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1
【活動目標】
1、針對冬天和夏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專注傾聽、大膽表達的良好習慣。
2、嘗試以辯論的形式進行交流,提高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3、透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4、透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1、課前與幼兒共同蒐集多種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徵的圖片,並佈置在活動室。
2、錄製散文《夏天》、《小雪花》。
3、可貼上的小紅花。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入話題
教師出示分別代表兩個季節的花卉圖片,請小朋友說說:它們分別在什麼季節開花。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探討冬天和夏天的特點
(1)你認為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夏天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你認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麼好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好的?
3、引入論題,分組討論
教師提出問題:你喜歡冬天還是喜歡夏天?為什麼?將幼兒按觀點的不同分成兩個組,各組幼兒自由交流觀點及理由。
4、講解規則,展開辯論
辯論規則:
(1)兩組幼兒輪流發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發言可以為本隊贏得一朵小花。
(3)一方發言之後,另一方可以反駁,理由充足的,同樣可以贏得小花。
幼兒辯論中,教師注意及時引導幼兒交代清楚自己的觀點和理由,語言表達要完整、流暢。
5、教師簡單小結辯論情況,最後欣賞散文《夏天》、《小雪花》。
活動反思
透過運用場景和圖片等直觀教具,採用比較觀察的方法,讓幼兒區別冬天與夏天,透過談話,討論鼓勵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對冬天和夏天這兩個季節的認識,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不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採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季節遇到的問題?使幼兒進一步加深了對這兩個季節特點的認識,這節課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很高漲,能夠在我的引導下與我積極配合,整個課堂和諧民主,幼兒們能積極地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充分開動了腦筋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2
[教學目標]
1、能發準“蓋、怪、菜”等容易混淆的音。
2、學習集中注意傾聽。
邊念兒歌邊遊戲的形式符合幼兒的學習興趣,此遊戲的關鍵在於合作的人數可以靈活組合,從最初講解,兩人合作玩到最後示範,多人與老師一起玩,要讓幼兒明確鍋蓋只要一人擔任,頂鍋蓋的人數可以不限。
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鍋蓋把頂的人的手指攥緊不放或不回答“燒的什麼菜?”而導致遊戲停頓,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合作遊戲的情況,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材料與環境]
1、有鍋蓋的鍋子一個。
2、幼兒對菜餚名有一定的積累。
[主要環節]
1、老師做炒菜狀,讓幼兒猜猜燒的什麼菜?
2、帶領幼兒一起學念兒歌,注意幫助幼兒發準“蓋、怪、菜”等容易混淆的音。
3、向幼兒講解遊戲玩法和規則。
(1)兩人合作玩遊戲:教師用手掌做鍋蓋,另請一人食指頂著手掌鍋蓋。
(2)必須唸完兒歌,手掌鍋蓋才能去抓頂著鍋蓋的食指,同時食指也要趕緊縮回,不讓鍋蓋抓住。
(3)若被抓住,就問:“燒的什麼菜?”,被抓住者必須說出一道菜名,雙方方能交換角色,繼續遊戲。
4、請3——5名幼兒做頂鍋蓋 的人與教師玩遊戲。進一步講清遊戲規則。
5、幼兒自由結伴,進行遊戲,鼓勵幼兒流暢地講出各種菜餚,迅速敏捷地作出反應。
附兒歌:頂鍋蓋
頂鍋蓋,油炒菜,辣椒辣了不要怪。
噗!一口風。噗!二口風。噗!三口風。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3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內容,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背誦古詩,瞭解農民勞作的艱辛。
3、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萌發對農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提前透過圖片、影片等了解水稻種植、種植過程等。
2、物質準備:PPT圖片、米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出示各種米飯的圖片,引入活動,討論: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你指導我們吃的米飯是從哪裡來的嗎?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朗誦故事,理解詩歌意境。
1、引導幼兒傾聽詩歌朗讀《憫農》,欣賞理解古詩。
2、討論理解古詩的含義。
3、學習詞語"辛苦",並用"辛苦"說一句話。
4、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味美。
三、嘗試背誦,加深理解。
在幼兒對古詩內容及含義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看圖,嘗試背誦。
四、交流討論,瞭解農民種田勞作的艱辛。
1、提問:你見過農民伯伯種地嗎?他們是如何種田的?請你學一學。農民伯伯勞作這麼辛苦,你有什麼想法。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透過討論表達對農民的敬意,懂得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2、小結:《憫農》這首詩歌描寫出農民勞作的艱辛,提醒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費。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4
預設目標:
1、欣賞文學作品,理解故事,感受與體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激發對花、對大自然探究的興趣。
2、學會安靜聽故事,不隨意插嘴,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大膽想象“桃花的樣子”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紙、筆。
指導要點:
1、欣賞文學作品《桃樹下的小白兔》(磁帶錄音),提出問題:聽完故事有什麼感覺,你想對大家說什麼?
