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四篇

小學美術教案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準備:

  繪畫紙、卡紙、畫筆、剪刀、雙面膠

  一、設計特點

  本課為“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內容。由於孩子長期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得到爸爸媽媽的無私關愛,因而孩子與父母之間十分親近,感情也特別深厚。孩子對父母細心照料自己的事情有著十分親切的記憶,對爸爸媽媽的長相、性格、行為習慣、衣著打扮的印象最為深刻。在特殊親情的作用下,學生不僅十分投入,也會很有興趣,並能在這一活動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形象記憶能力、藝術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對父母的尊敬與熱愛之情。

  二、學情分析

  採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充分發揮遊戲教學的作用,透過一定的音樂渲染語言的描繪,啟發學生的心理,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去學習,快樂地融入課堂,初步掌握人物頭像基本畫法。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學習能力及年齡特點制定以下3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讓學生對自己最熟悉的家人形象特徵有進一步的認識。

  2、技能目標 初步掌握人物頭像基本繪畫方法。

  3、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受家的溫暖並表達出自己對家人的感情。

  四、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繪畫手工等新增手段表現家人形象

  難點:能夠抓住人物特徵進行表現。。

  五、教學程式(為了完成本課目標採用以下教學設計)

  1、創設情景(魔術匯入)

  師:大家好,我是怪怪魔術師,有同學在笑,你不信,我變給你看

  (表演方巾魔術)這回你相信我是魔術師了吧!剛才那個魔術不算什麼,現在我要大變活人。

  (出示手指娃娃)手指娃娃自我介紹

  小朋友們好我是拇指爺爺,我天天鍛鍊身體,我的身體倍棒!

  我是食指奶奶,我每天都笑哈哈的,把牙齒都給笑掉了。

  我是中指爸爸,我的工作最辛苦,因為我要賺錢照顧家。

  我是無名指媽媽,我有一雙勤勞的手,做飯燒菜照顧家。

  我是小拇指寶寶,我愛學習本領和文化。

  我們都是快樂的一家,我們開開心心的過著每一天,天黑啦!我們要休息啦!喔喔喔!公雞打鳴天亮啦!我們一起把他們叫醒吧!

  同學們,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五指一家人,他們誰也離不開誰,他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們今天的課題是《快樂一家人》你們有誰願意介紹一下你的家人呢!介紹一下他們的職業或愛好,外貌特徵。

  老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在黑板上進行人物頭像簡筆畫

  A生:我的爸爸是個工程師,上班都要帶著安全帽。

  B生:我有一個戲迷爺爺,他可喜歡唱戲了,整天依依呀呀唱個不停,而且他的頭髮都快掉光了,就剩耳朵上面一點點頭髮了,他還喜歡抽菸,抽菸時還會吐菸圈圈可好玩了。

  C生:我的奶奶最愛跳廣場舞,一聽到音樂,扭個不停。

  D生:我有一個漂亮的媽媽,她還燙了一頭漂亮的捲髮。

  2、感受情景、模仿情景

  師:同學們聽了你們的介紹,老師有個重大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個性、愛好、以及外貌特徵,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在認真的,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我們來聽一首好聽的兒歌《我的好媽媽》體驗一下歌曲中的情感。一起扮演歌曲中的角色。

  生:全體起立,同桌模仿歌曲裡面的角色,一人扮演媽媽一人扮演孩子

  《我的好媽媽》

  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多麼辛苦呀!媽媽媽媽快坐下,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你吧!讓我親親你吧!我的好媽媽。

  師:媽媽真辛苦,又要上班還要忙家務,還得照顧孩子。同學們,你愛你的媽媽嗎?你覺得幸福嗎?那麼誰能告訴我,幸福是什麼?

  生:幸福是一家人在一起。

  3、合作探究、活動拓展(背景音樂我愛我的家)

  師:是的,一家人能夠快樂的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我們把我們的家人做成小指偶,讓他們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好嗎?

  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製作指偶的方法。

  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指偶作品

  製作要求:

  (1) 製作指套

  (2) 繪製生動的家人頭像

  (3) 貼上在卡紙上並剪下來頭像與指套粘合

  注意事項:

  (區分性別)你能讓大家一看就知道誰是爸爸誰是媽媽嗎?

  (年紀的區別)爺爺和爸爸,奶奶和媽媽怎麼區分呢?

  (抓住人物特徵)每個人的爸爸,媽媽長的都不一樣,要怎樣畫才能區分呢?

