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愛蓮說》教案合集6篇

《愛蓮說》教案

《愛蓮說》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蓮說》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蓮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文章託物言志的寫作特徵;體會語言特色及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味駢散結合的語言之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悟文中君子的高潔品質,並把其化為自己對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託物言志的寫法

  難點 體會品味託“蓮”寄寓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引導學生欣賞以“荷花”為題材的中國畫,創設教學情境。(可展示實物,也可製作課件配以詩文、音樂。)

  2匯入語:荷花也稱蓮花,它一直是中國畫家們喜愛的繪畫題材,也是歷來為文人墨客們所稱頌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愛此荷花鮮”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分別抒發了詩人不同的感情。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入荷花別樣紅”則抒寫了滿湖荷花帶給人們的無盡喜悅。而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在南康郡做官時,曾親自率領屬下開挖了一塊四十餘丈寬的池塘種蓮。他憑欄放目,觸景生情,寫下了讚美蓮花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二)研讀課文

  1板書課題。(邊講邊板書:愛蓮說周敦頤dūn yí注意“頤”字的寫法,左邊中間是個“口”,不能寫成“臣”字。“蓮”是上下結構,“艹”應在“連”字之上。)

  2題解:“說”是古代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體,偏重於議論。所以後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那麼“愛蓮說”這個題目該如何理解呢?

  歸納:談談愛蓮花的道理,說說愛蓮花的道理。

  3指導順暢朗讀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注意語氣語調,在自己認為難讀難寫的字下畫上橫線。

  (2)讓學生利用工具書、互相交流解決難讀難寫的字。

  (3)讓兩位學生上黑板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可以用螢幕展示,也可用小黑板。評點時,注意形義的點撥。)

  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漣(lián)不染(rǎn)

  褻(xiè)玩隱逸(yì)噫(yī)鮮(xiǎn)有聞

  (4)學生齊讀課文。(如有不順暢處,教師點撥後再齊讀一遍。)

  4指導誦讀課文

  (1)明確誦讀要求: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讀詩文用的是吟誦的方法,語氣比較舒緩,抑揚頓挫,很有韻味。我們在讀文言文時,可以借鑑古人的讀書經驗。(引導學生回憶電影、電視中古人讀書的語調、神態,然後加以歸納。)

  (2)比較文中八個“之”的用法:文中有八個帶“之”的句,哪些句子中的“之”可以理解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緩語氣的作用?(將八個句子分成兩組,教師範讀,明顯地讀出後一組的“之”有舒緩語氣的作用,再讓學生進行判別。明確後,讓學生齊讀領會。)

  水陸草木之花

  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3)文中還有哪些字詞在誦讀時,語氣可以適當延長些呢?(讓學生輕聲朗讀體會)明確:如第1段中的三個“而”。第2段中的三個“也”,嘆詞“噫”,語氣助詞“矣”等。(學生回答時言之有理即可。)

  (4)本文句式上的特點是駢散結合。相鄰的兩句話,字數相等,意思相對,叫做駢句。從寬處講,排比句也可看作駢句。提問:文中哪些句子屬於駢句呢?

  明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5)提問:這兩處駢句應該怎樣來讀呢?(指名朗讀,教師點撥。)

  明確“出……不染,濯……不妖”,“染”、“妖”讀時要一揚一抑。讀排比句時,語氣應逐漸加強,層層推進,富有氣勢。

  (6)學生齊聲誦讀課文,體會誦讀指導要求。

  5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小聲朗讀課文,對照註釋理解句意,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2)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有關難字難句的問題。

  (3)課上練習:完成課後“思考與練習二”。

  (4)提問:在作者看來,蓮花有什麼可愛之處呢?試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明確:蓮花的可愛之處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提問:這一長句,突出了蓮花的哪些特點呢?(明確後板書蓮的品格“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

  明確:這個長句,從生長的環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濯清漣而不妖”的莊重;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從風度氣質方面寫出了蓮“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清高。

  (6)提問:我們知道了作者之所以愛蓮,不僅因為蓮花的姿態美麗,更是因為蓮花的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麼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來朗讀這一個長句呢?

