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樹與人類、動植物之間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關係。

  2、懂得感恩,對周圍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在老樹長大的過程中有誰幫助過它,它們是怎麼樣幫助老樹的?

  二、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第一部分。

  師:老樹長大的過程中,有哪些朋友幫助過它呀?

  2、聽故事第二部分。

  師:原來這麼多的朋友都幫助過老樹,所以老樹對大家說了“謝謝”,聽了老樹的感謝,它的朋友們會怎麼回答呢?

  3、聽故事第三部分。

  小結:原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三、聯絡生活,懂得感恩。

  1、師:我們小朋友就像一棵小樹苗,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也得到過許多的幫助,你得到了些什麼幫助?誰願意來說一說。

  2、幼兒討論並講述。

  四、活動延伸。

  製作愛心卡,請幼兒記錄如何回報愛自己的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2

  設計意圖:

  擁有朋友是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最幸福的事情,對於大班幼兒來說,即將升入小學,只有和朋友在一起生活、學習,才能更快的適應學校的生活,更能體驗學校生活的快樂,而沒有朋友的幼兒會孤單和無奈的。由此,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的社會適應性需求,設計組織此活動,引導幼兒善於結交朋友,當與朋友發生了碰撞,要學會諒解,不生氣,培養幼兒人際交往的能力,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說出朋友的名字、外貌特徵及愛好,增進同伴間的相互瞭解。(重點)

  2、透過活動,知道朋友間應相互諒解,友好相處,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難點)

  3、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樹幹、樹葉形卡紙、彩筆、課件、錄音機、半圓形場地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看”,瞭解好朋友

  遊戲“猜猜看”:說出好朋友長什麼樣?穿著什麼樣的服裝?說出好朋友最明顯的特徵。

  能閉上眼睛,說出好朋友的樣子。引導幼兒語言連貫、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二、誇誇好朋友,增進了解。

  誇誇好朋友:說出好朋友有哪些本領,哪個本領最棒、讓你佩服?

  知道好朋友的本領,應學習好朋友的優點,和好朋友共同進步。老師也來誇誇自己的好朋友。滲透:在學校裡也要了解自己的同學,成為朋友,共同進步。

  三、結合課件(1)講故事:《兩片小樹葉》

  1、觀看課件,老師配樂有感情的講故事,中斷提問:“請你們想一個好辦法幫助歡歡和樂樂和好?同伴間討論,老師注意傾聽並參與討論。

  2、請幼兒交流自己的好辦法,老師有感情講完故事。體驗朋友間要互相理解,有朋友才會快樂。

  四、結合課件(2)討論:好朋友做的對

  觀看課件後,提問“請小朋友看一看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他們做的對嗎?為什麼?你和好朋友曾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你是怎麼做的?為什麼?”感受朋友間應友好相處,遇到有摩擦的時候,應互相諒解、不生氣。

  引導幼兒知道:即將上學,會遇到新的朋友,和朋友友好相處,真心的對待朋友,我們會有更多的朋友,會生活得快樂。

  五、製作“朋友樹”。

  1、共同製作“朋友樹”:老師和幼兒共同製作小樹葉,提醒幼兒做事專心、迅速。

  2、欣賞“朋友樹”:這棵朋友樹變的怎樣了?和好朋友在“朋友樹”前照相留念。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3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讓幼兒知道秋天樹葉的變化,鞏固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2.學習用沙畫的技能表現秋天的樹,初步培養幼兒對沙畫的興趣。

  3.培養幼兒耐心、細心的作業態度和良好性格。

  活動準備:

  1.範畫秋天的梧桐樹、楓樹、銀杏樹各一張。

  2.春夏秋冬樹木變化的電腦課件。

  3.每人一把剪刀;紅、綠、黃、咖啡色沙子各一袋;將白紙貼在廢舊紙板上,人手一張。

  4.每組四種顏色標記盤。

  活動過程:

