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藝術領域:音樂遊戲《老鼠逗貓》

大班藝術領域:音樂遊戲《老鼠逗貓》

大班藝術領域:音樂遊戲《老鼠逗貓》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共同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2、合拍地模仿老鼠走路,學習用不同神態和動作表現“老鼠”逗“貓”的得意樣子。

  3、在“貓”追捉動作的暗示下,“老鼠”按樂句向不同方向躲閃。

  重難點分析:

  重點:在“貓”追捉動作的暗示下,“老鼠”按樂句向“貓”的相反方向躲閃。

  難點:能控制好自身動作,較好地表現出老鼠“躲閃”和“逗貓”時的不同動作和神態。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一)通過錄像和圖片,使幼兒認識老鼠和貓的外形及動作特徵。

  (二)活動前初步熟悉樂曲旋律和結構。

  二、物質準備:

  1、錄音機1臺,音樂磁帶2盒(完整與分段的音樂各1盒)。

  2、貓的'頭飾一個,老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幼兒聽音樂模仿老鼠走路進入活動室。

  2、傾聽教師講述“老鼠逗貓”的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情節。

  故事情節:

  老鼠出洞→找食吃→辯聽貓的聲音→貓捉老鼠、老鼠躲閃並戲弄和取笑貓、貓垂頭喪氣地走了→老鼠回家

  二、展開

  (一)隨著A段音樂幼兒根據故事情節用身體動作表現出老鼠外形特徵和“出洞找食吃”的樣子。

  1、引子(老鼠出洞):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老鼠外形特徵和“老鼠出洞”時的樣子。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按音樂節奏表演“出洞時伸出頭左右探望動靜”的樣子。

  2、A段(找食吃):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老鼠鬼鬼祟祟找食吃的樣子。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按音樂節奏表演。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動作合拍且腳步輕巧。

  3、間奏(辯聽貓的聲音):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貓來了,老鼠停住,仔細辯聽聲音的”樣子。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音樂進行表演。

  4、隨A段音樂幼兒完整表演“老鼠出洞、找食吃、辯聽貓的聲音”的樣子。

  (1)教師哼唱音樂,幼兒按音樂節奏表演。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動作合拍且腳步輕巧。

  (2)幼兒聽音樂表演,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動作和神態。

  (二)根據故事情節隨著B段音樂創編表演“老鼠躲閃”及“逗貓”的動作。

  1、隨教師語言提示,練習小碎步來回躲閃。

  2、在教師扮演的“貓”的帶領下,聽教師哼唱B段音樂,按照樂句用小碎步做躲閃動作,注意找空地方且控制速度,不與同伴碰撞。

  3、在教師扮演的“貓”追捉動作的暗示下,隨B段音樂,按照樂句做相反方向躲閃的動作。注意奔跑時快速輕巧且兼顧周圍同伴。

  4、在教師啟發下聽音樂練習,相互模仿學習用不同的神態和動作表現“老鼠躲過貓”並“戲逗”、“取笑”的得意樣子。

  5、隨著B段音樂完整地做“躲閃”、“逗貓”的動作。

  (三)聽音樂完整地做遊戲。

  1、在教師的提醒下,幼兒隨音樂變化做“老鼠出洞找食、躲閃、逗貓、回家”等相應動作,注意動作的合樂性。

  2、在教師扮演的“貓”的提示下,幼兒隨音樂完整地做遊戲,(貓在音樂間奏時做好準備,在B段音樂每段強拍時追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