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蔬果的瓶寶寶》小班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吃蔬果的瓶寶寶》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 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食物的大小,並願意表達操作過程。
2、 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學習用貼上的記錄方式記錄實驗過程。
3、 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透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各種食物:黃瓜、玉米、青菜、西瓜。
2、 各種工具:調羹、小刀、剪刀。
3、 圖卡手、刀、勺子、剪刀。
4、 大的記錄表兩張。
5、人手一個瓶子。
活動過程:
1、 認識各種食物。
師:今天瓶寶寶來到我們教室,你們想請他吃什麼呢?老師也為它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你們看,是什麼?
2、 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師:你們看瓶寶寶能夠吃到這些東西嗎?為什麼?
師:那有什麼好辦法能讓瓶寶寶吃到這些東西那?
3、 進行大變小實驗。
幼兒嘗試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並把食物對應放進貼有食物圖片的瓶子裡。
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
4、 交流討論
老師引導幼兒用貼上的形式記錄實驗過程並說一說喂瓶寶寶的方式,如"我用刀切黃瓜給瓶寶寶吃。"
5、 自然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用一些工具幫忙,把好吃的'東西變小,餵給瓶寶寶吃,它非常高興,說:下次還會到我們班來做客。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