2、幼兒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記錄幼兒的語言。
3、再次欣賞文學作品,提出問題:你見過桃花嗎?桃花是什麼樣的?
4、幼兒自由發言,教師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並記錄幼兒的講話內容。
5、幼兒根據自己說的內容進行想象畫“桃花”
活動反思:
故事意境優美,生動形象的描述把孩子們帶入瞭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中,賦予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從而引發了孩子們一連串的問題,如“真正的桃花是什麼樣的?”“風是什麼樣的?”“風有什麼用?”“信是什麼樣的?”“信是怎麼傳送的?”…激發了孩子們繼續探索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5
目標:
1、會欣賞,初步學習。學習詞:
2、透過,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瞭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過程:
一、匯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麼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為什麼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麼開心。
二、欣賞《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呀編了一首好聽的,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裡說了些什麼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誇我好寶寶。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6
活動目標:
1.閱讀圖畫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
2.學會念兒歌。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並學習兒歌。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想要一隻恐龍》,兒歌《我想要一隻恐龍》。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上的畫面,說一說畫面上的恐龍分別是什麼,小朋友在和恐龍做什麼事情。
1.樑龍可以做什麼?
2.翼龍可以做什麼?
3.暴龍可以做什麼?
二、播放兒歌,請幼兒傾聽兒歌,結合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
1.先請幼兒傾聽音樂,然後跟著打出音樂節奏感。
2.結合畫面內容熟悉歌詞。
3.跟著音樂旋律邊念歌詞。
三、嘗試跟隨兒歌唱。
1.老師唱,幼兒欣賞
2.帶領幼兒逐漸唱
3.分組唱
4.請幼兒表演
四、幼兒討論:我想要一隻什麼恐龍?它可以……
活動反思:
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興趣。在本次活動的中,幼兒對兒歌的學習很快,因此我把重點放在幼兒的討論上,“你想要一隻什麼恐龍,為什麼?”幼兒的想象千奇百怪,但最喜歡的還是暴龍,因為他很厲害,它可以打敗其它恐龍。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7
有趣的春天活動活動目標:
1. 交流、瞭解春天裡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有參與活動的積極願望。
2. 能認真傾聽同伴的發言,學會協商制定活動計劃。
活動準備: 調查表一份。
活動過程:
1. 交流調查結果。
2. ——提問:你採訪了誰?他們小時侯在春天裡最喜歡幹什麼?
——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表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採訪結果。
——將各種活動內容以圖示表示出來。
2. 討論:我們在春天裡可以進行哪些有趣的活動。
——幼兒分組討論:在春天裡,我最想參加哪些有趣的活動。
——交流、瞭解春天裡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有參與活動的積極願望。
活動四活動名稱:春天他們在看什麼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的設想並探索學習背面人的畫法。
培養幼兒的觀察、想像、表現和探索能力。
活動準備:背面娃娃一個,背景畫兩幅。
活動過程:
1.出示活動背面娃娃,引導幼兒觀察背面人的形象,共同總結背面人的畫法步驟,教師分步示範(頭、身體、上肢、下肢)2.請幼兒做模特,讓幼兒觀察比較背面人的異同?(髮型、衣著、動作、高矮等)3.啟發幼兒想像:背面人在春天能看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手上拿什麼?鼓勵每個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設想。
4.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自己的設想的情節畫出來。
5.展示作品,進行自評、互評、師評。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8
活動目標:
感知並理解兒童句式結構的趣味,學習逐行點讀兒童。
重點難點:
體會兒童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風草蟲》,教學電子資源《風草蟲》
活動過程:
一、教師播放柔和輕音樂,讓幼兒猜測地點,表達感受。
1.聽一聽,在這樣的音樂聲中,我們好像到了那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2.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草叢中,走了解風兒、草兒、蟲兒。
二、請幼兒開啟幼兒用書,欣賞兒歌的畫面,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並理解兒歌。
1.你在畫面中看到了什麼?畫面給你什麼感覺?為什麼?
