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的自畫像》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的自畫像》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的自畫像》含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的自畫像》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欣賞畢加索的作品《朵拉、瑪爾的畫像》,感受作品抽象、變形的繪畫風格。

  2、嘗試用變形、裝飾的手法表現自畫像,感受其中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欣賞畢加索的作品《朵拉、瑪爾的畫像》,感受作品抽象、變形的繪畫風格。

  活動難點:

  嘗試用變形、裝飾的手法表現自畫像,感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畫紙、水粉顏料、畫筆、水、抹布等。

  2、幼兒用書第1冊第15—16頁。

  3、掛圖《朵拉、瑪爾的畫像》(畢加索)。

  活動過程:

  一、教師匯入談話,引起幼兒對作品的興趣。

  1、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談談對人物畫像的認識

  提問:什麼是畫像?小朋友平常看到過的畫像是什麼樣的?今天讓我們來欣賞一副特別的畫像。

  二、欣賞作品。

  1、出示畢加索的《朵拉、瑪爾的畫像》,初步感受作品誇張、變形的表現風格:這幅畫和你平時看到的畫有什麼不同?人物臉部的五官是怎樣的?你的感覺是怎樣的?

  2、進一步引導幼兒從作品的線條、色彩等方面進行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題:你感覺這幅畫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裡?

  3、重點引導幼兒感受畫面,尤其是人物臉部線條的裝飾特點:畫家是怎樣表現它們的呢?

  4、感受畫面大片暖色和柔和線條所表現的整體愉悅感:畫中人物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你從哪些地方感覺到的?

  5、簡要介紹作品名稱和畫家情況。

  6、繼續引導幼兒欣賞凡、高、盧梭和米羅的自畫像(見幼兒用書)

  三、創作自畫像。

  1、鼓勵幼兒用誇張、變形的.方法為自己畫一幅肖像:你想怎樣為自己畫一幅畫像呢?你會用什麼顏色呢?你認為自己臉上什麼地方最有特點?你想怎樣表現它們呢?

  2、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誰的作品。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

  1、從全體幼兒的繪畫作品上看,今天參加活動的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都能夠盡力的透過繪畫來表現自己的外部特徵,說明活動過程的設計對於目標的實現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2、另外從孩子們作品的構圖、背景的表現形式也較以往有了進步,這說明欣賞環節對於幼兒來說起到了開拓視野、提升繪畫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處:

  1、活動開始的談話時間過長,分析原因主要是由於欣賞環節有些不太適宜。這個環節對於幼兒來說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慮這個環節可以放在活動之前,開展一個欣賞活動,來達到提升幼兒繪畫表現經驗、理解自畫像的作用。

  2、由於欣賞時間的拖拉,因此我感覺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五官特點、幫助幼兒梳理自己外貌特點的環節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繪畫過程中有的孩子還需要老師的提醒才會留意自己的特點,也有的孩子有偏離主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