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教案《桃花瓣兒》

幼兒園中班教案《桃花瓣兒》

幼兒園中班教案《桃花瓣兒》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桃花瓣兒》,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教案《桃花瓣兒》1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藝術活動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桃花盛開的春天,很多優美的景色對於中班的孩子恐怕很難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果用傳統的繪畫方式,有些孩子可能又不太感興趣。在《桃花瓣兒》這節活動中,我嘗試運用借形想象的方法讓孩子將拓印的桃花瓣兒進行新增想象的,這一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是本節活動的特色。幼兒只有對感興趣的活動才會注意力集中,主動參與,本節活動旨在讓幼兒充分體驗繪畫樂趣的基礎上,掌握新的技能,例如:我會用“調皮的”、“捉迷藏的”等語言引導幼兒初步的感知“出穴”和“遮擋”的表現方法,提高幼兒審美水平和藝術表現力。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將拓印的桃花瓣兒添畫成各種形象。

  2、能用語言大膽地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背景音樂。

  2、紙、水粉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現在是什麼季節?

  2、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粉色的水粉,春天什麼是粉紅色的?

  3、我們用這些粉色的水粉在紙上印出美麗的桃花瓣兒吧!

  二、自由拓印

  1、教師邊說兒歌邊示範。

  (透過兒歌將拓印的規則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幼兒)

  技法學習:拓印出“出穴”和“遮擋”的桃花瓣兒。

  2、幼兒嘗試拓印

  (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幼兒合理的安排畫面的佈局)

  三、經驗積累

  1、課件播放:剛才故事裡的小動物把桃花瓣兒變成了什麼?如果你也撿到一片桃花瓣你會把它變成什麼?

  (啟發引導幼兒大膽的想象講述)

  3、一起看看剛才我們拓印的桃花瓣兒都能變成什麼?

  四、借形想象

  1、出示部分拓印作品,提問:你覺得這片桃花瓣兒的形狀像什麼?

  2、我們換個角度看看,說不定有其它的發現?

  3、教師示範“借形想象”。

  (要求幼兒按色快的形狀勾出輪廓並加以新增想象)

  重點指導:(1)色塊的勾邊(2)眼睛的畫法

  4、請你把你的發現也畫出來。(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5、讓我們給桃花瓣兒送去春雨吧!

  技法學習:用兩支筆沾上顏色,貼近畫面輕輕敲打,讓顏色“灑”在紙上

  五、講述作品

  我們來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請你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它在做什麼?

  教學反思:

  剛開始藉助語言和動作帶領幼兒感受桃花的優美意境,非常的合理。我只帶領幼兒做了一遍桃花飄落的動作。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覺得在創編動作的時候可以讓個別幼兒上前示範,但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把握,畢竟還要節約更多的.時間用於散文的欣賞。

幼兒園中班教案《桃花瓣兒》2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散文中濃濃的春意,及桃花瓣兒和小動物之間友好、和諧的氛圍。

  2.理解散文中桃花瓣兒灑落後的各種不同妙用,並嘗試仿編。

  3.能簡單複述散文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一套、背景音樂;幼兒觀察過桃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回憶春天美麗的景色。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美嗎?你發現春天裡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2、咦,一陣春風吹過,誰飄落下來?桃花瓣兒是怎麼飄落下來的?(請個別幼兒用動作模仿)

  二、分段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及桃花瓣兒灑落後的各種不同妙用。

  1、欣賞散文第一段。(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朗誦)

  桃樹媽媽開了花,真美麗。風兒輕輕吹過,桃樹媽媽讓粉紅色的花瓣兒,飄呀飄呀,飄落下來啦。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桃花瓣兒飄落的樣子吧!(幼兒用動作模仿桃花瓣兒飄落的樣子)

  2、欣賞散文第二段。(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朗誦)

  (1)小螞蟻揀了一片花瓣兒,在洞口搭了一間房子。粉紅色的房子真美麗!

  (2)小螞蟻揀了一片桃花瓣,做了什麼?你覺得桃花瓣兒做的房子怎麼樣?誰能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3、欣賞散文第三段。(教師播放課件不朗誦)

  (1)小甲蟲揀了桃花瓣可能會當什麼?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2)我們一起學一學小甲蟲把花瓣兒當小船,搖呀搖!

  4、 欣賞散文第四段。(教師播放課件不朗誦)

  (1)這次誰又揀到了桃花瓣兒,做了什麼?做了幾個花環?用來幹什麼?

  (2)先請個別幼兒來講述,教師再帶領幼兒集體朗誦。

  5、猜測結果。

  (1)桃樹媽媽沒有了花瓣怎麼辦?我們一起來問問它。老師扮演桃樹媽媽回答。

  (2)桃樹媽媽為什麼會這麼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變化?

  (3)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朗誦,幼兒欣賞散文最後一段。

  三、完整欣賞散文,進一步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幼兒輕輕跟隨著朗誦)

  剛剛我們把散文《桃花瓣兒》欣賞了一遍,你們覺得好聽嗎?想不想再來聽一聽?

  四、嘗試仿編。

  1、桃樹媽媽把桃花瓣兒給了小螞蟻、小甲蟲、小兔,當成了房子、小船、花環,森林裡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揀到了桃花瓣,它們會把它變成什麼呢?

  2、小朋友們想得真多,我們回到教室,再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好嗎?

  附:散文:桃花瓣兒

  桃樹媽媽開了花,真美麗。風兒輕輕吹過,桃樹媽媽讓粉紅色的花瓣兒,飄呀飄呀,飄落下來啦。

  小螞蟻揀了一片花瓣兒,在洞口搭了一間房子。粉紅色的房子真美麗!

  小甲蟲揀了一片花瓣兒當小船,搖呀搖,粉紅色的小船真美麗!

  小兔揀了許許多多花瓣兒,做了三個花環,粉紅色的花環真美麗!小兔送了一個花環給刺蝟,送一個花環給小松鼠。

  "桃樹媽媽,你沒花瓣了怎麼辦呢?"桃樹媽媽說:"不要緊,不要緊。"

  咦,桃樹媽媽沒了花瓣兒,結了許多許多的桃子。紅紅的桃子咬一口,真甜呀!

  教學反思:

  剛開始藉助語言和動作帶領幼兒感受桃花的優美意境,非常的合理。我只帶領幼兒做了一遍桃花飄落的動作。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覺得在創編動作的時候可以讓個別幼兒上前示範,但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把握,畢竟還要節約更多的時間用於散文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