2.草叢中的昆蟲在哪裡?請你到圖片中仔細找一找。
3.你聽到兒歌裡說了什麼?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4.為什麼草和蟲兒會動呢?從哪裡可以看出?
5.是風先動的,草先動的,還是蟲先動的?
6.播放CD,請幼兒傾聽,學習其中的節奏,並跟著CD念兒歌,提醒幼兒用柔和的聲音朗誦,兼顧節奏和音調。
三、請幼兒站起來,邊念兒歌邊自然擺動身體,鼓勵他們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風動,風鳴的特點。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9
活動目標:
1、知道春雨滴落到不同的物體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能夠把自己聽到的聲音,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
3、喜歡傾聽各種聲音。
活動準備:
春雨落在不同的物體上的聲音幼兒用書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聲音,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教師播放春雨落在不同物體上的聲音,提醒幼兒仔細聽,以此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並模仿聽到的聲音。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並模仿聽到的是聲音。(如果幼兒不能進行模仿,教師可在此播放聲音)
3、教師朗誦詩歌,教授詩歌。
教師告訴幼兒教學播放的聲音是春雨落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然後完整朗誦詩歌,讓幼兒仔細傾聽詩歌內容。
教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春雨落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詩歌裡是怎麼說的。
沙沙沙,沙沙沙,是雨娃娃和誰在說悄悄話?
滴答,滴答,是雨娃娃和誰在玩兒跳房子的遊戲?
4、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詩歌。
教師:雨娃娃還會和誰一起玩兒?會發出什麼聲音呢?請小朋友們發揮想象,把你們想到的說出來吧!
活動延伸:
讓幼兒傾聽自然界中的其他聲音,並嘗試創編詩歌。也可以在下雨的時候帶幼兒到戶外感受細雨,傾聽雨聲。
活動反思: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10
很多爸爸都有打呼嚕的習慣,設計本次活動是讓寶寶體驗爸爸工作的辛苦,加深對寶寶的情感。
活動準備:
鼴鼠爸爸的圖片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鼴鼠爸爸打呼嚕的原因。
2、體驗爸爸工作辛苦,有愛爸爸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出示貼有幼兒爸爸調查表的展板:介紹自己爸爸的本領
小結:爸爸的本領真大,會開車、會……;爸爸真了不起!
2、我也請來了一個爸爸,看看會是誰?(出示鼴鼠爸爸的圖片)
二、理解故事
1、畫面一:
(1)鼴鼠爸爸和你們的爸爸一樣也有一個了不起的本領,瞧鼴鼠爸爸有什麼本領呢?
2、畫面二: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小動物住進了鼴鼠爸爸造的房子?
3、畫面三~畫面六:
(1)鼴鼠爸爸工作了一天回到了家。猜猜鼴鼠寶寶會對鼴鼠爸爸說什麼?聽聽它們是怎麼說的?
(2)怎麼傳來了震天響的呼嚕聲?
(3)這時鼴鼠寶寶們在幹什麼?鼴鼠爸爸醒了嗎?
(4)如果你是鼴鼠寶寶,看到爸爸工作了一天這麼累,你會怎麼做?
4、畫面七~畫面十一:
(1)鼴鼠寶寶們在幹什麼?
(2)鼴鼠寶寶和鼴鼠爸爸經過一天的勞動,回到了家。這會鼴鼠爸爸還會和他的寶貝們玩遊戲嗎?是啊,它們玩起了開飛機的遊戲。
(3)平時吵著和爸爸做遊戲的小鼴鼠怎麼也睡著了?
三、完整欣賞。
播放課件,教師完整地講述繪本故事。
活動延伸:
繼續完成爸爸調查表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11
目標:理解畫面內容,大膽用語言表達畫面的意境,頑皮的小雨滴。
大膽想像,創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關係。
準備:圖片兩張 配樂散文詩
過程:
一、談話匯入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為什麼?
幼兒結伴討論——各抒己見 (要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觀察講述、表達表現
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頑皮的雨滴娃娃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叢裡,幼兒教案《頑皮的小雨滴》。
提問:你聽到頑皮的雨滴娃娃到了哪裡?(引導幼兒表達表現跳、落、擠等頑皮的動作)
小雨滴還去了哪些地方?它把妹妹的傘當成了什麼?把池塘當成什麼?躲在路邊的土坑裡,車開過會發生什麼事?小雨滴落進沙灘後,到哪裡去了?