  1.欣賞春、夏、秋、冬樹木變化的動畫情景,讓幼兒辨別秋天的樹,並說出秋天的特徵。

  2.教師出示沙畫秋天的梧桐樹、楓樹、銀杏樹,讓幼兒說出名稱及其異同,激發幼兒對沙畫的興趣。

  3.教師講解沙畫操作技能並交代每一步驟。

  教師:這張楓葉沙畫是怎麼做的呢?首先在老師事先準備的廢舊紙板上畫出楓葉剪下來,撕開另一面的雙面膠後平放在白紙上(記住有雙面膠的一面朝上);接著選好沙子的顏色備用。首先倒適量的沙子,用食指把它們抹勻,然後把多下來的沙子倒在相應的顏色標記盤裡,這樣桌子就乾淨了。待會兒老師請小朋友來做小樹葉,做好後把小樹葉送給大樹媽媽。相信你們只要細心、認真,一定能做好。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邊指導邊巡視,提示幼兒將沙子倒在相應的顏色標記盤裡。

  (2)教師根據幼兒沙畫情況,讓能力較強的幼兒選兩種或三種沙子製作樹葉,使葉子的變化更明顯,如綠葉變黃,黃葉變咖啡色。

  5.師生共同佈置秋天的樹。

  教師:小朋友做的樹葉真棒,就像真的樹葉一樣,大樹媽媽可高興了。現在請小樹葉們一起來把大樹媽媽打扮得更漂亮吧!

  評析:教師將孩子們的作業佈置成一幅美麗的秋天的樹林,並伴有鼓勵、讚美的語言,讓孩子們享受作業成功後的愉快感、自豪感,師生共享快樂。

  6.師生圍著大樹媽媽表演小樹葉歌曲結束。

  教師:今天在小朋友的幫助下,這些大樹變得更漂亮了,我們一起來圍著大樹媽媽扮演小樹葉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4

  【活動目標】

  1、探究測量樹圍的工具和方法。

  2、嘗試使用測量工具,並能進行簡單的記錄和比較。

  3、體驗與同伴合作完成的成功與愉悅。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繩子、皮尺、布條、記號筆、記錄表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樹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樹幹的粗細。

  1、今天,老師請來了幾個朋友,你們看,他們是誰呀?播放ppt。

  2、他們有什麼地方不同?(引導幼兒觀察樹幹、樹枝的粗細)

  二、自由探索樹幹樹枝的粗細,初步學習使用測量工具。

  (一)幼兒初步探索使用測量工具。

  1、有的樹幹很粗,有的很細,那麼怎樣才能知道樹有多粗多細呢?

  2、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一些測量工具,就放在小朋友的椅子底下,你們把身體當成樹幹、手臂當成樹枝,互相合作量一量樹幹有多粗,樹枝有多細。

  3、幼兒說一說自己使用的測量工具及方法。

  4、教師小結幼兒探索結果。

  (二)教師引導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測量。

  1、那誰能告訴我你測量的樹幹有多粗呢?你是怎麼測量呢?

  2、教師引導幼兒正確的測量方法。(請你拿著布條的一端繞樹幹一圈,布條介面的地方請你做個記號。)

  3、幼兒第二次學習測量。

  4、教師小結幼兒測量結果。

  三、用皮尺進行測量,並在記錄表上做記錄。

  1、出示皮尺,引導幼兒觀察皮尺上的刻度和數字,量的時候要從數字1開始量。

  2、幼兒學習使用皮尺的測量方法並把測量的結果在表格上記錄下來。

  四、遊戲:大樹小樹。

  1、出示ppt。(讓幼兒觀察用手臂測量的大樹)

  2、幼兒感受樹兒的粗細。

  3、遊戲:《大樹小樹》。

  個人反思:

  這節教學活動有好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

  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別的開心,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幼兒之間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交流多次嘗試的機會。發現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5

  活動目標:

  1.知道樹對人和動物有很多好處,知道要保護樹,樹立環保意識。

  2.理解散文詩內容,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3.幼兒大膽想象,嘗試仿編詩中的句子,並樂意參加角色表演。

  二、活動準備樹樁及大樹的背景圖,頭飾,圖片。三、活動過程一.教師以樹的角色匯入。

  師:大家好,我是樹媽媽,很高興來到這裡,孩子們,你們喜歡我嗎?我也很愛你們。可是前不久,發生了一件令我很傷心的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啊?

  1、出示樹樁及流淚的小鳥背景圖。

  提問:誰能告訴我,我的朋友怎麼了?小鳥為什麼流眼淚?

  師小結:原來小鳥流淚是因為大樹被砍掉了,它們無法在上面築巢,沒有家了,那我們要趕快行動起來,一起保護大自然,孩子們,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它呢?

