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語言優質課春風教案及反思

小班語言優質課春風教案及反思

小班語言優質課春風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語言優質課春風教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念兒歌。

  2、引導幼兒認識春天的特徵,感受春天的美麗。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準備

  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徵有初步的瞭解。

  根據兒歌內容製作的大書一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知道現在已經是春天了

  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春天到了,你們知道春天有些什麼呀?”

  “今天,張老師帶來了書,裡面藏著許多關於春天的秘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觀察理解大書的內容

  1、觀察第一頁上的“春風”

  “看,這是誰啊?”

  “春風吹在身上有什麼感覺呢?

  “春風輕輕地吹來,柔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

  2、觀察畫面“柳樹”

  “春風又吹向了誰?”

  “柳樹怎麼樣了?”

  小結:“春風一吹,把柳樹給吹綠了!”

  “春風吹綠了柳樹,我們一起說!”

  3、觀察畫面“桃花”

  “春風還吹了誰?”

  “桃花怎麼樣了?”

  “是誰把桃花吹紅的呀?”(引導幼兒用詩歌的語句表述。)

  4、觀察畫面“蝴蝶”

  “咦,是誰來了?”(蝴蝶)

  “是誰把蝴蝶也請來了呢?”(用詩歌的語句回答)

  5、觀察畫面“青蛙”

  “猜猜,又有誰會來呢?”

  “冬天的時候青蛙在幹嗎?”

  “那現在呢?”“是誰把它們叫醒的?

  “來,我們也來做一隻小青蛙,讓春風把我們吹醒。”

  師做春風,並念兒歌:春風吹醒了青蛙。

  6、觀察畫面“小雨”

  “春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誰?”

  “噢,小雨輕輕地落下來了,那小雨怎麼會落下來的呀?”

  “來,我們一起來學學,春風吹得小雨輕輕地地下。”

  7、觀察畫面“種花”

  “那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在做些什麼呢?”

  “原來小朋友去種花了!”

  8、觀察畫面“芽兒發”

  “春風一吹,誰出來了呢?”

  “哎,小芽是從哪裡鑽出來的呀?”

  “小芽從泥土裡鑽出來,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叫:芽兒發。”

  引導幼兒學做小芽從泥土裡鑽出來的樣子,(本文.來源:幼兒園學習網.教案網)邊做邊說:春風吹,芽兒發。

  (三)學習兒歌

  1、師幼共同邊看書邊念兒歌

  “剛才我們把大書一頁一頁仔細地看了一遍,現在讓我們連起來再看一遍,一邊看一邊說,好嗎?”

  2、幼兒再次跟念兒歌

  “這首兒歌可真好聽,讓我們再來邊看書邊念,會念的小朋友可以念得快一點,還不太會念的小朋友可以輕輕地跟著念!”

  3、師幼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哎呀,老師手裡拿著書,都不好做動作了,讓我們把書放邊上,我們一起邊念邊做動作。”

  (四)延伸

  春天還會有哪些秘密呢?那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說一說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將詩歌內容以大圖書的形式呈現,藉助畫面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在引導的'過程中,我針對小班孩子的學習特點,透過表演詩歌中的角色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幼兒更好的理解了詩歌,並自然地運用了詩歌中的語句來表述。在完整學念兒歌時,我層層遞進,從邊看書邊輕聲跟念→再次跟念→不看書,邊念邊做動作→有表情的朗誦。不同形式的朗誦方式,幫助孩子們完全的掌握了整首兒歌,同時也沒有使孩子感覺到反覆朗誦的枯燥。對於兒歌的名字,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沒有特意的去引導,其實在活動一開始的第一張畫面,就是“春風”的形象,實際也就告訴了孩子這首兒歌的名字。而在之後的每次完整朗誦之前,我都會問:“這首兒歌說的是誰呀?”也就自然地將名字蘊含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