結合圖片、欣賞散文詩表達表現
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表現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調皮情形。
三、續編作品
*:小雨滴還會到哪兒去?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結合生活經驗)
頑皮的小雨滴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12
活動目標:
1、透過編講、欣賞故事,懂得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
2、仔細觀察畫面,較清楚地講述圖意和自已的想法。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教學課件《勇敢的小刺蝟》、教學CD《勇敢的小刺蝟》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我們聽聽故事裡面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講述教學課件《勇敢的小刺蝟》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觀看教學CD《勇敢的小刺蝟》
師:這個故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什麼啊?你們最喜歡故事裡面的誰?為什麼喜歡它呢?
四、小結
師: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像小刺蝟一樣勇敢地去面對,想辦法解決困難不要害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都比較感興趣,都能夠大膽舉手回答問題講述故事內容。最後環節可以讓幼兒帶上小刺蝟、小豬、河馬、小鳥、大灰狼的頭飾,請幼兒合作進行故事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13
活動目標:
1、瞭解傘的多種功能。
2、理解兒歌的意思並能大方的表演。
3、鼓勵幼兒根據兒歌的模式創編歌詞。
活動準備:
1、兒歌《傘可以做什麼?》
2、各種漂亮"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各樣的傘,啟發幼兒思考:傘可以用來做什麼?
1、下雨的時候遮雨。
2、出太陽的時候遮陽。
3、還可以用傘柄彎鉤取物品等。
二、請幼兒想象傘的特別作用。
展示螞蟻、小鳥、長頸鹿的圖片,讓幼兒想一想:如果螞蟻、小鳥、長頸鹿有一把遮陽的傘,它們會把傘當做什麼呢?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大膽地表達。
三、編兒歌
小朋友們,老師把你們想象出來的結果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告訴我好嗎?
四、活動結束
當幼兒熟悉兒歌的內容時,可以嘗試將先前想象的內容,替換兒歌原有的詞句,嘗試仿編兒歌。如:傘可以做什麼?鉤東西;傘可以做什麼?當鳥巢;傘可以做什麼?幫助螞蟻過小河……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14
活動名稱:
小老虎過生日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手偶表演,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中的對話。
2、透過圖示的提示,學習朗誦兒歌。
3、能和教師、同伴一起表演兒歌,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根據兒歌內容,事先編排好手偶表演。
2、與兒歌內容有關的圖示。
3、幼兒事先做好小白兔和小狗熊的胸飾。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手偶表演,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提問:剛才的表演裡有誰?小老虎給誰打了電話?它們是怎麼說的?(引導幼兒學說對話。)
2、幼兒邊看錶演邊欣賞教師朗誦兒歌。
提問:小老虎今天過生日,熱鬧嗎?它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它給誰打了電話?小白兔(小狗熊)是怎麼說的?小白兔和小狗熊來給小老虎過生日了嗎?它們說了什麼?小老虎又是怎麼說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貼上相應的圖示。)
3、教師邊指圖示邊朗誦兒歌。
4、幼兒嘗試和教師一起看圖示朗誦兒歌2—3遍,教師針對幼兒朗誦時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
5、表演兒歌。
(1)幼兒自選胸飾,扮演小白兔或小狗熊,教師扮演小老虎,共同表演兒歌。
(2)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冬天和夏天》含反思15
活動目標:
1、學習理解人物形象,能運用較恰當的語言、動作形式表現自己的理解。
2、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對於親人的愛。
3、享受為媽媽奉獻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帝企鵝的影片、《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教師利用課件講故事《你愛我嗎》。
基本部分:
1、提問:
歡歡怎麼知道袋鼠媽媽很愛小袋鼠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歡歡怎麼知道猴子媽媽很愛小猴子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歡歡怎麼發現媽媽對自己的愛呢?
2、教師透過播放動物親子互動的影片《帝企鵝日記》片斷,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其他動物的親子關係。
提問:
動物媽媽是怎樣照顧他們的小寶寶的呢?
動物媽媽為什麼會這樣照顧他們的小寶寶的?
3、請幼兒討論,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照顧自己的。提問:
想想看自己的媽媽是怎麼照顧你們的?
媽媽表現哪些行為的時候,你們會覺得媽媽最愛自己?
4、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讓幼兒知道自己也好愛她?請幼兒說說,當幼兒覺得好愛媽媽時,可以用哪些方法讓媽媽知道呢?
一位幼兒面對大螢幕中的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結束部分:幼兒向園長、老師媽媽做一件事,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