  2、出示大樹的背景圖。

  師:樹樁經過人們的共同培育,慢慢的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有一位小作家也非常喜歡這棵樹,編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欣賞散文詩。

  1、教師念散文詩《樹真好》,幼兒欣賞。

  提問:誰能告訴我詩中說了大樹有什麼用途?(幼兒說出一個,師出示一張相應的圖片)

  2、教師再次念一遍,引導幼兒用詩中的句子”樹真好”來完整的說出它的一個用途。

  3、師幼共同完整地念散文詩,同時可以邊念邊表演。

  4、個別幼兒表演。

  師:大樹覺得你們唸的真好聽,想邀請你們到前面來表演,誰願意的?

  5、教師當大樹,幼兒表演。

  6、全班幼兒分組表演。

  三、創編散文詩。

  1、師:大樹還有很多用途,除了散文詩中說到的,你們還知道別的嗎?

  2、師:我想把你們剛才說到的這些,也來編成一首好聽的散文詩,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四、環保教育師:樹有這麼多的用途,對人類和動物都有很多的好處,孩子們,我們可以怎麼保護它呢?

  師總結: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人們帶來這麼多的好處,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不亂砍亂伐,不搖樹,不爬樹,不著樹枝,做個保護環境的小朋友,也要讓爸爸媽媽,身邊的其他人都來保護花草樹木。還有我們要節約用紙,去超市時帶上環保購物袋,出去吃飯時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也是保護樹木的好方法,孩子們,你們能做到嗎?

  五、結束活動。

  師:天氣漸漸暖和了,幼兒園裡面的樹被太陽曬得火辣辣的,感覺到很渴,我們一起去給他們澆澆水,好嗎?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綠色皺紋紙和綠色彩紙製作柳樹。

  2、發展幼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

  3、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和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的集體觀念。

  活動準備:

  1、活動之前帶領幼兒觀察、認識柳樹的基本特徵。

  2、每組1張教師已經畫好樹幹的教大作業紙,並準備長短不一的長條綠色皺紋紙,小長方形的綠色蠟光紙、膠水、剪刀若干。

  3、投影儀一臺,投影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

  1、請幼兒猜謎語:有個姑娘志氣大,江南塞北都安家,湖水替她照鏡子,春風幫她梳頭髮。(柳樹)

  2、放幻燈(美麗春天景象)讓幼兒觀察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小草也長出來了,花也開了,燕子也回來了。豐富幼兒對春天特徵的認識,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3、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製作了一棵垂柳,並把它佈置在活動室的牆面上,你們喜歡嗎?

  4、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說說這棵垂柳的各部分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5、教師小結:這棵垂柳是用綠色皺紋紙和綠色彩紙製作的,進談我們也來學做一棵垂柳,一起佈置一個美麗的垂柳林。

  二、師生討論製作方法怎樣才能製作一棵美麗的垂柳呢?(引導幼兒回憶柳枝是長長的,向下垂的,葉子均勻地長在柳枝上)教師講解示範,引導幼兒用長短不一的長短不一的長條綠色皺紋紙,採用搓捻的方法(用雙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向相反方向使勁,搓捻成細條)搓成柳枝,然後均勻貼上在樹幹的適當位置。若長度不夠,可採用連線貼上方法,增加長度,再用綠色大小不一的長方形蠟光紙對摺重疊後用剪刀左右剪狐線,剪出許多大小不一,形狀大致相同的柳葉,均勻貼上在柳枝的適當位置上。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將幼兒分成每兩人一組,合作製作一棵垂柳,要求幼兒互相商量,好好合作,可以模仿老師的製作方法,也可以自創方法。

  2、師巡迴指導,表揚善於動腦及能較好合作的幼兒鼓勵添畫內容豐富畫面。

  四、佈置柳樹林

  1、讓幼兒自由參加同伴的作品,看看那組的柳樹生“長”得茂盛,柳枝多而垂,柳葉大小距離均勻。

  2、教師協助幼兒將作品一一佈置在牆面上,形成一個美麗的“柳樹林”。

  3、師生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共同欣賞“柳樹林”,體驗參與環境佈置的愉快感。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7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徵及角色前後兩種不同的表現。

  2、使幼兒初步學習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操作卡片“會長魚的樹”(幻燈、連環畫)。

  2、知識準備:有關魚的飼養知識。

  三、活動過程與方法。

  1、出示咪眯的木偶,介紹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由一名幼兒戴小貓頭飾出場:我是小貓咪咪,我最愛吃魚了,可是自己釣魚太辛苦了,怎麼辦呢?(小貓伸個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師:咦!小貓不釣魚卻在睡覺,那它要吃魚怎麼辦呢?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講述一遍故事,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故事名字叫什麼?咪咪是隻怎樣的小貓?它希望什麼樣?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麼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實現它的願望了嗎?它是怎樣實現的?

