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優質教案《圓形拼畫》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術優質教案《圓形拼畫》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學習把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折成半圓形、橢圓形、扇形、三角形,並拼貼成各種物體。
2、培養幼兒認真細緻的學習態度及良好的作畫習慣。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複習對圓形的認識。
2、學習剪圓形。
3、各種不同顏色、大小的圓形紙片若干。
4、剪刀、膠棒、鉤線筆、油畫棒、作畫紙若干。
活動過程:
1、鼓勵幼兒積極思維,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1)教師出示圓形紙片。
“小朋友,看這是一張什麼形狀的紙?”(圓形)“怎樣把圓形紙片折成半圓形?”
幼兒集體操作。
教師幼兒請一名上來邊折邊說。
教師小結:
“對了,把圓形紙片對摺就變成了半圓形。 ”
(2)教師將半圓形對摺成扇形,讓幼兒觀察。
“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形狀?”
幼兒討論。
“對了,這是扇形。你們會折嗎?”
幼兒嘗試。
教師幼兒請一名上來邊折邊說。
教師小結:
“對了,把半圓形紙片對摺就變成了扇形。”
幼兒再次嘗試。
(3)“那麼半圓形怎樣折會變成三角形呢?”
幼兒嘗試。
教師示範並講解:
“把半圓形紙片對摺就變成了扇形,然後開啟。看中間是不是有一條豎線,把手抓住半圓形的下邊角和豎線向中間折。左邊折一次,右邊折一次,就變成了三角形。也就是把有弧度的地方向中間折。”
幼兒再次嘗試。
(4)“小朋友能圓形紙片折成半圓形、扇形和三角形嗎?”
幼兒練習。
2、引導幼兒觀察範例“花兒朵朵”,重點講解橢圓形的折剪方法。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畫,請你們看看畫上有什麼?它們是什麼圖形拼貼出來的?”
教師出示範例,幼兒討論。
(2)重點示範講解橢圓形的折剪方法。
“小朋友們都知道花兒的葉子是橢圓形,那你們知道橢圓形是怎麼折剪出來的嗎?”
幼兒討論。
教師示範並講解橢圓形的折剪方法:
先將圓形紙折成半圓形,再將半圓形的底邊對摺。
然後將多餘的部分剪掉,開啟半面就是橢圓形,注意不能全部開啟。
幼兒操作。
3、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作作品。
“今天小朋友用圓形紙片折成了半圓形、扇形、三角形。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用它們來拼貼出美麗的畫呢?”
“那小朋友們想用這些圖形片片創作出什麼作品呢?”
幼兒大膽講述。
“其實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我們的作品,如小貓、小狗、毛毛蟲、樹、草。動動你們的小腦袋吧!”
教師邊說邊出示範畫。
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以下幾點:
1)先想好自己的作品,再選用合適的圓形紙片。
2)摺好後先在作畫紙上擺一擺,然後再貼。
3)貼好後再添畫上背景。
4、展示幼兒作品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評選幼兒最喜歡的作品。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