  (賦予個性)根據職業、個性、愛好、以及外貌特徵,新增裝飾。

  4、活動展示(指偶遊戲)

  家庭情景劇開演啦!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 讓同學們認識色環,理解色彩在色環上的變化規律。

  2. 掌握色彩的三原色和三要素。

  3. 經過課堂上的調色練習學會怎樣進行調色。

  4. 使學生能夠感覺暖色系列與冷色系列組成的畫面的不同心理感受。

  二. 教學重點

  體會色彩的冷暖給人產生的心理感受。

  三. 學習難點

  在色彩聯想的練習中,要讓學生體會到色彩與聯想物件之間的對應關係,學會調出想象中的色彩。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圖示法、練習法、討論法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講授新課

  1、 講解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色環的概念。

  2、 透過觀看圖片和色環,講解色彩在色環上的變化規律。

  3、 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間色

  三原色:紅、黃、藍

  三間色:橙、綠、紫

  4、 有彩色和無彩色

  有彩色:除黑白灰以外的所有顏色

  無彩色:黑白灰

  5、 對色彩的感受

  (1) 冷暖感覺

  a.舉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冷暖感覺的心理經驗。

  b.透過梵高的《向日葵》與東山魁夷的畫作的色彩冷暖比較,還

  有課本上學生的《向日葵》與梵高的《向日葵》進行色彩冷暖感覺的比較,使同學進一步瞭解色彩的冷暖。

  c.觀看一些梵高的其他作品,同時講解他的色彩的冷暖特點。

  d.進一步舉例說明色彩的冷暖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以及他給我們心理感覺上的區別。

  e.舉例說明冷色和暖色給我們帶來的其他感受。

  f.顏色引起的心理錯覺,被藝術家和設計師利用,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舉例說明)。

  (2) 色彩心理

  a.我們長期生活在一個色彩的世界中,積累了許多視覺經驗,一

  旦這些經驗與外來色彩發生呼應時,就會在心理上引出某種情緒。

  b.色彩能夠充分地表達情感,舉例梵高等例子來說明。

  c.讓同學觀看一些色彩心理作業,給他們分析用色的道理。

  (3) 色彩的表情

  分別說明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蘭色、紫色、黑色、白色、灰色、金屬色的特性和他們所代表的含義。

  (二)、討論

  透過前面對色彩冷暖和色彩心理以及色彩表情的講解,然後來給書上的色彩心理作業命名。

  注意事項:要考慮到不同色彩的表情和他們代表的不同意思,以及他們給人心理上的不同感受。

  (三)、練習

  練習調色,完成一張12色相環。

  材料:鉛筆、直尺、橡皮、圓規、毛筆、水粉顏料、水、調色盤、白卡紙。

  (四)、教師巡迴輔導

  (五)、點評並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利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標:嘗試體驗下雨給人與動物帶來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標:鍛鍊學生以動作、線條再現情景的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回憶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間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

  教學難點: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準備:雨的詩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帶、學生範作。

  教學過程:

  一、 兒童歌曲〈小雨沙沙〉匯入。

  學生跟著樂曲邊唱邊做動作(一年級音樂課已教過這首歌)

  二、引導學生討論歌曲裡面下雨了種子會怎麼樣?

  三、 欣賞兒童詩歌《下雨了》,說說小動物們下雨了怎樣躲雨。 師朗誦: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

  小螞蟻躲在大蘑菇下,

  它說,蘑菇就是他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葉下,

  它說,荷葉就是它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蟲躲在大樹下,

  它說,樹葉就是它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過來,

  讓我為你撐起一把小傘。

  四、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小組討論交流)

  1、 自然界的變化。

  2、 人怎樣躲雨。

  3、 下雨給你帶來什麼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個別學生上臺表演)

  六、欣賞一組表現雨中情景的畫。

  1、 書本中的插圖。

  2、 優秀學生範畫。

  七、同桌討論怎樣畫雨中情景。

  八、集體交流。

  九、學生作業。(自選繪畫材料,運用多種方法表現。)

  十、作業展示、評比。

  十一、課堂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

  2.指導學生模仿記者進行採訪活動,瞭解美術記者的工作內容和具體的工作流程。

  3.引導學生透過簡單的策劃,採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課時2課時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必要的攝影和採訪工具,圖片,文字展示的示範作品。

  2.學生分組準備採訪的內容以及相應的器材。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做好深長分組採訪的組織工作。

  匯入此課的內容,傳授美術記者的工作過程和具體要求。

  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圖片文字展示的示範作品,激發學生強烈學習興趣。

  2.發展階段

  教師講述簡單的攝影知識,以清晰的演示說明怎樣進行攝影,怎樣進行採訪活動。要注意消除學生對攝影實踐的懼怕心理。

  要講清照相機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鈕的名稱及功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瞭解和掌握。可以讓學生先模擬使用一下照相機。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組員共同擬訂採訪內容及活動計劃。

  學生分組按計劃進行採訪和攝影活動。

  按照計劃內容對採訪記錄資料,照片資料進行編輯。鼓勵學生透過集體構思設計,選定喜愛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種材料工具,製作出一幅生動有趣的,圖文並茂的主題性展示作品。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製作。

  作業完成後讓學生進行互相,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3.收拾與

  指導學生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