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的科學教案範文

幼兒園小班的科學教案

幼兒園小班的科學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的科學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的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透過動手操作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興趣。

  2、實驗中敢於大膽猜測、想象。

  3、透過探索活動,知道鵪鶉蛋在清水裡沉下去,在鹽水裡能浮上來。

  活動準備:

  塑膠杯、鵪鶉蛋、鹽、水、筷子、盤子、勺子、抹布等。

  活動過程:

  1、透過變魔術吸引幼兒的興趣。

  教師將鵪鶉蛋和兩杯水都變出來,將兩個鵪鶉蛋分別放入兩杯水裡,結果一個沉下去,另一個則浮上來,怎麼回事呢?引導幼兒大膽猜測。

  2、幼兒動手操作鵪鶉蛋在清水裡的實驗。

  師:鵪鶉蛋到底在清水裡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的,請你們自己去試一試,回來告訴我答案。

  3、引匯出鵪鶉蛋在鹽水裡是浮起來的。

  師:你們看這兩杯水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引導有杯水裡放了鹽)

  教師示範操作使另一杯清水變成鹽水,鵪鶉蛋就浮起來了。

  4、幼兒動手操作鵪鶉蛋在鹽水裡的實驗。

  幼兒操作前提好實驗要求,再動手操作並觀察結果。

  5、小結;鵪鶉蛋放在清水裡沉下去,放在鹽水裡能浮上來。

  6、出示兩杯水,讓幼兒將鹽水和清水分辨出來。

  7、激發幼兒回家與父母一起探索的慾望。

  師:小朋友們,如果將水裡加入糖或味精,鵪鶉蛋在裡面有會怎麼樣呢?我們一起回家和爸爸媽媽試一試吧!

  幼兒園小班的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特性,知道空氣無處不在。

  2.感知空氣壓力的存在。

  3.培養動手、動腦的習慣。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白紙若干張;泡泡液每組一盆,圓形紙筒每人一個,擦手用的毛巾人手一個;歡快的音樂。

  2.有吹泡泡遊戲經驗。

  活動過程:

  一、魔術表演

  魔術過程中,採用幾種用手掌拿紙的方式。

  誰願意和我一起來表演魔術?

  每人一張白紙進行魔術表演。

  二、為什麼不掉

  1.集體討論。

  手掌上的紙為什麼不掉?

  2.小結。

  當我們帶著我們手掌上的紙運動起來的時候周圍的空氣寶寶也跟著運動了起來,它們使勁的把紙按在了我們的手掌上,所以紙就會牢牢的貼附在手掌上了!

  三、好玩的泡泡

  1.接泡泡。

  一起用白紙接泡泡。

  2.說一說。

  ①泡泡裡面有什麼?

  ②空氣是怎麼進到泡泡裡的?

  ③能用嘴巴把空氣吹進去嗎?為什麼不能用嘴直接接觸泡泡液?

  教師小結:泡泡液是不能用嘴直接接觸的`,因為不衛生、有毒。

  3.分組操作。

  ①試一試把紙筒裡的空氣吹到泡泡裡。

  提示:第一次操作。

  ②讓紙筒裡的空氣自己跑到泡泡裡。

  提示:第二次操作。

  ③說一說你是用什麼辦法將紙筒裡的空氣吹到泡泡裡的?

  ④空氣為什麼會自己跑到泡泡裡?

  5.小結。

  紙筒的一端沾上了肥皂水,然後再把另一端放到水裡。這時將紙卷桶向下壓,水寶寶們就進入到了紙卷桶裡了,使紙卷桶裡的空氣寶寶受到擠壓慢慢上升,然後吹動樂肥皂膜,就吹出了大大的泡泡!

  四、總結評價

  透過變魔術遊戲瞭解了空氣流動會產生壓力,透過吹泡泡的遊戲又瞭解了空氣受到擠壓也會產生壓力的科學原理。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把紙筒一端插到沙子裡會不會壓出泡泡?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穫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於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可見幼兒的探索和發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援,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