  明確:敬佩、讚美之情。

  (7)師生共同朗讀這一長句,要讀出敬佩、讚美之情。

  (8)提問:前面我們說過“說”這種文體偏重於議論,那麼《愛蓮說》這篇課文,哪一段偏重於議論呢?請找出直接議論蓮的句子。

  明確:第2段對菊花、牡丹作出評論,表明愛憎。直接議論蓮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9)提問:君子是怎麼樣的人?

  明確:是品德高尚的人。

  (10)歸結: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見他讚美蓮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讚美蓮花去讚美具有蓮花一樣的高尚品格的人。這種寫法叫作“託物言志”。“蓮,花之君子者也”這句話是全文的核心句。(板書“花之君子者也”,“託物言志”)我們讀這句話時,要讀出由衷的讚美之情。

  (11)提問:文題是“愛蓮說”,而文中卻三次提到“菊”、“牡丹”,這有什麼作用呢?(板書“菊”、“牡丹”,“襯托”)

  明確:襯托。第一次襯托,表現作者自己獨愛蓮花,與眾不同;第二次襯托,顯出蓮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襯托,表現作者自己對追名逐利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12)提問:“噫”是一個嘆詞,表示感慨,引領下文對不同愛花人的品評。這三句話在朗讀時語氣應如何把握?(明確後齊讀這三句)

  明確:第一、二句讀出感嘆的語氣。第三句要讀出嘲諷的語氣。

  (13)齊讀全文。要求語氣舒緩,抑揚頓挫,富有感情。

  (三)延伸拓展

  1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愛蓮說》中的哪一句,並談談自己對這一句的理解。

  2課前準備若干未題過字的、以“荷花”為題材的畫,讓發言的學生題上自己喜愛的句子,並作為獎品送給學生。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並用行楷默寫課文。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陶淵明 獨愛 菊 (正襯) 隱逸者 惋 惜

  世人 甚愛 牡丹(反襯) 富貴者 鄙視

  予 獨愛 蓮 君子者 贊 美

《愛蓮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⒈朗讀《愛蓮說》,並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⒉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⒊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託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襯托的寫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匯入課文

  同學們,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這個城市裡鮮花店越來越多了。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呢?(由學生自由講解)

  因為鮮花除了具有繽紛的色彩和馨之外,它們還具有美麗、聖潔、華貴等不同的精神氣質。人們用鮮花來傳遞情感,表達問候,人們愛什麼花,也反映了他們不同的心態和志趣。古代有愛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勵的陶淵明,那麼宋朝的哲學家周敦頤為什麼特別喜愛蓮花呢?他是怎樣描繪蓮花,抒發自己的心志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愛蓮說》

  二、學習文體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三、錄音範讀課文?

  提示:在聽的過程中,注意結合課文註釋,理解文意。

  請大家開啟課本,我們來欣賞一下這篇課文的錄音朗讀。在聽的過程之中,請大家注意課文的註釋。待會我們要做一個小小的詞語測試。

  “蕃”fán多

  “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濯”zhuó洗滌

  “鮮”xiǎn少

  四、運用點撥手段,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本文“說”的物件是什麼?

  “說”—“愛蓮”

  1、分析重點段落作者在的開頭就寫道:“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既然各種各樣的花都很可愛,為什麼作者偏偏喜愛蓮花呢?課文的第一節有沒有列出理由來?

  (指學生名回答)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問:大家現在數一數,這段話裡有幾個短語?七個短語

  (由此引出以下問題)

  這七個短語分別描述了蓮花的哪一方面特點?請一位同學結合這幅蓮花圖來談一談。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教師適時點撥,“淤泥”和“清漣”是蓮花的生長環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蓮花的莖(主幹);“香遠益清”指蓮花的香味;“亭亭淨植”指蓮花的整個形體姿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是從觀賞者的角度說的。前六個短語是從蓮花自身而言,最後一個短語則是從觀者的感受來說的。)?

  2、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作者在這樣短短的文字之中,卻能夠如此細描細繪蓮花,難道他僅僅是喜愛蓮花的外形嗎?

  (自然過渡引出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3、做蓮花拼圖,總結出與蓮花特徵相對應的君子品德

  請學生填上與蓮花相對應的君子的品德。

  提問:淤泥是蓮花的生長環境,那麼相對應的君子的生長環境又是怎樣的呢?

