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巧取乒乓球》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巧取乒乓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瞭解磁鐵的特徵,明白物體的沉浮。

  2、幫助孩子積累生活的經驗,巧用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磁鐵、磁性教具、水壺、玻璃球、乒乓球、線、筷子、塑膠玩具;鐵製物品如:鐵釘、瓶蓋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音樂,教師領幼兒做蝴蝶飛進入活動室。

  與幼兒交談,引出磁鐵,引導幼兒觀察。

  師:噓!你們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禮物?(出示磁性教具花),這花美麗嗎?(美麗)多美的花啊,看!把蝴蝶都引來了(出示教具)。咦!怎麼這隻蝴蝶落不到花上呢?引導幼兒觀察,看有什麼秘密?(讓幼兒觀察這隻蝴蝶教具,發現問題。)

  師:對了,這隻蝴蝶的背後少了一隻黑色的圓圈,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嗎?對,磁鐵,大家真聰明。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坐好,每人從桌子上拿一塊磁鐵,瞭解磁鐵的特徵。

  2、師:小朋友們為了更好的瞭解磁鐵的特徵,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萬寶盒”,大家把桌子上的“萬寶盒”開啟。用手中的磁鐵吸一吸,看能夠吸起什麼東西,然後讓個別幼兒說一說吸起了什麼?這件東西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總結出:磁鐵能吸鐵製品。

  3、瞭解物體的`沉浮:

  小朋友,現在我們把磁鐵吸住的物體,放到水盆裡看有什麼變化?(被磁鐵吸起的物體都沉在水底)那把桌面上的東西都放到水盆裡有什麼變化呢?引導幼兒回答。(塑膠製品的物體浮在水面),小朋友們真聰明,來一齊鼓勵一下自己。(嗨!嗨!嗨!我們都是聰明娃!)

  4、出難題,引導幼兒巧用學習的知識來解決。

  小朋友這麼聰明,今天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老師解決嗎?(引起好奇)老師出示:玻璃瓶中有一個鐵釘和一個乒乓球。有的幼兒回答,倒過來或把手伸進去,或用筷子夾出來。老師說出要求:可是在取瓶中的物體時,不能把瓶倒過來,也不能把手伸進去,只是準備了線、磁鐵、筷子、水,讓幼兒分組進行實驗,看哪組取得快。

  5、讓個別幼兒分組講解一下取物的過程。(老師及時鼓勵孩子。)

  6、師:小朋友們這麼聰明,老師獎勵你們一下,玩一玩乒乓球。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難題,只要我們肯動腦筋,想辦法,巧用我們學習的知識就一定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