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體會中華文化的豐富與精深;透過探究歷史遺蹟背後的故事,引發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興趣和探究,樹立保護古遺蹟和文物的意識。

  能力:使學生學會透過教材範例去搜集整理資料,並從中歸納概括出有價值的資訊,瞭解我國的豐富文化遺產的價值。

  知識: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一些基本的瞭解,知道古遺蹟的價值,知道這些古代的文明是失而不能復得的。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社會意識正在逐步形成,對社會歷史有了一個初步認識,能基本知道我國曆史的源遠流長,文化積澱的豐厚,有了探尋祖國文化遺蹟的願望;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探查未知事物,對於古遺蹟和文物這類透著神秘氣息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很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而且遊歷四方是這個階段孩子的普遍夢想,這個話題給了他們出去走走、看看的機會,他們的交流興趣應該會很濃。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農村是一個自然環境普遍較好,部分割槽域保留有歷史文化遺蹟、具備先天優勢的地方。農村學生可以感知到最原始狀態的遺蹟狀況,甚至文物古蹟。但是,由於地域環境、家庭條件、資訊閉塞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了解其它文化遺產的機會少之又少。同時,隨著旅遊經濟的推動,在有歷史文化遺產的地方,農村學生更多看到的是這些寶貴財富的經濟價值,保護意識會比較淡漠。

  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因此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一些基本的瞭解,探尋歷史遺蹟背後的故事。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知道古代遺蹟的價值,知道古代文明是失而不能復得的,樹立保護古遺蹟和文物的意識。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有所感悟,教師應首先了解學生對這個話題的興趣程度,對世界文化遺產的認識程度,生活中與之相關資源的豐富程度。其次,對於生活在文化遺蹟地的學生,要從他們對當地遺產的已有認知出發,擴充套件到其它區域;對相關知識十分貧乏的區域的學生,則需透過大量的圖片、影片資料,讓學生對文化遺蹟有初步的感知。然後抓住教材中列舉的長城、兵馬俑等能代表中國文化積澱的遺蹟,讓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討論,進一步感受文化遺蹟的魅力。最後,針對現實中人們對保護文化遺蹟的兩種不同看法進行討論,建立正確的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教師在課堂上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透過影片或圖片感知中國博大的文化遺產,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進而產生話題探究的_。其次,在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上,要在小我的價值需求上引導學生從國家、世界的角度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建立對文化遺產正確的價值觀,鼓勵他們成為保護文化遺產的小衛士。

  教學重點

  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一些基本的瞭解,探尋歷史遺蹟背後的故事。

  教學難點

  知道古代遺蹟的價值,知道古代文明是失而不能復得的,樹立保護古遺蹟和文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教學課件;準備中國地圖,蒐集教學所需的文化遺產的文字、圖片、影片等材料。

  學生準備:瞭解當地文化遺產的狀況;向家長或周圍的人瞭解當地文化遺產背後的故事、傳說;適當收集自己知道的文化遺蹟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完成話題“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探索古遺蹟”的教材內容。

  第2課時完成話題“哭泣的古遺蹟”“活動天地——文物古蹟的保護”的教材內容。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活動一、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播放影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根據課前調查,進行交流研討:中國的主要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在地圖上找到它們相應的位置。

  小結:在我們祖國大地上,到處都有祖先留下的遺蹟。它們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產,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其中許多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板書: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我國的國寶)

  (設計意圖:意識到祖國文化遺產之多,從而進一步產生對祖國文化遺產的探究興趣和嚮往。)

  活動二、探索古遺蹟

  1、(播放影片:長城)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長城跨越了哪些省(市)、自治區?長城的磚每塊有十五千克重,這麼高的山,這麼多的磚,當時人們可能是怎麼運上去的?長城為什麼要建在高高的山上?長城城牆的頂部為什麼是凹凸形的,而不像別的.城牆頂部那樣是平的?在調查過程中,你瞭解到什麼?讓學生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板書:長城智慧艱辛)

  2、(播放影片:孟姜女哭長城)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從這個故事中,你讀到什麼?如果你是孟姜女,你會怎麼辦?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長城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體會中華文化的豐富和精深。讓學生知道勞動人民為此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3、(播放影片:秦兵馬俑)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他為什麼要用這麼多兵馬俑為自己陪葬?聯絡自己知道的秦朝的社會狀況,談談你的認識。引導學生從文化遺產中推測和了解過去社會發展變化的資訊。(板書:秦兵馬俑)