  (濯清漣而不妖—純真自然,不顯妖媚中通外直—內心通達,行為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美名遠揚亭亭淨植—高潔獨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4、再讀課文第一部分,讀出對蓮花崇敬和讚美的感情來。

  5、學習正襯和反襯的表現手法本文題為《愛蓮說》,主要是表達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之情,可為什麼要把菊和牡丹跟蓮放在一起談論呢?先請大家找出提到菊和牡丹的地方。

  (第一節開頭寫陶淵明愛菊,世人甚至愛牡丹。第二節,寫菊花的隱逸和牡丹的富貴。)

  問:陶淵明為什麼愛菊?

  講解:它與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身處汙泥之中,用自己的行動一民世俗作鬥爭。相比較,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從來看,作者更欣賞蓮花我們在肯定菊花是正面形象的同時,要明確,它對蓮花起的是襯托作用。

  提問:為什麼說牡丹是反襯呢?(螢幕顯示色塊對比)

  明確:因為牡丹雍容華貴,歷來人們把它當成富貴的象徵。“世人甚愛牡丹”說明人貪慕富貴,追名逐利。這種世風,這種人生態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寫牡丹實際上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君子形象。

  映襯手法陶淵明愛菊鮮(正襯)世人愛牡丹眾(反襯)予獨愛蓮螢幕顯示“相關知識”: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白居易

  結合兩句詩講解課文,讓學生了解當時追求復歸的不良風氣。

  五、分析結尾:

  一“嘆”--愛菊者“鮮”

  二“嘆”--愛蓮者“少”

  三“嘆”--愛牡丹者“眾”

  六、學習相關的蓮花詩句

  葉展影翻當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

  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於野水中。

  …………

  七、教師總結:

  同學們,周墩頤盛讚蓮花為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八、反饋練習:

  學習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聯絡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說說你最喜愛哪種花,並用來概括原因。

  例:我喜愛梅花,因為它是花中的志士,堅強不屈。

  《愛蓮說》教學反思

  海口一中李莎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對七年級的文言文基礎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進行拓寬、拓深的練習。而基礎薄弱的學生應在加強基礎複習的同時努力提高他們的能力。《愛蓮說》是一篇文言文,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因為很多文言知識是原來學生沒有學過的,所以在目標的設定上既要對字詞落實,又要掌握本文的寫法及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

  那一課我是這樣上的。

  開始,我從“鮮花店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們喜愛什麼花代表他們怎樣的心態?”,很隨便地和同學們展開了漫談:蓮有哪幾部分?各有什麼特點?你喜歡蓮嗎?為什麼?我把這稱之為“漫談入課”。說是漫談,其實是我的精心設計。我必須從這一過程中,首先發現學生在學這一課前,哪些已經會了,哪些還不會,從而確定下一步如何去“引導”。

  接著是第二步驟:學習課文。先由學生自由朗讀,發現不認識的字和拗口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學生提出有兩個字音讀不準:“濯”“滌”,“鮮”。當堂有學生予以正讀。一個句子難讀:“濯清漣而不妖”。老師放錄音朗讀,大家就明白了。然後是對照註釋翻譯課文,不懂的先畫下來,待會兒提問。這一步用的時間稍長,老師點撥一下即可。朗讀完後,我提了兩個問題:作者為什麼喜歡蓮花?蓮花究竟有那幾點值得他喜愛,課文中有沒有說明?

  再接下來精讀課文,學習周敦頤提倡的“君子精神”。(以拼圖形式)這裡就是課文裡值得學習的地方和對課文有疑問的地方。這是讓學生髮現問題的最關鍵之處。一開始,學生由於習慣了老師的滿堂灌,沒人發言。我就引導大家:找出與蓮花相對應的君子品格。五分鐘的時間討論,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愛蓮說》君子品格,一點一點地全“拼”了出來。但是這個環節顯然對初一學生來說太難了。比如以前作為難點分析的,是作者以蓮自況,追求高尚情操,諷刺汙濁世風的觀點。學生在分析的時候,沒能分析到點上,真該要他們好好讀讀這篇。

  由於是初次上這樣的課,非常遺憾,我沒敢讓學生再繼續爭論下去。最後一個步驟:遷移能力。讓學生以自己所喜歡的植物為題,作一篇託物言志的練習。由於整堂課都是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學生的發現為主,所以,學生作起這樣的練習來,並不難。