  (2)教師邊放幻燈片或翻連環畫冊,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後,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眯咪是怎樣的?所以它有什麼願望?後來咪咪是怎樣實現自己的願望的?

  (3)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實現願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後來咪咪知道只有透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3、發揮幼兒的想象與創造,拓展其思維範圍。

  (1)幫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讓樹上長出魚來。

  (2)啟發幼兒想象創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想法。

  師: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們動腦筋發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明了火車、汽車;不想自己挑水就發明了自來水,你能發明什麼,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呢?

  4、請幼兒創編童話故事。

  四、各領域滲透。

  1、音樂: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鼓勵幼兒創編歌詞。

  2、美術: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設計、想象,將故事繪製成連環畫。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出幼兒的設計圖案,鼓勵幼兒的創造,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讓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請家長傾聽孩子創編的童話故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圖案和線條有規律地對樹葉的中心和邊緣進行裝飾。

  2、體驗幫助他人獲得的快樂情感。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童話劇表演《樹媽媽的三片樹葉》

  2、樹葉範畫三片樹葉(作教具)。

  3、水筆、幼兒人手一片樹葉。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景表演《樹媽媽的三片樹葉》

  提問:現在樹媽媽身上一片小樹葉也沒有了,怎麼去參加“愛心PART”呢?

  (幼兒能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二、出示範例圖片、觀察欣賞

  提問:樹葉上有些什麼?他們有些什麼規律?

  小結:樹葉寶寶的中間是大大的圖案,旁邊是小小的花邊,這些花邊都是由線條和圖形有規律的組成的。

  三、引導創作及指導

  1、提問:你打算怎樣來裝飾小樹葉?準備送給誰?為什麼要送給他?

  (教師及時肯定、鼓勵幼兒的想法)

  2、個別幼兒示範繪畫

  (鼓勵幼兒中間的圖案要畫得大)

  3、幼兒作畫

  (1)請幼兒用勾線筆在樹葉上進行裝飾。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來裝飾。

  (2)將裝飾好的樹葉貼在“樹媽媽”的身上,注意樹葉的分佈。

  四、引導講評

  以“樹媽媽”與幼兒對話的形式從情感、技能上進行講評。

  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激發引導孩子們的想象力,孩子們最大的樂趣也在於幻想,每一個孩子的心都是一個充滿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師的教學應著眼於童心的釋放,鼓勵兒童好奇心的張揚,童話故事正是迎合了幼兒這一特點,它以豐富奇特的想像和大膽的誇張深深地吸引著幼兒,成為教師與幼兒之間溝通的橋樑。童話劇對幼兒的美術創造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因為,情緒、情感既是美術創造內容的來源,又是創造活動動力之所在。老師正是運用了孩子喜愛童話故事這一特點運用童話劇表演激起了幼兒情感,使他們的心靈始終處於活躍狀態,創造的靈感就會產生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9

  活動目標:

  1、欣賞秋天樹的造型、色彩。

  2、根據自己對秋天的認識以及在欣賞的過程中的收穫,表現秋天大樹的特徵。

  3、積極嘗試運用各種色彩的疊加進行自由的表現。

  活動準備:

  1、電腦製作有關秋景的flash圖片。

  2、幼兒已積累有關秋天色彩的經驗。

  3、白紙和油畫棒人手一份。

  4、幼兒已學唱《小樹葉》的歌曲。

  活動過程:

  1、觀察flash圖片,回憶相關經驗。

  (1)教師: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季節的景色?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自己的經驗進行講述,如這是秋天的樹,樹葉變顏色了,有的變成了紅色,有的變成了黃色;樹上結了果子等。)

  (2)小結:對了,這是秋天的大樹,你們看,樹葉有許多漂亮的顏色呢,有紅色的、黃色的、棕色的、咖啡色的,當然也有的是綠色的;大樹還結了許多果子,有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子,橘紅色的橘子,橙子和柿子等等,秋天真美麗。(教師著重請幼兒根據自己觀察圖片和日常觀察的`經驗,說說有關秋天樹木的色彩以及各種相關常識)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繪畫的方法

