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會買東西》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會買東西》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會買東西》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會買東西》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認識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幣(紙幣),並會運用。

  2、比較10元以內錢幣數量的多少。

  3、初步掌握人民幣的兌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製作的'錢幣、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智慧老人開了一個非常大的超市,想要進去呀必須闖過三關。

  二、基本過程。

  1、第一關:認一認(認識1元、2元、5元、10元)

  出示課件,問:這是什麼呀?(錢)分別來認識1元、2元、5元、10元

  小結:小朋友真棒!認識了智慧老人準備的人民幣闖關成功。

  2、第二關:比一比(能比較錢幣數量的多少)

  出示課件,智慧老人準備了幾樣商品,價錢不一樣,一起看看都是什麼?價格多少?

  出示兩樣東西提問:"哪個需要的錢多?"

  依次比較,10元內錢幣數量的多少?

  小結:小朋友太厲害了,知道2元多1元少、5元多2元少、10元多5元少,闖關成功。

  3、第三關:買一買(會用錢買東西)

  智慧老人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錢幣,能正確的用錢買東西就能闖過關。

  小結:在這一關,小朋友都正確的用錢幣買到東西,闖關成功。

  4、玩一玩。

  幼兒去超市買一樣東西,要用老師準備的錢去買。(要求:所付的錢和物品的價錢要一樣多)

  三、結束活動。

  今天小朋友真能幹,認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買東西。在生活中,有時媽媽去超市買東西,你就可以做媽媽的小助手,幫媽媽付錢,這樣你的本領就會更大。

  活動反思:

  在孩子們的眼中,平時買東西或者買東西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他們算錢,從來沒有算過錢的他們對自己當個小大人非常感興趣,將活動帶入到遊戲當中孩子們的積極性也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