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毛線穿穿樂大班教案

毛線穿穿樂大班教案

毛線穿穿樂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毛線穿穿樂大班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能透過動手操作驗證哪些物體能幫助毛線透過彎管。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觀察記錄的能力。

  3、在猜想、操作驗證活動中體驗探索與分享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記錄表格、筆、彎管,一盒操作材料(螺絲帽、毛線、牙籤、吸管)。

  活動過程:

  1、提問匯入活動:

  “今天老師帶來2樣好玩的東西,這個是彎彎的管子叫彎管。這是?”

  2、猜測並驗證:

  (1) 猜測:“這根毛線想穿越彎管,覺得它能成功嗎?”(2個幼兒回答)

  (2)驗證:“椅子下面有彎管、毛線,你們來試一試。”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4)提問:“毛線穿越彎管有沒有成功?”(2—3個幼兒回答)

  3、介紹操作材料,出示統計表:

  (1)“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它們能不能幫助毛線穿越彎管呢?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2)出示統計表:

  “覺得牙籤能幫助毛線穿越彎管的請舉手。”(教師統計)

  “這是什麼?”“螺絲帽可以幫助毛線嗎?”

  “吸管能嗎?”

  4、幼兒操作實驗:

  (1)提出要求:“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意見,到底誰能幫助毛線透過呢,等會兒就請小朋友試一試,並將你的發現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成功的打‘╱’失敗的`打‘╳’”,每種東西都要實驗並及時的做記錄。

  “帶上彎管和毛線去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並指導。

  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及時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

  5、統計實驗結果:

  “做完實驗每人都有自己的新發現,我們再來統計一下。”

  “覺得牙籤能幫助毛線穿越彎管的請舉手。”(依次)

  (2)討論

  (3)總結

  6、延伸: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可以幫助毛線穿越彎管,回家再找一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