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巨人》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巨人》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巨人》含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巨人》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意圖:

  低齡兒童的美術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美的教育,是情的滲透,是愛的流露。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讓孩子置身其中,萌動情感,引起心靈的共鳴與震動,在情感的驅動下啟動想像,激起靈感,調動潛能,點燃智慧的火花。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體會我們都是小巨人,為自己的成長而高興。

  2、關注自己各部分的特徵,並樂意大膽表達。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在相同大小的紙張印有藝術家作品:“詩人”(米羅),同一影象分別為不同的大、中、小三份。

  2、鉛畫紙(事先對摺,一半再對摺)、勾線筆、蠟筆。

  3、示範畫。

  活動過程:

  一、觀察三張畫面,比較大小進行排列。(詩人“米羅”)

  會給小人排隊嗎?

  小結:紙上的小人就像小朋友一樣,正漸漸長大呢。

  二、觀察人物特徵,分辨頭、身體和四肢。(教師示範畫)

  1、學一學長大的那個孩子,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巨人。

  2、怎樣把自己畫成小巨人?

  小結:頭頂天,長長的腿站著地,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小巨人。

  3、頭部、身體、腳和手臂分別在哪個地方比較合適?(教師邊示範要畫的大小和位置邊問是否合適?為什麼?)

  小結:畫畫時,要把每個部位的位置、大小都想好,頭佔紙的一半,身體和腳佔一半,手臂、四肢千萬不能長錯位置。

  三、操作表現

  畫一個大大的自己。

  操作要求:

  1、在紙上畫個大大的自己,畫出各部分的特徵。

  2、在每一部分上再添畫某些細節,比如衣服上的紐扣、口袋等。

  3、添上漂亮的背景。

  四、觀察交流

  誰畫出了小巨人?為什麼?

  小結:頭、身體、四肢都要有,頭頂天、腳站地的,才是真正的小巨人。

  活動延伸:

  利用平時遊戲時間,畫畫小巨人。

  活動反思:

  美術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創造表現並不代表放任孩子表現,其必定是需要一些美術技能支援的,兩者看似矛盾但又互為依託,相輔相成。透過此次活動讓我深刻意識到:當今社會幼兒接受的新鮮事物多、想象力豐富,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與主張。這樣的活動進行起來師生都感到輕鬆、愉悅,幼兒接受得快、掌握好。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幼兒其實不是需要一個教師而是需要一個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