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我的小手真神奇》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我的小手真神奇》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我的小手真神奇》含反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我的小手真神奇》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為自己擁有一雙靈巧、獨特的手而自豪。

  2.透過小實驗,體驗大拇指的作用。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過程

  一、小手真神奇。

  師:今天老師要給你們猜一個謎語: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又能寫來又能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二、認識我們的小手

  1.認識手心手背。請幼兒觀察小手:我們的手心和手背一樣嗎?手心裡有什麼?手掌紋像什麼?

  2.動一動我們的小手,看看什麼地方最靈活。比較並認識五個手指兄弟。

  3.手指頭上也有秘密,請你仔細看看有什麼?那一圈一圈的叫指紋。請你仔細觀察一下,每個手指頭上的指紋一樣嗎?

  三、大拇指有多重要。

  1.我們每隻小手都有五個手指,每個手指都不一樣,但是它們都很能幹。你的小手會幹什麼?

  2.如果缺少了一個手指,做起事情會怎樣呢?我們做個有趣的小實驗,體驗大拇指的作用。(請小朋友把大拇指縮在手心裡,做撿黃豆、扣衣服紐扣或拉拉鍊)。

  小結:原來沒有了大拇指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不方便,甚至做不好事情,看來大拇指可是非常重要的。

  四、動物朋友的手

  1.小朋友吃飯、畫畫用手幫忙,小動物做事用“手”嗎?小動物是用爪子做事情的。他們的爪子和我們的手有什麼不一樣?

  2.出示幼兒活動材料,觀察小動物爪子。重點觀察它們有沒有靈活的大拇指。

  3.小結:動物的“手”沒有像我們這樣靈活的大拇指,我們能很方便、靈活地拿任何細小的東西,而動物不行。因此,每個小朋友都應該保護自己的小手。

  討論:我們應該怎麼保護好自己的小手呢?

  活動反思:

  在此次活動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真正站在幼兒的立場上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豐富有趣的遊戲化情景,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相關的經驗,得到情感的滿足。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隨著幼兒的活動和表現不斷髮生變化。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是幼兒主動活動的支持者和指導者;當幼兒因為動手操作材料出現錯誤和失敗時,教師是積極的鼓勵者;當幼兒進行遊戲時,教師扮演的是平等的參與者;當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時,教師更是一旁的`喝彩者。每一個環節教師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真正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活動中教師提供自由、寬鬆的環境,引導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獲得新的體驗。活動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將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絡,相互滲透,使幼兒學到感興趣知識的同時,在語言運用、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也得到了深度的挖掘。

  但此次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分組操作活動時,個別幼兒因不能很好的理解遵守教師提出的操作規則(大拇指不能參與活動)而出現錯誤結論。教師應讓幼兒單手操作,左、右手輪流感受,這樣就相對地降低了難度,更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有利於幼兒獲得正確的體驗。

  2.談談你在社會教育活動中經常應用的教育方法?

  情境表演法、兒歌強化法、結合故事或兒歌進行,進行適當拓展。

  3.談談你在社會教育活動中經常應用的活動模式?

  談話法、觀察法、實踐法、兩人或小組合作法、區域操作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