  (1)教師:你想畫什麼樣子的大樹呢?(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講述,教師引導幼兒用描述性的語言講述秋天大樹的樣子。)

  (2)繪畫方法參與

  a、落葉樹畫法:先用深色的油畫棒畫出粗粗的樹幹,在樹幹上畫出稍細一點的樹枝,樹枝像手臂一樣向上向前伸出;在樹枝上用黃色、紅色、紫色和咖啡色等顏色畫出片片樹葉。

  b、果樹畫法:先畫出樹幹,再畫出樹冠的輪廓,在樹冠中間畫上許多漂亮的水果(紅色的蘋果、黃色的梨子和橙色的橘子等等),用綠色將樹冠部分塗滿。

  3、引導幼兒自由繪畫

  (1)教師交代繪畫的內容

  a、教師:秋天真美麗!今天,我們大家就來畫一畫秋天美麗的大樹吧!

  b、教師:先想好畫什麼樣子的大樹,是畫大樹落葉還是畫果樹;畫許多落葉樹就成了樹林,畫許多的果樹就成了果園;除了畫樹以外,還有哪些秋天的景色,請你也畫出來。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4、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

  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每個幼兒繪畫的特點。

  5、播放歌曲《小樹葉》,幼兒隨音樂做動作走出活動室,到戶外觀賞秋天的景色。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10

  夏日裡滿樹鮮豔絢麗的合歡花,以及滿地的落英繽紛,總是吸引著孩子們欣喜、探究的眼球。基於他們表現出的對合歡花的濃厚興趣,我決定安排一堂綜合認識合歡的活動課。

  教學要求:

  1.觀察認識合歡的花、樹、皮。

  2.簡單瞭解其各部分的功用。

  3.培養鍛鍊幼兒的動腦動手及想象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1.查資料,搜圖片,製作幻燈片。

  2.紙筆、顏料、膠水。

  3.合歡的花、葉若干(分別放在小筐裡)。

  教學方法:

  觀察法、講解法、引導發現法、操作法等。

  先放幻燈給孩子們看,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活動興趣和探究慾望;然後組織全體聚到合歡樹下,從觀察入手,一步步來引導他們認識合歡樹,瞭解合歡樹。

  教學過程

  1.提問幼兒合歡樹的名稱

  簡單瞭解它的別名:夜合樹、馬纓花、絨花樹、扁擔樹、芙蓉樹。

  2.對照實物,觀察、講述、認識。

  樹幹:樹幹的顏色一般是淺灰褐色。

  樹皮:樹皮輕度縱裂。

  樹枝:枝粗而疏生,幼枝帶稜角。

  葉子的顏色:綠色;

  葉子的特性:葉奇,日落而合,日出而開,給人以友好之象徵;

  葉子的生長方式:葉為偶數兩面羽狀複葉,互生。

  花的形狀、顏色:花美,形似絨球,花絲上部為紅色或粉紅色絲狀,簇結成球。

  花的氣味:清香襲人(讓孩子們親自聞一聞,說一說。)

  果實:果實為莢果,成熟期在十月。(留下懸念:小朋友可要留心觀察啊,看它什麼時候結莢。)

  (對於知識點比較難的地方只讓幼兒簡單瞭解。)

  3.簡述其價值。

  合歡樹姿態美觀,花葉清奇,綠蔭如傘,氣味芳香,可供觀賞;

  木材堅實,紋理通直,結構細密,經久耐用,可供製傢俱、農具、建築、造船之用;

  合歡樹陰陽有別,被稱為敏感性植物, 被列為地震觀測的首選樹種;

  合歡皮、合歡花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4.撿落花。

  老師和孩子們一塊撿拾落在地上的合歡花,一邊撿一邊數數。

  5.貼上、添畫。

  讓幼兒大膽想象、自由發揮,利用花、梗和葉片進行貼上、添畫。

  6.展評幼兒作品。

  繼續觀察合歡樹,並做簡單記錄。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是增長知識的手段,動手動腦是探索發現的途徑。這次活動課,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性極高,不但知道了合歡樹各部分的名稱,而且對其特點和功用也有了大致瞭解,更是滿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慾。就是有的幼兒對觀察到的不能運用比較合適的語言來表達,還有待於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說多練。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11