  4、(播放影片:大足石刻)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自由想象這些石刻所傳達出來的寓意。(板書:大足石刻)

  (設計意圖:感受大足石刻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教化價值。)

  第2課時

  活動一、哭泣的古遺蹟

  (播放課件:哭泣的古遺蹟)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看到這些報道,你有什麼感觸?古遺蹟的毀壞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小結:從古遺蹟中,我們可以瞭解歷史,瞭解過去的社會,瞭解先人的智慧和創造。它們承載著歷史,承載著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很難想象如果喪失了這些文化遺產,全部是現代建築的話,未來的中國人,還能否領略到祖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對文物古蹟保護的關注,形成對文物古蹟保護現狀的憂患意識。)

  1、[播放課件:保護古遺蹟]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你們還知道哪些保護文物的措施?

  2、小小辯論會。

  閱讀下列材料,展開辯論。

  材料:為了發展旅遊事業,有些地區將古建築按照現代人的想法重新翻修,有的在古遺蹟上建起了新的遊樂設施。為此專家們提出批評,認為這是對文物古蹟的破壞。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我們開個小小辯論會,談談各自的看法。

  小結:古代文明是失而不能復得的,我們要樹立保護古遺蹟和文物的意識。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對文物保護的認識及判斷能力、道德實踐能力,引發學生對文物古蹟保護的關注和責任意識。)

  板書設計:保護國寶義不容辭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2

  學習目標:

  1、透過交流資料、讀、辨的方法,說出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知道中華文化的豐富與精深。

  2、會介紹長城、秦兵馬俑等古遺蹟,知道古遺蹟的價值,透過辯論賽表達生活中要保護古遺蹟和文物。

  學習重點:

  瞭解中華文化的豐富與精深。

  學習難點:

  表達生活中要保護古遺蹟和文物。

  學法指導:

  在自學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透過查閱資料、圖片等途徑對我國的一些世界文化遺產有了基本的瞭解,然後課上經過交流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與精深,引發對祖國曆史和古遺蹟的熱愛和保護之情。

  學習過程:

  一、引出課題。

  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另一個民族的特徵。說起埃及,我們會想起金字塔,說起悉尼,我們會想起歌劇院,說起羅馬,我們就會想起鬥獸場,當我們說起中國的時候,我們會想起什麼呢?

  生自由說說。

  生1:我會想起中國的長城和故宮。生2:我會想起布達拉宮和敦煌莫高窟……對!這些都是我國的國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課我國的國寶(板書:我國的國寶)

  二、看地圖,說說古遺蹟。

  1、在我們祖國大地上,到處都有祖先留下的遺蹟。

  看地圖說說你看到的古蹟。(教師提供中國世界文化遺址的地圖,學生先自學68和69頁,左邊看已申報成功的中國世界遺產的位置和名稱,在書中69頁地圖上圈出,並標上序號。)

  2、認識世界文化遺產

  學生當小導遊,在地圖上找到古遺蹟的位置,然後作簡單介紹.並由這位學生做小導遊,展示給學生看相關的圖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也可以先觀看自然遺產的圖片,然後進行簡短的文字描述,激發學生熱愛古遺蹟的思想感情。)

  師:這些遺產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產,也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它不僅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這些就都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三、認識古蹟。

  師邊演示邊解說:透過剛才的交流,我們感受到了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輝煌,這都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祖先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美麗,也不僅僅是壯觀,可以這樣說,每一處遺產都是一段輝煌的歷史。

  我們有好多同學去過我們剛才看到的景區景點,可如果我們光看,難見其偉大所在,還需要我們更認真地解讀。例如周口店,這個曾經轟動世界考古界,改變古人類學進化史的焦點地帶,也許你在那裡只能看到一片郊野和幾堆灰燼,可是,一旦知道了北京人的故事,想象力便把你帶回70萬年前。當時的周口店有哪些古生物?他們誰是北京人的敵人?誰是那個世界的霸主?那個珍貴無比的頭蓋骨究竟流落到哪裡?瞭解了這些,你會覺得“灰燼”也如此美麗,每一層都曾經挖掘出無數的秘密,幫我們瞭解那個久遠的時代。

  還有故宮,儘管我們現在可以買一張門票,在的三大殿間穿行,然而你仍然難以想象15世紀,它剛剛從京城聳立起來,那些嶄新的宮殿曾經怎樣被人們視為“天宮”,以及其中的一柱一椅所隱含的那些神秘象徵,還有,明清的24位皇帝曾經在其中度過了如何奢靡而寂寞的生活。

  這些世界文化遺產閃爍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勤勞的光芒。讓我們來領略探索中國的古老與文明。

  四、探索古蹟。

  1、走近長城。登陸百度,搜尋長城的相關資料,或瀏覽老師蒐集的資料,完成老師提示的下面幾個問題:

  出示問題:

  (1)長城跨越了哪些省(市)、自治區?