  這堂課,學生學得不夠輕鬆自如,這堂課也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為學生服務,才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光記筆記都來不及,哪裡還有什麼主動性?哪裡還有什麼發現?&rdf;有了這樣的嘗試,如果以後再上這樣的課文,我會適當改變一下教學方法,讓學生輕鬆一些,不僅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愛蓮說》教案 篇3

  一、教學設想:

  《愛蓮說》是八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我在教案的設計上,力求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力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輔以教師的點撥;從教法上看,力求將傳統的誦讀法與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說”的 特點,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反覆朗讀以至成誦,透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朗讀並背誦課文。2、積累文言詞彙,理解文章內容,學習文章託物言志的寫法。

  2、教學難點: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愛花嗎?

  生:(略)

  師:既然愛花,那麼請你說出一種你喜愛的花,並說出喜愛的原因。

  生答:(略)

  師:看來,同學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卻百花不愛,偏偏對蓮花情有獨鍾,併為它寫下了一篇傳世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愛蓮說》(板書課題:愛蓮說)

  師:咱們先一起欣賞一幅畫(開啟多媒體課件----國畫“蓮花”)。多美的蓮花啊!清純,脫俗,它從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愛物。請同學們搜尋一下記憶中有關描寫蓮花的古詩文句,並朗讀給全班同學聽。

  示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瞭解體裁,簡介作者。

  ①瞭解體裁

  點撥:“說”在這裡表示一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愛蓮說》就是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②②作者簡介

  明確: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

  三、整體把握,感知語言。

  1、學生自由的讀課文。

  2、聽錄音,注意朗讀的節奏和情感。

  3、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分組自學,疏通文意。

  1、分組自學,要求:①對照註釋,利用工具書,翻譯全文。

  ②不懂之處,互相討論。

  2、彙報自學情況,不懂之處,舉手提出,可指名回答。

  五、合作探究,品味賞析。

  1、探究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學生分組討論,與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的合作學習相結合)

  (多媒體展示問題)

  ①.提問: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喜愛哪一種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②.提問:文章用了兩個“獨”字,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生活態度。

  討論並歸納:兩個“獨”字,充分表現了作者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又表明了自已不同於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③.提問:“我”愛蓮花什麼呢?

  討論並歸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④.提問:具體地說說作者寫蓮的哪些美好形象。

  討論並歸納:

  (1)從生長環境方面:寫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濯清漣而不妖”的質樸;(2)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寫她“香遠益清”的芳香;(3)從風度方面:寫她“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清高。這些描寫,是將蓮人格化了,是把她作為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徵。

  ⑤.提問: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蓮”比喻象徵哪三種人?

  討論並歸納: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徵成隱士,把牡丹比喻象徵成富貴的人,把蓮花比喻象徵成君子。

  2.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點撥: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見他讚美蓮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讚美蓮花去讚美具有蓮花一樣的高尚品格的人,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這種寫法叫“託物言志”。

  六、背誦積累,積澱語感

  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七、實踐語言,習得語感

  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以“我愛 ”說或寫一段話,抓住所說事物的特徵,力求能出新意。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八、歸納總結

  本文託物言志,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鄙棄。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德,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

  附:板書設計

  愛 蓮 說

  周敦頤

  出淤泥而不染——————————————高潔

  濯清漣而不妖——————————————質樸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正直

  香遠益清————————————---——-芳香

  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清高

  託物——————————————————言志

  (蓮) (不慕名利 潔身自好)

《愛蓮說》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字詞的解釋和文章的翻譯。(重點)

  2、在理解的基礎上背熟全文。

  3、理解語句的比喻意義,領會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重難點)

  4、感受蓮花的高潔之美和作者潔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學習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歸納預習筆記。

  ㈠作家作品簡介,例如:

  周敦頤,( )朝著名哲學家,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諡號元公,本文選自( )。

  ㈡ 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疏通文意。

  1、字音字形,例如:

  周敦頤 蕃 淤泥 濯 蔓 褻玩 噫 鮮有聞

  2、重點字詞的解釋,例如:

  ①蕃 ②獨③益清 ④亭亭⑤植 ⑥濯⑦褻玩 ⑧宜⑨予⑩鮮

  3、重點句子翻譯,例如:

  ①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③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⑤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㈢文言知識積累,例如:

  通假字(蕃)

  古今異義(鮮、予、宜)

  重點虛詞(之、而)

  詞類活用(蔓、枝、遠)

  文言句式(“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

  三、初步領悟,前5小題用原文語句填空:

  1、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2、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4、“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

  6、《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 )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 )為蓮的總陪襯,以( )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 )。

  7、《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借物抒情( )。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一段是從哪三個方面來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美好的品質的?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品質?