  活動準備:

  1、理解並初步掌握兒歌《風兒唱歌樹跳舞》的內容,嘗試創編兒歌。

  2、能大膽地模仿樹兒跳舞動作,積極參與兒歌表演。

  活動目標:

  (一)遊戲:風兒唱歌樹跳舞

  1、老師掛上“風兒”的胸飾,幼兒掛上“樹兒”的胸飾。

  老師以“風兒”的口吻說:“我是風兒,你是誰呀?”“今天我要跟你們做個遊戲,你們高興嗎?”“就找個空地方準備好吧!”

  “當風兒唱歌時,樹兒就跳起舞來。明白了嗎?”師生遊戲。

  2、提問:剛才風兒是怎樣唱歌的?(風兒唱歌嗚嗚嗚。)幼兒學說。

  聽到風兒的歌聲,樹兒樂得怎樣了?(樹兒樂得跳起舞。)幼兒學說。

  3、“你們還想做遊戲嗎?不過這次,有個小小的要求,你們可要聽仔細了。當風兒唱完歌,樹兒就馬上做一個漂亮的動作。”師生再次遊戲。

  4、提問:請介紹一下,你做的是什麼動作?(逐一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動作。)

  (二)學習兒歌

  1、“唉!有點累了,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樹兒,它們是怎樣跳舞的?我們一起聽兒歌,仔細聽,它們做了哪些動作?”(教師示範念兒歌。)

  2、提問“樹兒是怎樣做的?”(請幼兒說一說)

  3、“風兒來喊口令,樹兒們一起來學一學它們的動作。”

  老師說:一二三四 幼兒做動作:擺擺頭

  二二三四 挺胸脯

  三二三四 彎彎腰

  四二三四 扭屁股

  4、“我們一起再來一遍,這次要做得更漂亮。”(再次遊戲)

  “嗚嗚嗚,嗚嗚嗚,風兒唱歌樹跳舞。”

  5、“這首兒歌真好聽,你們能跟著一起來唸兒歌嗎?”幼兒隨老師跟念兒歌兩遍。

  (三)表演兒歌

  1、“好,我做風兒,你們做樹兒,我們一起來表演兒歌。”師生表演。

  2、再次表演。你們表演得真棒!

  (四)創編兒歌。

  1、樹兒跳的舞真美啊!除了擺擺頭、挺胸脯、彎彎腰、扭屁股動作外,想一想,還會怎樣跳呢?(幼兒說出:轉轉頭、拍拍手、伸伸臂、踢踢腿、等)將幼兒想出來的動作編到兒歌裡。

  2、風兒的歌聲傳得遠遠的。還有誰會聽見這美妙的歌聲呢?它又會怎樣跳舞呢?(幼兒說出:花兒)(花兒點點頭、露笑臉、等)將幼兒想到的編到兒歌裡。

  3、除了花兒,還有誰也會聽到風兒的歌聲呢?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把它們也編到兒歌裡。

  附兒歌:《風兒唱歌樹跳舞》

  風兒唱歌嗚嗚嗚,

  樹兒樂得跳起舞。

  一二三四擺擺頭;

  二二三四挺胸脯;

  三二三四彎彎腰;

  四二三四扭屁股。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12

  教學內容:美術活動《樹》

  教學目標:

  1. 學習用點、線及簡單圖案有規則地裝飾樹。

  2. 萌發對黑白畫的興趣和美感。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範畫兩幅;線描畫作品若干。

  2.《幼兒畫冊》、勾線筆。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用點、線及簡單圖案有規則地裝飾樹。

  難點:萌發黑白畫意識。

  教學手段與方法:

  示範法、觀察法、操作法等。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匯入,引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特別的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畫中的樹和我們以前畫的樹有什麼不一樣?

  二、基本部分

  1. 教師講解示範,引導幼兒學習作畫過程。

  出示範作,提問:

  這兩幅畫美嗎?是怎樣裝飾的呢?用到了哪些圖案?

  除了這些圖案可以裝飾外,你覺得還能用哪些圖案進行裝飾?

