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四年級下冊數學對稱教案優秀範文

四年級下冊數學對稱教案優秀

四年級下冊數學對稱教案優秀範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數學對稱教案優秀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下冊數學對稱教案優秀範文1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並進行軸對稱圖形的判斷。 2、透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動手操作、閱讀等能力。

  3、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培養學生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對稱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課前遊戲,喚起回憶

  師:鱷魚——小西,今天帶來了一個遊戲,需要我們認真閱讀文字,根據文字準確做出動作。準備好了嗎?誰願意上來做一做?和你想象中的動作一樣嗎?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設計意圖】透過閱讀文字,學生領會文字的意思,並準確地用富有同去的動作表達出來。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左手的動作和右手的動作是一樣,但方向相反。課前遊戲,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也喚起左右相對的知識回憶。

  師:同學們喜歡讀繪本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數學繪本《什麼是對稱》。看著封面說說你的發現。

  預設生:圖案、作者、書名……

  師:封面上的元素很多,在閱讀一本書之前,從封面就可以瞭解到這麼多資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走進繪本,初步感悟

  (一)觀察發現對稱

  師:小鱷魚——小西愛好做手工和攝影,瞧!這兩隻蝴蝶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師:你是透過觀察發現的對吧?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一下呢?教師示範對摺,對摺後發現蝴蝶的左右兩邊翅膀完全重合。

  板書:對摺完全重合

  閱讀繪本:請伸出你的左手、右手體驗一下完全重合。教師示範,學生跟著做。

  【設計意圖】從簡單的感性材料中提供出數學本質的東西,瞭解什麼是軸對稱圖形。

  (2)折一折

  四人或六人一小組,折一折組內的圖形小組長先展示完整的圖,再向全班判斷,最後驗證給全班同學看。

  【設計意圖】在操作實踐中讓每位學生親歷感受到有些圖形的兩邊對摺之後完全重合,這一類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滲透猜想驗證的數學思想方法,體驗透過對摺來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三、再次走進繪本,反饋提煉

  (一)指一指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蝴蝶的對稱軸在哪裡。用手比劃一下對稱軸。動態演示蝴蝶翅膀對摺的過程,蝴蝶翅膀對摺過來,你發現了什麼?

  文字“山”、“巨”的對稱軸,先比劃,再折一折,最後在的實物中畫出來。

  師:你們現在能找準對稱軸嗎?請同學上來指一指。

  【設計意圖】從繪本中提煉數學知識的過程,動態演示蝴蝶舞動翅膀的過程,讓學生將“舞動翅膀”與“對摺”對應理解,“對摺”與“大小形狀相同”對應理解,進而理解“對稱”,把圖形分成兩部分的那條線叫“對稱軸”。

  (二)內化知識師:在蝴蝶、樹葉、漢字上都發現了對稱的現象,我們一起來小鱷魚的房間,你發現對稱了嗎?同桌相互說一說。師: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對稱,我們一邊欣賞圖片(課件出示),一邊比劃一下對稱軸。

  【設計意圖】透過展示生活中的大量具有對稱現象的圖片,給學生視覺上的衝擊,讓學生感受對稱美。

  (三)應用知識

  1、沿著一張紙的中線對摺,然後剪出你想要的圖形,任何形狀都可以。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再次感悟對稱

  2、剛才,小鱷魚給我們介紹了檢驗是否對稱的實驗——對摺實驗,它還有一個實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手試一試。用鉛筆在第二次摺痕處戳一個洞,想象一下,有幾個洞?它們的位置是怎樣的?用筆畫出來。教師操作,驗證是否畫對。再次戳洞,位置在紙的另一邊。

  【設計意圖】兩次戳洞的結果是不一樣的,讓學生先想象在操作驗證,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拓展數學繪本閱讀師:小鱷魚帶給你的知識,你學會了嗎?關於“對稱”的知識,我們還沒學完呢!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感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跟你的家長一起繼續進行閱讀。

  五、板書設計

  什麼是對稱

  軸對稱圖形

  對摺、完全重合

四年級下冊數學對稱教案優秀範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對稱軸,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觀察,確定對稱點的位置,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軸對稱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圖形的對稱軸,並能畫出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確定對稱點的位置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觀察法、講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備註。

  一、創設情境

  出示軸對稱圖片

  師:這些圖片好看嗎?為什麼好看?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因為對稱而讓人覺得美的物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美麗的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

  二、複習舊知

  1、你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2、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3、看書中圖片,畫出對稱軸。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看一看,數一數,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觀察)

  (1)合作探究

  ①這幅圖對稱嗎?

  ②中間這一條直線表示什麼?

  ③點A和點A在這幅圖中是兩個對應點,它們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個小格。

  ④點B和點()是對應點,它們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個小格。

  ⑤點C和點()是對應點,它們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個小格。

  ⑥我發現: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2)彙報交流:

  ①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

  ②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或者畫對稱圖形。

  2、出示例2

  (1)引導學生思考:

  A、怎樣畫?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B、每條線段都應該畫多長?

  (2)在思考的基礎上,用鉛筆試畫。

  (3)小結:

  ①找出所給圖形的關鍵點。

  ②數出或量出圖形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③在對稱軸的另一側找出關鍵點的對稱點。

  ④按照所給圖形,順次連結各點,就畫出所給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四、課堂練習

  P84做一做第2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1、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

  2、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或者畫對稱圖形。

  方格紙上畫已知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1、找出所給圖形的關鍵點。

  2、數出或量出圖形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3、在對稱軸的另一側找出關鍵點的對稱點。

  4、按照所給圖形,順次連結各點,就畫出所給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反思本節課先從具有軸對稱特徵的圖形入手,認識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總結出軸對稱圖形的定義,然後透過作松樹圖形來找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和性質,讓學生自己親身經歷其過程,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

四年級下冊數學對稱教案優秀範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會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先畫出幾個關鍵的對稱點,再連線。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審美觀念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三、教學準備

  方格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昨天認識了軸對稱圖形,誰能說說它有什麼特點?

  預設: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畫出軸對稱圖形。

  教師:根據對稱軸,補全下面的軸對稱圖形。

  教師:要想順利的畫出另外一半的圖形,你有什麼辦法呢?根據是什麼?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我們剛剛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的對稱點的特點,可以利用這個方法來畫。

  教師:很好,怎樣來找點呢,所有的點都找嗎?

  預設:不用,只要數出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在對稱軸的另一側點出關鍵點的對稱點;順次連線描出的各個點即可。

  教師:誰能來展示一下你畫出的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結果彙報。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預設: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時,先確定對稱軸,找出關鍵點,數出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然後點出關鍵點的對應點,最後依次連線各個對應點,就可以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教師:你能簡要概述一下上面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半時的步驟嗎?

  學生:確定對稱軸後,一找關鍵點;二數出距離;三點對應點;四連線。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思考:補全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是這節課的難點,在學生充分的討論後,透過學生的實踐來總結出方法,進行提煉,學生記憶的會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