  2、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3、舉例說明第二段所用的修辭方法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5、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讚揚的蓮花的高貴品質。

  6、作者借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你認為這種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愛蓮說》教案 篇5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愛蓮說》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短文兩篇》中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採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對這種態度的讚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覆誦讀中,領會文章內涵,並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2、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經過七年級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對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經過以往的閱讀訓練,學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能夠從朗讀中獲得學習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加入到背誦、解說、創作等學習活動中。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

  言文的能力;

  (這一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

  (因為新課標提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的要求。)

  3、學習採用託物言志的寫法來表述自己的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採用託物言志的寫法來表述自己的觀點,生動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匯入:

  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圖片引入情景,由學生回憶有關詠“蓮”的詩句引入課文,從古到今,有多少人讚美蓮花,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周敦頤是如何讚美蓮花的,為什麼要讚美蓮花?

  【設計意圖:由賞心悅目的圖片配上高山流水的古曲,從視覺和聽覺上渲染課堂氣氛,也讓學生感受蓮的魅力,為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本文做鋪墊,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誦讀感知

  1讀、示範背誦。以此來激起學生背誦短文的興趣和信心。

  2讀、學生對照課文註釋小聲讀,體會句中關鍵字詞表達的感情。

  3讀、指名朗讀,針對學生朗讀情況,學生自評,教師適當點撥。

  【設計意圖:朗讀是文言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朗讀中,以聲正字,以聲斷句,以聲達意,以聲傳情,在理解文章內涵的基礎上,領悟作者寄予文字中思想情感,用語音重現作者的思想情感。透過這樣的方式,漸次提高,最終熟讀成誦。】

  (三)自主學習

  1、什麼是“說”?

  題解:“說”是古代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章,偏重於議論,所以後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

  【設計意圖:瞭解本文的文體,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內涵】

  2、交流收集的作者情況。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疏通文意

  ①學生對照註釋理解句意,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②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有關難字難句的問題。

  【設計意圖:疏通文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環節,在自讀自疑的基礎上,學生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由大家討論,老師加以點撥。教師透過對學生學法的指導,給予強調和提示,幫助學生掃清語言障礙。能達到熟練準確翻譯的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同時又教給學生翻譯文言文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

  (四)合作探究

  1、請你在課文中找出直接描寫“蓮”的句子,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蓮”的?

  知識明確:

  託物言志:即抽取事物的某種物徵,來象徵人的某種品格,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2、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為什麼還要寫其他花呢?

  3、找出課文中的原句,體會作者對三種花各持什麼態度?

  4、小結。

  【設計意圖:力求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課文材料,體現新課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的理念。品味課文內容時,主要以託物言志為突破口,帶動全篇的品析,引導學生在詞句的品析中強化文言語感,體味作者不同流合汙,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懷,從而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

  (五)延伸拓展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表達的“獨愛蓮”而不喜愛“牡丹”的道德情操?

  (對這個問題,教師應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對較消極的學生要適當地進行鼓勵。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就適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

  【設計意圖: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於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六)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仿寫《愛蓮說》

  你喜歡什麼花草樹木?以我愛___為題,寫一篇小作文,點明所託之物,所言之志。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準確地把握志與物之間的聯絡,同時,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並暗示性地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愛蓮說》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背誦課文

  教學設想

  1.課型:語言自讀涵詠課

  2.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同學們,我們能夠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為大自然為我們創設了一個美好的生活空間,它用神異之筆為我們渲染了一個清新的綠色世界,還不忘用萬紫千紅的花來點綴它。正因為有花,這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所以,人們都非常愛花,並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寫梅花的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描寫牡丹的詩句“天下無雙豔,人間第一香”,描寫杏花的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可以說,描寫花的詩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卻百花不愛,偏偏對蓮花情有獨鍾,併為它寫下了一篇傳世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愛蓮說》(板書課題:愛蓮說)

  設計二:

  師:同學們,你們愛花嗎?