  (2)長城的磚每塊有十五千克重,這麼高的山,這麼多的磚,當時人們是怎麼運上去的?

  (3)長城為什麼要建在高高的山上?

  (4)長城城牆的頂部為什麼是凹凸形的?而不像別的城牆那樣是平的?

  2、全班就蒐集的資料和問題進行交流。

  3、上感測受。把自己的收穫、體會或者是問題上傳,以分享我們學習的快樂。

  4、說到長城,人民不由的會想起我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讓我們先來讀讀關於他的小資料,瞭解秦始皇生活的年代及他對我國所做出的貢獻。再來了解一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

  (1)交流你從中獲得哪些知識。

  (2)討論:秦始皇為什麼要在地下建造如此規模龐大的兵馬俑群?回答預設:秦始皇生時統一了六個國家,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死後,出於迷信的思想,他仍要做地下的帝王,繼續馳騁疆場,統一地下的王國。

  (3)看課件,學生介紹秦兵馬俑的位置,藝術特點及其作用。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幹和智慧。

  5、走進大足石刻。

  (1)寫一份導遊詞,介紹它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點,對後人有什麼作用?

  (2)看三幅大足石刻的作品,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其藝術價值和具有很高的社會教化作用。

  五、感悟古蹟。

  1、登陸提供的網址進行網上自由瀏覽。

  2、給大家介紹你最感興趣的一處景點,並說說為什麼。(在介紹的同時學生可以補充、討論、提出問題)

  六、全課小結:

  師:欣賞的是風情,解讀的是文化。中華民族擁有讓世人佩服的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提起這五千年的文化我們自豪,我們驕傲,也很值得我們用心靈去讀。希望大家在今天這節課後更用心的解讀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3

  教材分析: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我國的國寶,作為祖國文化有形的、綜合的世界文化遺產和文化景觀,它們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文化產物,它們的存在讓我們感到與祖國的歷史文化有著根一般的關係。教材主要引導同學收集資料、討論交流自身的收穫、發現和感受,體會中國古文明的輝煌和中華文化的豐富與精深。引導同學透過歷史遺蹟探究背後的故事,引發對中國歷史的興趣樹立維護古遺蹟的意識。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同學平均年齡11歲,小朋友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但對中國古遺蹟價值的認識和維護古遺蹟的意識還不夠,需要教師進一步地引導,使他們沿著健康、正確的道路一步步前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同學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一些基本地瞭解,感受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體會中國文化的豐富與精深,知道古遺蹟具有極其珍貴的價值。

  (2)技能目標:透過課前收集資料,培養同學收集處置資訊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本課的學習,引起同學對古遺蹟的熱愛之情,激發他們維護古遺蹟的責任意識。

  教學重點:讓同學感受中國文明的絢爛輝煌,知道古遺蹟的珍貴价值。

  教學難點:如何激發同學維護古遺蹟的責任意識。

  教學準備:

  同學準備:課前查詢有關古遺蹟的資料和一張彩色卡片

  教師準備:製作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絡生活,激發興趣,感知名勝古蹟

  1、同學出示自身旅遊時的照片,介紹曾經去過的名勝古蹟。

  2、談談自身的見到名勝古蹟時的感受。

  二、觀看解說,瞭解古遺蹟

  1、播放一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圖片,讓同學說一說是什麼地方。

  2、說說看過後的感受。

  3、出示中國地圖,在相應的位置貼上文化遺產名稱紙條。

  三、分組彙報,集體交流,探索古遺蹟

  指導同學按課前自身選擇的一處古遺蹟,交流自身探索的效果。有“長城”小組、“秦兵馬俑”組、“大足石刻”組和“敦煌莫高窟”組等等,彙報時教師相機指導,引向深入,並注意點撥文化遺產的價值,以突破重難點。

  四、拓展延伸維護古遺蹟

  播放《火燒圓明園》的場景和文物被損圖片

  1、同學談感受。

  2、瞭解國家、政府為維護遺產做的大量工作。

  3、同學交流自身如何用實際行動維護古遺蹟。

  4、出示課後活動:“小主人在行動”——繼續探索古遺蹟,為維護古遺蹟出點力。

  5、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