蟲要來啃蘋果啦。

  ⑶師:毛毛蟲還沒啃夠,我們換個盤子,變個不一樣的蘋果再來一次哦。

  ⒌延伸拓展:還想和毛毛蟲玩遊戲嗎?讓我們一起回到活動室裡,在區域遊戲時一起再玩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在用身體動作模仿蘋果被啃的狀態時,有些節奏韻律沒有表現出來。歌曲中說唱部分與節奏部分孩子們掌握不好,常常把說唱省略或是跟不上節奏。我想,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讓孩子學習節奏部分,時間不夠,孩子們還未完全掌握就開始學唱歌曲,導致這一部分的混亂。

  活動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就是一個有趣生動的素材,我們可以按照幼兒的年齡去改編,抓不同的重難點,讓不同年段的孩子都能分享和遊戲,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