  生:(略)

  師:既然愛花,那麼請你說出一種你喜愛的花,並說出喜愛的原因。

  生答:(略)

  師:看來,同學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卻百花不愛,偏偏對蓮花情有獨鍾,併為它寫下了一篇傳世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愛蓮說》(板書課題:愛蓮說)

  設計三:

  師:這節課,咱們先一起欣賞一幅畫(開啟多媒體課件----國畫“蓮花”)。多美的蓮花啊!清純,脫俗,她從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愛物。請同學們搜尋一下記憶中有關描寫蓮花的古詩文句,並朗讀給全班同學聽。

  生答:(略)(充分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網路資源現場調閱網上有關“蓮花”的古詩文句)

  師:同學們平時看的書很多,朗讀得也不錯,這些詩句都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蓮花,讚美了蓮花,令人陶醉,令人難忘。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宋代哲學家的名作----《愛蓮說》(板書課題:愛蓮說)

  [注:三種“導語設計”根據課堂需要任選一種。]

  二、整體把握,感知語言

  1.教師範讀,同時要求學生給生字注音,並標出難句。

  2.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3.任抽兩名學生朗讀課文,同時讓其餘學生注意糾正錯誤的字音、語氣、語調、節奏等。

  4.全班齊讀課文,並結合註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語言,領悟語感

  師:我們把課文讀好了,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愛蓮,那麼,蓮花的可愛之處表現在哪裡呢?

  [明確]①從生長環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潔、質樸;②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③從風度方面寫出了蓮“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清高。

  師:作者如此深情地為蓮花高唱讚歌,文章是不是僅僅寫蓮花呢?

  [明確]作者借蓮花來寫人。①在社會大環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高潔質樸;②作者自喻不與俗人為伍,以蓮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擬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③把蓮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剛直、莊重,大有如屈原所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高貴品質。

  師:作者借蓮花來寫人,而又直接在文中點出來,那這種寫法叫什麼?(明確:託物喻人)那麼,下面我們結合“時代與環境資料”(開啟多媒體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後,想一想,周敦頤身上具有哪些“蓮花”的品格?

  提示:學生活動,教師小結。

  小結:大家說得棒極了。作者之所以能寫出“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息息相關,更和他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關。周敦頤那筆筆傳神、句句融情的文筆是不是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要寫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僅要貼近生活,有真實的經歷,還要體現自身價值的鮮明的獨特的個性。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把周敦頤為什麼要借蓮花來抒發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闡述清楚了。下面同學們回顧一下,看看還有什麼不懂的,提出來,請同學幫助解決。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篇文章的主體寫的蓮,為什麼要寫菊和牡丹?

  [提示]對比、襯托(正襯、反襯)

  (2)為什麼作者在第一段連用兩個“獨”字?

  [提示]第一、說明周敦頤和陶淵明一樣,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第二、作者贊同陶淵明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但不贊同陶淵明的隱居、逃避現實。連用兩個“獨”字,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自己還有不同於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3)課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蓮”的順序寫的,為什麼文末卻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呢?

  [提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蓮”的順序,是為了突出作者對蓮的喜愛;後文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寫,是從褒貶的角度,說明凡是超凡脫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少,而趨勢媚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寫,最後用反面的反襯一下,更有獨到之處;三句分別用陳述句、疑問句和感嘆句表述,特別是最後寫牡丹時用了感嘆號,更表達了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

  四、實踐語言,習得語感

  1.讀了《愛蓮說》,我們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託自己感情的託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歡……”句式說一段話,所借之物不拘泥於花草樹木。但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內在聯絡;第二,要有新意。

  (學生活動,教師適時點評)

  2.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比如說“央視”20xx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內江城管透視》),我們作為中學生該怎麼對待這些問題呢?

  (學生討論,老師適時引導點評)

  五、背誦積累,積澱語感

  1.延伸積累,師生補充有關描寫“蓮花”的詩句。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六、結束語

  課上,同學們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為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文章,為了使這篇課文進一步得到深化和運用,今天回家的作業就是寫一篇託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學們在欣賞蓮花的“亭亭淨植”同時,別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啟示。

  附: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出淤泥而不染————————————高潔

  生長環境

  濯清蓮而不妖——————————質樸

  不慕名利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花之君子

  體態香氣潔身自好

  香遠益清————————————芳香

  風度: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清亮

  託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