  2. 提出作畫要求。

  今天,小朋友們也來當一個小小設計家,把樹打扮得漂亮些。

  (1)畫的時候要先畫一棵樹的樹幹,再畫上樹杈。樹幹可以畫得大一些,粗一些,這樣可以有地方進行裝飾。

  (2)然後在樹幹、樹杈、樹葉部位,分別用圓點、短線及各種幾何圖案進行裝飾,裝飾的要密一點。

  3. 組織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作畫。

  (2)根據個別幼兒的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或幫助。

  三、結束部分

  1. 欣賞作品,相互評價。

  2. 提問:你做喜歡誰的作品呢?他是怎樣進行裝飾的?

  教學反思:

  冬天的樹葉子掉了,於是活動採取線描畫的形式來組織幼兒繪畫冬天的樹。雖然沒有色彩,但是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使幼兒從黑白線描畫中體會到:沒有其他顏色,黑白也可以這麼美,從而瞭解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在活動開始前,我下載了許多孩子的線描作品,有靜物、人物、植物等,透過大量的作品欣賞,幼兒感受到了線描畫與眾不同的美感,激發幼兒對線描畫的興趣,感到線描畫是如此有趣,也為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因為之前接觸得很少,很多小朋友對於線描畫還不是很瞭解,在作品的反應中可以看到,還要平時多加練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13

  教學目的:

  1、讓瞭解紙團貼上的方法。

  2、鞏固學過的團球、貼上等技能。

  3、引導幼兒體驗畫面的立體美和操作活動的樂趣,培養認真、仔細操作的良好習慣。

  4、啟發動手操作,大膽表現自己的意願。

  教學準備:紫紅色縐文紙、綠色樹葉、白紙、彩筆、膠水若干,大幅範畫一幅,抹布每組一塊。

  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活動--秋天到了,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各種各樣的果樹都結滿了果實,不僅好吃也很好看。請小朋友說說,秋天都有哪些果樹?(引導說出有山楂樹)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棵豐收的山楂樹。

  2、出示大幅範畫,引起的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畫面的半立體美,激勵動手製作的願望。

  教師:小朋友,你們摸一摸這幅畫,說說你有什麼感覺?(走到幼兒中間,讓每個幼兒都能摸一摸,親自感受一下。)這幅畫看上去怎麼樣?與其它彩筆畫的畫有什麼不同?這幅畫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怎樣做的?(啟發說出這幅畫是用紙團成球,貼上在紙上)3、示範製作方法。

  今天,我們做的山楂樹是用紙和紙球貼上的。怎樣做成的呢?先要在作業紙上畫出山楂樹簡單的樹形(樹冠可以畫成大圓形,也可以畫成大三角形);隨後,將紫紅色縐紋紙用力團成一個個小紙球,再把團好的紙球蘸上膠水,貼上在樹冠上;然後把樹葉貼上在適當位置;最後,用彩筆把樹幹塗滿顏色。一棵豐收的山楂樹就做好了。

  4、交待要求,動手操作,巡迴指導。

  (1)提醒畫山楂樹時,只畫出簡單的輪廓。

  (2)重點指導用力團緊紙球和貼上紙球的方法。

  (3)提醒,紙球和樹葉都要貼上在適當的位置。

  (4)能力強的,貼上結束後,可以用彩筆添畫其它景物(藍天、白雲、小鳥等)

  5、評價作品今天,我們又學了一個新本領;就是用紙球貼畫。大家貼的都很好,現在我們互相看一看,誰的山楂樹豐收了,果子又多、樹葉又密。(互相欣賞與評價)

  6、活動延伸

  (1)在角為幼兒準備有關材料,引導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出蘋果樹、橘子樹等。

  (2)幼兒的作品陳列在角內,供互相欣賞,體驗成功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14

  活動目標:

  1、理解內容,感受散文詩優美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

  2、培養愛街樹情感。

  3、理解散文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內容。

  愛街樹情感。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出示街樹圖:片你們看到了什麼?

  這些樹都種在哪裡?(種在什麼的兩旁?)

  小結:種在路旁邊的樹叫“街樹”。

  老師帶來了一首散文,名字就叫《長長的街樹》。

  二、欣賞散文(理解內容)

  1、整體欣賞散文

  聽後有何感覺?

  小結:感覺優美。

  2、 分段欣賞

  第一段:

  我家窗外有什麼?路兩旁都種了什麼樹?

