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傘和小傘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傘和小傘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思路:
幾乎每一個幼兒都喜歡玩水,這是公認的事實。無論是水龍頭流出的水,還是盆子裡盛的水,只要被孩子抓住機會,他就會玩個沒夠,直到弄得滿身溼淋淋的,而樂此不疲。水能看得見,摸得著,但抓不住,真是神秘莫測,非同一般的玩具。正是因為水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所幼兒都喜歡玩水。為讓孩子們在一段時間內比較盡興、深入、全面的探索一些水的特性。我們近段時間開展了“好玩的水”的主題活動。水是能在我們生活周圍到處可見,當與孩子們討論“你在什麼地方見到水?”時,他們多說水龍頭裡有水;小河裡有水;還有的孩子說天上下的雨中有水,當說到雨時我和孩子們共同回憶前段時間下的那場大雨,好幾個孩子穿雨衣打傘到幼兒園後褲子衣服還是都淋溼了,因為有著這種親身的經歷,我設計了的活動,讓幼兒在感受下雨的情景的同時體會互相幫助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中瞭解小松鼠和獅子的不同表情特徵,理解補傘的情節。
2、嘗試用語言和非語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意思。
3、激發幼兒之間互相幫助的情感。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理解感知——完整欣賞
一、引起興趣:
1、猜字謎:一個大三角,撐兩跟鐵棒,搭一個架子。(傘)
問:傘有什麼用?
2、出示兩把傘的幻燈片,一大一小。問:有什麼不一樣?
引出關於傘的故事。
二、理解感知:
1、連看4張幻燈片,看看講了什麼?要求幼兒將看到的藏在心裡。
幼兒講述自己所看到的內容。
要求幼兒仔細聽別人講了什麼,他沒講到的自己可以補充。
出示大書,請個別幼兒翻小松鼠在雨裡走的一頁。
集體邊一頁一頁看書邊講述看到了什麼。(觀察小松鼠的`表情變化;當獅子出場時,讓孩子示範表演獅子是怎麼對小松鼠說的。)
2、看第5、6頁幻燈片
問:他們去幼兒園時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幼兒認識樹枝,樹枝把大獅子的傘戳了個洞。)
大傘戳了個洞會怎麼樣?(雨水掉近來)
問:你碰到了這件事會怎麼樣?
3、看第7、8頁幻燈片
問:你看到它們想了什麼辦法?
把小傘伸進大傘的洞裡開啟它。
3、看第9頁
到了幼兒園小松鼠是怎麼對大獅子說的?
三:完整欣賞故事
可以請幼兒和老師一起邊講故事邊看圖片。
四:討論:你在幼兒園有沒有幫助過別人?
各環節滲透:
1、利用餐前時間讓幼兒學說雨天的話:下雨啦,下雨啦,穿雨鞋,撐小傘,小朋友們走的歡。
2、在音樂活動中唱一唱“下雨歌”。
3、在雨天幼兒帶傘、雨衣、雨鞋等到外面走一走。
4、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畫小花傘;在語言區指導幼兒看大書以及進行故事表演。
教學反思
我設計的語言活動《大傘和小傘》是一個展示小動物之間的友情的童話故事。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的語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能夠大擔地在集體面前講述。同時,《綱要》中提出:給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
故事《大傘和小傘》語言精練、重複的結構形式便於幼兒講述。
因此,在設計環節時,我先採用分段講述故事的方式,給孩子提供大膽想象的空間,講述故事情節發展。有利於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接下來的環節,我讓幼兒兩兩結伴,分組繼續討論,給每一個幼兒提供交流和表達的機會。
最後讓幼兒完整的欣賞配樂故事,使幼兒對作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整個活動的設計環環相扣,由淺入深,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透過兩兩結伴,分組討論,培養了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