  小結:窗外有一條長長寬寬的路,路邊種下了2排街樹,有銀杏翠柏還有楊樹。

  承接語:街樹排著筆直的佇列站在那兒。

  街樹是怎樣站的?

  小結:街樹排著筆直的佇列站在那兒。

  幼兒學做筆直的佇列。

  第二段:

  樹在跟我們比什麼?

  小結:街樹的佇列每時每刻都那麼整齊,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街樹互相勾起枝葉,像什麼?

  小結:街樹很愛交朋友。

  第三段:

  承接語:每天我回到家裡的時候,就想念那些街樹的佇列。

  月光下,他們在交談什麼?猜猜看?

  他們是不是也在想念我們?(樹怎麼會想念小朋友?也許小朋友為街樹做了什麼事情,才會使樹想念小朋友?)

  3、朗誦散文(試著有表情地朗誦)

  師幼兒共同朗誦

  總結:街樹讓大家的生活充滿樂趣,變得美好。

  三、拓展經驗(萌發幼兒愛身邊的街樹的情感)

  為什麼道路兩邊要種街樹?

  小結:街樹讓馬路變得乾淨、漂亮,空氣清新。

  活動反思:

  這篇散文比較抽象,並藉助PPT讓孩子感受散文的內容,讓孩子對街樹有個大概的認知及印象,這樣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在感知散文時,不單單學習散文字身的內容,還拓展到了街樹的一些名稱、特徵和用途等。在活動中鼓勵能力較差的幼兒,讓所有參與活動的孩子都能有成功的體驗,並及時肯定孩子的成績,幫助孩子一點點地肯定自己,樹立自信。這樣,幼兒能在這種寬鬆的活動氛圍下,較容易地完成活動內容,體驗活動樂趣。

  小百科:樹木是一種高大的木本組織植物, 由“枝”和“杆”還有“葉”呈現,可存活幾十年。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瞭解樹能淨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掛圖20圖;小朋友的書。

  2、漢字:樹真好

  活動過程

  一、感受樹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激發幼兒喜歡樹木,保護樹木的情感。

  1.出示:一棵大樹

  2.提問:你喜歡樹麼?說說你的理由。

  追問:樹真好,我們怎麼保護樹呢?

  3.小結:看來大家都很喜歡樹,樹讓城市變美,保護了環境,樹為人們提供資源,帶來了便利。樹真好。

  二、感受詩歌的格式,透過欣賞散文中的好詞以及體驗文中的動作等,對作品有更深的認識。

  1、老師帶來一篇優美的散文詩,讓我們聽聽散文詩裡是怎麼說的?

  2、欣賞詩歌―樹真好

  3、提問:還記得散文詩裡說了什麼?

  (鼓勵幼兒用優美的語言敘述,教師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還可以用動作體驗一下)

  4、分析感受念三段,根據詩歌拉出相應的圖片仔細看看,詩歌每一句有什麼一樣的地方?

  詩歌每一句先說了什麼,然後說的是什麼?

  小結:散文詩每一段的都先說了“樹真好”,然後說清楚了樹好在哪裡。

  三、嘗試用詩歌的格式進行想象創編。

  1.幼兒嘗試用詩歌的格式予以仿編你們剛才說到樹有那麼多好處,那請你們編進散文詩好麼?

  2.幼兒分組,三個朋友為一組,在樂曲的伴奏下進行仿編

  3.展示並交流。

  樹真好

  樹真好,

  小鳥可以在樹上築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唧唧喳喳地叫。

  樹真好,

  能擋住大風,不許風沙吵吵鬧鬧,到處亂跑。

  樹真好,

  我家屋子裡清清爽爽,陣陣風兒吹,滿樹花香往屋裡飄。

  樹真好,

  我們全家在樹陰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說說笑笑,熱熱鬧鬧。

  樹真好,

  天熱了,樹下鋪了陰涼兒,我和我的小貓咪,躺在樹下睡午覺。

  樹真好,

  如果有一隻大狗來追我的小貓,小貓就爬到樹上躲起來,氣得大狗“汪汪”叫。

  樹真好,

  我做個鞦韆掛在樹上,讓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搖呀搖,搖呀搖。

  樹真好,

  夏天的夜晚靜悄悄,只有樹葉和微風在一起唱歌謠。

  樹真好,

  樹葉在秋風裡飄呀飄,樹下鋪著樹葉地毯,我們可以在上面滾來滾去,跑跑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